字词 | 救亡日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救亡日报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出版的革命报纸。1937年8月24日在上海创刊。社长郭沫若,总编辑夏衍。四开版。以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为主要任务,赞颂军民奋发抗战的英勇气概,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为鼓舞全国人民抗战作出了出色的贡献。同年11月22日被迫停刊。1938年1月1日在广州复刊。10月21日广州沦陷后再次停刊。1939年1月10日复刊于桂林,1941年2月28日被国民党政府查封。1945年10月10日改名《建国日报》在上海出版,仅出十二天又被国民党政府封闭。 救亡日报 083 救亡日报抗战时期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1937年8月24日创刊于上海。社长郭沫若,总编辑夏衍。宣传抗日救亡和中共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具有杂志特点,首创“报纸杂志化”的编辑方法。曾先后迁广州、桂林出版,1941年2月被国民党政府勒令停刊。1945年10月10日在上海复刊,改名《建国日报》,两周后被封禁。 ☚ 大众生活 战时日报 ☛ 救亡日报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1937年8月24日创刊。社长郭沫若,总编辑夏衍。曾迁广州、桂林出版。1941年2月28日被国民党政府勒令停刊。 救亡日报 《救亡日报》抗日战争初期进步文化界的救亡报纸。1937年8月24日在上海创刊。社长郭沫若,总编辑夏衍。创刊后,集中报道了中国军民抗击日军侵略上海的英勇斗争,发表了郭沫若的《到浦东去来》、《前线归来》等著名通讯作品。1937年11月12日停刊,撤往广州。1938年1月1日在广州复刊。和十八集团军广州办事处有联系,由廖承志直接领导。社长仍为郭沫若,总编辑仍为夏衍。复刊后,揭露侵华日军的罪行,提出了团结抗日、持久作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口号,努力宣传中国军队的战绩和人民的抗日动员,出过《台儿庄大捷》和《七七抗战周年纪念》专辑。1938年10月广州失陷前的最后一天停刊,撤往桂林。1939年1月10日在桂林复刊。开始自建印厂,注重新闻,发行附属刊物,业务蒸蒸日上。1941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当局封闭。 ☚ 抗日报 两个凡是 ☛ 救亡日报 《救亡日报》1939年1月10日到1941年2月底在桂林出版,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著名的抗日报纸。该报1937年8月24日创刊于上海,当时名为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由国共合作创办,但由于国民党方面对抗日并不积极,对这份报纸采取了消极、抵制甚至破坏的态度,所以报纸实际上是由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占全社同人的大多数)坚持办下来的。后来因日军侵略战火漫延,1937年11月22日停刊后迁广州出版,1938年10月21日在广州停刊后迁到桂林出版。4开4版铅印日刊,经费靠自筹和募捐,得到国内各界知名人士的关心和支持,发行到湘、桂、粤、赣、香港、南洋等地,发行量逾万份,成为中共在西南宣传统一战线政策的重要舆论阵地。 ☚ 救中国 犁头 ☛ 救亡日报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1937年8月24日在上海创刊。由于积极宣传中共抗战主张,争取民主,反对投降,并如实报道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绩和抗日民主根据地成就,曾多次被国民党查封。抗战胜利后改为《建国日报》再度复刊,1945年10月再次被国民党查禁。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