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毛泽东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状况的理论分析。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几篇文章,分析了中国社会各种矛盾及矛盾的特殊性,揭示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特征。后来,他又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文章中,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这一理论。他指出,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在经济上,微弱的资本主义经济和严重的半封建经济同时存在,近代式的若干工商业都市和停滞著的广大农村同时存在。 这表明,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占优势,农村可以不依赖城市而独立存在。 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影响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和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存在,造成了管理中央政府的大军阀和管理各省的小军阀同时存在,反动军队中有隶属蒋介石的中央军和隶属各省军阀的杂牌军同时存在。 各派军阀争权夺利,造成了中国长期分裂、连年混战的局面。此外,反动阶级的统治力量在城市比较强大,在农村则相对薄弱。 毛泽东的分析,为中国共产党认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制定正确的政策和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