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zhāi指斥。傅毅《舞賦》:“摘齊行列,經營切儗。” 摘读音zh·ai(-),为ai韵目,属ai—uai韵部。陟革切,入,麦韵。 ❶采取;摘取。 ❷选取。 ❸借;摘借。如:东摘西借。 上一条: 齊 下一条: 擿
摘读音t·i(ˋ),为i韵目,属i—er韵部。他历切,入,锡韵。 ❶发;动。见《辞源》。 ❷搅扰。见《辞源》。 上一条: 擿 下一条: 倜
摘读音zh·e(ˊ),为e韵目,属e—ie—üe韵部。陟革切,入,麦韵。 ❶用手采下;用手取下。 ❷摘取;先取。如:寻章摘句。 ❸指斥。 上一条: 讁 下一条: 擿 摘zhāi借:不过,我想,你能不能先~给我两个,倒个尖儿。过几天,出了鱼,赚了钱,我是好借好还,分文不欠。(《风雨月亮泡》) 摘取下。或作“折”。《独弦操》(189):“苶兮兮地望啥哩?还不去把庄门门扇折下来!”如“摘梯子”。 摘〔zhai〕 1.sad; ~菜。sadreib. 2.flod: ~花。lod benx.3.liud: ~果子。liud ghobbid. 4.nheis:~猪草。nheisreib nbeat. 5.yul: ~帽子。yul jix maob. 摘{}五6797①动掐。闽语。福建厦门〖 〗。~菜掐菜‖~花掐花儿。②动用两个手指把皮肤提起。吴语。江苏吴县光福〖 〗。徐檬丹《真情假意・真情假意》:「我挜、咬、~、剋,都做得出来的。」③动(用手指)剔除。赣语。湖北蒲圻〖 〗。把谷里个沙子得~出去。④动压。赣语。江西新余〖tsa35〗、宜春〖 〗。⑤动押(赌注)。赣语。江西宜春〖 〗。~宝。⑥动倾注。官话。元无名氏《风入松・离情》:「酒满斟,他亲劝。先~得都无少半先把酒倾倒一些出去,剩下不到半杯,本待一饮不留残,到被别离泪添满。」⑦动断(奶)。徽语。安徽绩溪〖 〗。佢家娒上个月~奶了他家小孩上个月断奶了。⑧量勺。吴语。浙江宁波。应钟《甬言稽诂・释器》:「今量制十勺为合,十合为升。勺为最小量器名。然市无勺器,徒有其名耳。惟卖酒者犹以斟器挹取少许曰~。~,盖勺之讹。勺,本照纽;~,知纽,『知』、『照』,今相溷,故相讹。」   摘zhāi❶采下;取下 △ 采~|~棉花|~眼镜。 ❷选取 △ ~录|文~。 ❸斥责 △ 指~。 【注意】右偏旁不要写成“商”。 摘❶采;取下:采~。 ❷选取:~编︱~记︱~录︱~要︱~由︱~引︱~抄︱文~︱抉(jue)~︱寻章~句丨。 ❸借:~借。 ○指~(指出缺点)。 摘zhāi❶ 采,拿下植物的花、叶、果实等:采摘│摘花。 ❷ 拿下、取下戴着或挂着的东西:摘眼镜│摘下帽子│把墙上的日历摘下来。 ❸ 选用:摘录│摘抄。 ❹ 因应急而借:东摘西借│先摘几百块救急! 摘zhāi采,取,取下,选取。 【词汇】采摘︱文摘︱摘要︱摘编︱摘记︱摘录 【组词】摘西瓜︱摘扁豆︱摘果实 【例句】要是这时候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 李老师每当看书本或教案时,都要摘下近视镜,换上老花镜。 【近义】采︱取︱选︱抄 摘zhāi挪借。如:~俩钱儿使使。 摘zhai摘编 摘抄 摘除 摘登 摘记 摘借1 摘录 摘牌 摘取摘要 摘引 摘由2 采摘 抉摘3 文摘 指摘4 摘帽子 摘桃子5 摘zhai❶用手取植物的花果、叶或戴着、挂着的东西: ~一朵花|~苹果|他~了一张荷叶戴在头上|你别把帽子~了,小心着凉|灯泡已经~下来了。 ❷ 选取并抄录下来;摘录:下面的话是我从原书上~下来的|我只~了一些要点,并没有全文照抄。 摘zhāi把吊着、挂着、戴着的东西取下来:今年果子虽遭蹋了些,味儿倒好,不信,~个姑娘尝尝。(六七·1637)袭人伸手从他项上~下那通灵玉来,用自己的手帕包好,塞在褥下。