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提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提示

〔智利〕 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

你别把我的手握紧。

长眠的时辰总要来到,

那时我双手合抱,

上面堆着许多尘土和黑影。

你会说:“我不能爱她,

因为她的手指纷纷脱落,

像是熟透的麦穗。”

你别吻我的嘴唇。

幽暗的时刻总要来临,

那时我躺在阴湿的地上,

嘴唇已经荡然无存。

你会说:“我爱过她,

可现在再也不能,

因为她已闻不到我的亲吻。”

我听了你的话会感到苦恼,

你说得未免荒唐,

当我手指脱落的时候,

我的手将放在你头上,

我呼出的气息

将拂过你忧虑的脸庞。

别再碰我,如果说我给你的爱情

在我张开的双臂,

在我的嘴唇、我的项颈,

那只是一派谎言,

如果你以为得到了一切,

也只是像孩子在骗自己。

因为我的爱不仅是

这具冥顽疲惫的躯体,

穿上悔罪衣就索索发抖,

我感情升华时它却落后。

我的爱不在嘴唇,而在亲吻;

不在胸脯,而在声音:

它是上帝的一阵清风

吹透了我这暂寄尘土的血肉!

(赵振江 译)

《提示》这首诗表达了两种恋爱观,思考了爱情中的现世与永恒的问题。

诗歌一开始,年轻的姑娘推开热恋中情人伸过的双手和灼热的双唇,理性十足地提出一个严肃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假如“长眠的时刻”已经到来,“我双手合抱”,“手指脱落”,“嘴唇已经荡然无存”,“躺在阴湿的地上”,“你”会怎样? 姑娘又模仿恋人的思维作了回答“因为她的手指纷纷脱落”,嘴唇也“闻不到我的亲吻,”我不能爱她。这虽不是青年人的心曲,又何尝不是他的想法。明显可见,青年的爱只注重现世、追求的是感官的愉悦,是拥抱和亲吻,一句话就是活生生的爱情。这让姑娘感到苦恼,荒唐和失望。于是道出“当我手指脱落的时候/我的手将放在你的头上/我呼出的气息/将拂过你忧虑的脸庞。”乍一看,这怎么可能,人已经死了,她的手又怎能放在恋人的头上,除非恋人也死了。深入讨究,这几句诗意味深远,大有嚼头。作为一个血肉之躯是已归于尘土,但“我”抚摸你的头发、亲吻你的脸庞传达给你的爱意却是不死的、永远的。

接着诗人又在此基础上郑重申明了自己的恋爱观。如果说爱情就是“张开的双臂”,就是姑娘奉献的嘴唇和项颈,“那只是一派谎言”差之千里了,诗人发出了掷地有声的爱情宣言。“我的爱不仅是这冥顽疲惫的躯体”,强调爱不只是肉体之爱,而且当站在上帝的面前,“感情升华时”,“我”的爱则让位给了灵魂。最后一个诗段,诗人发出了穿越古今的旷世绝唱,“我的爱不在嘴唇,而在亲吻/不在胸脯,而在声音/它是上帝的一阵清风/吹透了我这暂寄尘土的血肉!”这种爱超越了肉体,超越了生死,这是超越人世间一切欲念的纯净高尚永恒之爱。

《提示》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爱情观,表达了精神之爱重于肉体之爱,永恒之爱重于现世之爱的深刻见地。全诗可分两大部分来欣赏,第一部分采用类似戏剧中对白的方式。第二部分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宣泄满腔情愫和深刻见解,具有浓厚的思辩色彩和哲学意味。语言精譬警策,富于哲理和回味。


外国名诗《提示》鉴赏 - 可可诗词网

提示

 
 你别把我的手握紧。
 长眠的时辰总要来到,
 那时我双手合抱,
 上面堆着许多尘土和黑影。
 
 你会说:“我不能爱她,
 因为她的手指纷纷脱落,
 象是熟透的麦穗。”
 
 你别吻我的嘴唇。
 幽暗的时刻总要来临,
 那时我躺在阴湿的地上,
 嘴唇已经荡然无存。
 
 你会说:“我爱过她,
 可现在再也不能,
 因为她已闻不到我的亲吻。”
 
 我听了你的话会感到苦恼,
 你说得未免荒唐,
 当我手指脱落的时候,
 我的手将放在你头上,
 我呼出的气息
 将拂过你忧虑的脸庞。
 
 别再碰我,如果说我给你的爱情
 在我张开的双臂,
 在我的嘴唇、我的项颈,
 那只是一派谎言,
 如果你以为得到了一切,
 也只是象孩子在骗自己。
 
 因为我的爱不仅是
 这具冥顽疲惫的躯体,
 穿上悔罪衣就索索发抖,
 我感情升华时它却落后。
 
 我的爱不在嘴唇,而在亲吻;
 不在胸脯,而在声音:
 它是上帝的一阵清风
 吹透了我这暂寄尘土的血肉!
 

