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故意杀人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故意杀人罪

故意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中国刑法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 (1)犯罪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犯罪对象是具有生命的自然人。(2) 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首先,本罪的行为形式,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不作为构成本罪的只能是负有防止死亡结果发生的特定义务的人不履行义务才能构成。其次,故意杀人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依法执行命令枪决死刑犯,因正当防卫而杀死不法侵害人等,均是合法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再次,本罪的既遂与未遂应以被害是否发生死亡结果为标准。已发生死亡结果的,是故意杀人罪的既遂,未发生死亡结果是未遂。最后,杀人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须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这是确定行为人承担故意杀人罪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3) 犯罪主观方面是出于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非法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追求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4)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依照中国刑法的规定,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犯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故意杀人罪

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生命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胎儿尚未成为独立生命,死人生命已经终结,说明堕胎、戮尸行为不应构成本罪。故意造成他人自杀,与故意杀害他人无异,可以构成本罪。

故意杀人罪

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行为。本罪的特征: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利,侵犯的对象,是一切有生命的人。 (2)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杀人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直接用手,也可以使用刀、枪等工具,也可以使用水、火、毒蛇等自然力或动物。 (3)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引起他人死亡,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至于杀人的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的成立。但是,基于反革命目的杀人的,应定反革命杀人罪。(4)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已满14岁,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中国刑法第132条规定:对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

offence of intentional killing;crime of voluntary manslaughter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