(八·192)贾母瞧毕,~下眼镜来,笑说,“竟是个齐全孩子。”(六九·1678) 戴;脱、摘○戴dài(动)把东西放在头、面、胸、臂等处:~帽子|~上大红花|~手套|~眼镜|~红领巾|这帽子还能~|大夫~上口罩。 ●脱tuō(动)取下;除去:~鞋|~衣|~帽。 ●摘zhāi(动)取下(戴着的东西):~了眼镜看书不行|进屋要~帽子|把红领巾~下来。 摘zhāi❶ 采摘,取下。孟浩然《裴司士见访》:“厨人具鸡黍,稚子~杨梅。”李渔《芙藻》:“乃~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❷ 选取。李贺《南园》:“寻章~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梅尧臣《秋日同希深仲昆游龙门香山极一时之娱》:“~景固无遗,挥笔曾未休。” 摘*zhaiD5AA ❶用手采下或取下:~取/~花/采~/~桃子/~下帽子/把墙上挂的画~下来。 ❷选取:~录/~编/~引/~要/~记/寻章~句。 ❸〈文〉指斥:指~/讥~。 ❹〈方〉借:东~西借/~几个钱救急。 采摘 采摘采(~茶;采掇;采捋;采撷;搴采) 摘(~果;摘取;摘掇;捃摘;攀摘;牵摘) 撷(撷采;撷芼;撷摘;撷取;搴撷;掇撷;揽撷) 揽 摭(掎摭) 撮(撮取;探撮) 撩(撩摘) 挦 攀 掇拾搴取 折杀 折取 攀折 采摘花朵:摘花 攀花 采花 扯花 蹇华 采摘菊花:采菊 盈把 采摘花卉:撷华 撷翠 采摘花和叶:裁红点翠 采摘花蜜:采蜜 课蜜 采摘桑叶:采桑 采摘豆叶:采菽 采摘芝草:采芝 以手沿物摘取物品:捋 用力使离开原物体:擗 果园里开始采摘:开园
另见:采集 折断 ☚ 折断 扭绞 ☛
借用1 借用1借倩 向人借:借(借进;借入;借取;撮借;商~) 假(假借) 贷(贷借;贷假)摘 请人借用:告假 告借 请求借给:求借 祈借 求假 谒索 借粮:抬粮 调拨借用物资或人员:借调 借路:借道 假道 假途 借用某个场所:假座 借用馆舍:假馆 行文征借:关借 搜刮征借:括借 互相借用:相假 暂时借:暂借 流借 借倩 拉扯 继续借:续借 私自借用:私假 设法借用:筹借 借取:借办 (借别人的东西来使用:借用)
另见:借钱 借贷 使用 赊欠 ☚ 借用1 租借 ☛
摘录 摘录摘(摘抄;摘记;摘取;解摘;抄摘) 撮(撮取;撮录;钞撮) 采掇 摘取文词:蒙拾 摘取文句:摭句 摘取美好的词句:撷秀 搜求摘取片段的文句:搜章摘句 寻章摘句 摘取要点:撮要 摘要 从整篇文字里摘取重要的部分:节录 探取精微,摘取要义:钩玄提要 纂要钩玄 钩玄纂要 钩元提要 记录摘取:录取 勾录摘取:钩摘 抄袭摘取:钞掇 剽掇 采集摘录:采摭 搜集摘取:搜摘 搜擿 荟集撮取:裒撮 讨究撷取:讨撮 讨摘 多方摘取:综采 (从书刊里选录:摘录) ☚ 收录 辑录 ☛
选取 选取拔 掇 采(采择;采拾) 摘(抉摘) 擿(抉擿) 举撮 挢捎 选取人才:拾才 选取事物的精华:掇菁撷华 掇秀撷英 采英撷秀 从大量事物中选择精华:披沙拣金 披沙捡金 披沙简金 沙里淘金 排沙见金 排沙简金 淘沙取金 淘沙得金 谋划选取:策选 寻求选取:搜选 鉴别选取:诠取 考核选取:核取 酌量选取:财取 慎重选取:谨择 广泛涉猎,慎重选取:博观慎取 广泛涉猎,扼要选取:博观约取 广泛收集,扼要选取:博收约取 广泛研究,扼要选取:博考约取 广泛求证而扼要选取:博征约取 择优选取:茂选 ☚ 选择物 选择程度 ☛
弹奏 ☚ 奏乐 吹奏 ☛ 摘zhāi陟革切,入麦。 ❶采摘,摘取。陶渊明《读山海经》:“欢言酌春酒,~我园中蔬。” ❷选取,选择。嵇康《难自然好学论》:“执书,~句。” ❸指斥,斥责。见“讥摘”。 ❹扰乱,骚扰。《后汉书·隗嚣传》:“西侵羌戎,东~貊。” ❺发动,启动。元稹《黄明府》:“便邀连榻坐,兼共~船行。” 摘zhāi❶采下(植物的花果叶子),取下(戴着、挂着的东西)。如:摘花,摘下帽子。 ❷选取。如:摘要,摘记,摘录。 ❸借。如:东摘西借。 摘zhāi ❶ (取下) pick; pluck; strip; take off: ~ 春茶 pick [pluck] spring tea; ~ 菜帮 strip a cabbage of its outer leaves; ~ 花 pluck flowers; 她 ~ 棉花比我 ~ 得快。 She picked cotton much faster than I. ❷ (选取) select; extract: ~ 译 translation of selected passages; 从书中 ~ 选一段 extract a passage from a book ❸ (摘借) borrow money when in urgent need: ~ 几个钱救急 borrow some money to meet an urgent need ◆摘抄 take passages; make extracts; extract; excerpt; extracts; excerpts; 摘除 {医} excise; remove; extirpation; 摘挂 set out; quote in storytelling; {林} dislodging; 摘记 take notes; extracts; excerpts; 摘录 take passages; make extracts; extract; excerpt; extracts; excerpts; 摘要 make a summary; summary; abstract; remark; tabloid; scrap; model; roundup; digest; précis; synopsis; résumé; capsule; 摘引 quo ̄te; 摘由 key extracts (of a document) 摘zhāi❶ 摘瓜抱蔓
❸ 断章摘句|搜章摘句|寻章摘句|寻枝摘叶|指古摘今 另见tī。
摘tī❶ 摘奸发伏|摘奸抉?
❹ 爬梳抉摘 另见zhāi。 摘zhāi(14画)
  【提示】啇,不要错写成商。 *摘zhāi14画 手部 (1) 用手取下(植物的花、果、叶,或是戴在、挂在、附在别的物体上的东西): 采~|~花|~除|~下帽子|把挂着的篮子~下来。 (2) 挑出一部分: ~录|~要|文~。 (3) 挑出错误加以批评;斥责: 指~。 (4) 临时借用: ~借。 摘 ☚ 擾 披 ☛ 摘zhāi小篆的形声字。从扌(手),商(啻(chì),但,只义。又读dì,通谛。从口,帝声)声。声母演变旁纽双声如查楂、召超、詹蟾例。韵变如师筛、斥拆例。本指采摘果实。如:摘桃|摘梨。引申为采取,拿下。如:摘瓜|摘帽子。又引申为选取。如:摘要|摘记。组词如:指摘(指出缺点)。又引申为借。如:东摘西借。 摘★常◎常
zhāi形声,小篆从手,啻(chì)声,隶定为“摘”,音符改为啇(dī)。本义为采摘、摘取,引申为取下、选取、临时借用等。 【辨析】 摘/采 这两个字都有采摘植物果实义,而引申义有所不同:“摘”侧重于取下选择或借来,“采”侧重于收集、开发、选用。摘〈动〉(1)摘卸;摘取。 《金》十六: 到了狮子街,李瓶儿~去孝髻,换了一身艳服。 《醒》四九: 晁梁还挣挣的脱衣裳、~网子,要上炕哩。 《聊·寒》七: [黄犍]犁上~来耙上使,脊受棍子腚受鞭,肉被烹煮皮缝罐。 (2) 义同〖摘问〗。 《金》九二: 这徐知府把陈经济、陈安提上来~了口词,取了张无事的供状,喝令释放。 另见tì(“摘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