(王永年 译)


 这首诗选自米斯特拉尔的第一部诗集《绝望》,是对已逝的美好爱情的回忆。
 初恋的感受使诗人的心中充满了融融春意。她倾诉着:爱不是在“躯体”,不是在“嘴唇”;如果爱情仅在“我”的“双臂”和“项颈”, 那只是浅薄的理解, “只是一派谎言”。生命是短暂的、有限的,但“暂寄尘土的血肉”之躯却能被爱的“清风”吹透!所以,当情人因为她肉体的消失而不爱她的时候,她感到苦恼。
 诗人紧紧抓住灵魂与肉体的关系,认为爱之于肉体和灵魂,后者才是最重要的;爱是升华的情感,是神圣的精神实体,是萦绕于胸中的缠绵、深厚、坚贞、高洁,因而是无限美好的人性境界和心灵圣坛。爱是永存的,它通过对肉体、生命的超越,获得了永恒的、高于躯体的价值,所以它是不会随肉体的消失而泯灭的。
 前面几节的幻象,都为虚拟,是为了推出诗的主旨——尽管肉体终要消失,但爱心至死不泯——而假设的。诗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不是使用抽象的论叙,而是采取了她惯常的、用虚拟的超实幻象将诗的主旨具体化、形象化的手法,显出了诗人的特有风格和高超技巧。诗人执着、深沉、火热、真切的爱之表白,不仅表达了她对爱的坚贞,同时也为后来遭到不幸所带来的巨大悲痛埋下了伏笔。正因为有此诗这样的对美好爱情的描绘,才有《死的十四行诗》那样的悲怆与忧郁。
 全诗尽管有一种伤感的基调,但仍体现了诗人清新晓畅、委婉和谐的诗美追求,笔触亦犀利、热情、真挚,表现出与现代主义迥然不同的诗风,很好地突出了作品的潜在意蕴:少女的爱情觉醒。
 

(叶 潮)

提示;提醒tíshì tíxǐnɡ

【同】 都是动词;都有引起对方注意的意思。
【异】 “提示”侧重在正面提出要点,把对方没有想到或想不到的地方提出来,引起对方注意;多用于学习、工作、宣传等方面或重要的、易忽略之处;多用于书面语。[例]老师~同学们注意画面左下方。“提醒”侧重在从旁边指点,促使对方注意应该注意的地方;多用于生活、工作等方面易忘之处;书面语、口语都常用。[例]出门前,妈妈~他别忘了吃药。
【反义】 提示—暗示

提示tíshì

❶提请注意
 △ ~乘客注意安全。
❷提示的话等
 △ 风险~。‖
【同】提醒

提示tí shì

把有关事情提出来,引起对方注意。1908年吕珮芬《东瀛参观学校记》:“练习之术有五: 一、 豫备;二、 提示;三、 比较;四、 总括;五、 应用。”

指出

指出


指出人的姓名:指名(~道姓) 点名
指出证据:指证
指出优点和缺点:摘瑕指瑜
指出缺点、毛病:疵摘 疵病 指疵
指出错误:斥谬
批评失误,指出缺点:攻瑕指失
指出事物的本质所在:在(~于)
指出来给人看:
指出让人注意:提示
 提示要点:点题
 概括提示:撮示
用扼要的话指出:点题
确切指出:确指
特别指出:特指
(指出或标出:指出)

另见:指点 指示1 改正1

☚ 指出   指正 ☛
提示

提示tishi

指针对某种事物所给予幼儿的启发性的指导,常常伴随着直观的形式,和直观的方法结合使用。一般在观察前使用得较多。恰当的提示可以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尤其对于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观察之前进行提示,可以使幼儿感知、比较的目的更加明确,从而提高观察的速度;观察过程中及时提示,观察和提示交替进行,可以引导幼儿有顺序、仔细、持续地长时间观察;观察之后再作提示,多用于总结,可以使幼儿的观察、记忆得到强化,有助于概括。教师的提示要恰当、及时、恰到好处,针对性要强;语言要简洁,不要絮絮叨叨;可辅助动作、表情,使提示更加鲜明、形象、直观化,增强提示的作用。

☚ 反诘问题   讲述 ☛

提示Presentation

收款人或持票人将票据出示给付款人要求其付款或承兑的过程。提示不属于票据行为,但属于票据权利。票据经转让流通,经过许多关系人之手,付款人事先不知道票据在谁手中,只有经过提示,才能办理付款或承兑。提示有两种情况:
❶要求付款的提示。即期汇票或远期汇票到期日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❷要求承兑的提示。未到期的远期汇票向付款人提示承兑。两种提示都有法定期限,过期提示则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如果票据在提示时遭到付款人拒付或拒绝承兑,则可向参加承兑人提示,如票据上未列参加承兑人,则须向前者(如背书人)追索。如未在法定期限内提示本票和支票,遭到拒绝付款,则仅对背书人丧失追索权。

提示

持票人将票据交付款人要求承兑或付款的行为,是持票人票据权利的行使和保全。提示与一般民法上的请求相当,所不同的是,民法上的请求可以口头亦可以书面作出,而提示则必须现实地出示票据,否则不发生提示的效力。因为提示确定了付款人的责任,同时又防止了票据权利的丧失,而这种票据权利是随票据的签发而设立,如果遭到付款人拒绝,持票人即可依法行使追索权以保全票据权利,所以提示不能以口头表示,必须以书面作出。票据的提示有承兑提示和付款提示两种。承兑提示是指持票人以未到期的远期票据向付款人提示要求承兑; 付款提示是指即期票据或已到期的远期票据由持票人向付款人提示要求付款。除票据法另有规定外,提示是票据流通中必须经过的一道手续或法定程序,舍此该票据将无法延续其运行,也达不到最终承兑付款以清偿债务的目的。商业汇票一般均作提示承兑。除了即期汇票可作提示付款以外,远期汇票有三种方式作提示承兑:
❶出票时确定汇票的到期日,由持票人在该汇票到期日之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此谓之定日付款的汇票。
❷在汇票出票日超过法定期限以内提示,由付款人在见票时承兑,此谓之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
❸出票人以自己为付款人的汇票,在其出票时同时承兑,此亦属定日付款之汇票,持票人只需于该汇票的到期日向付款人提示付款。按照中国现行的银行结算办法规定,商业汇票基本采取第三种办法。作为承兑人,必须在汇票提示的法定期限内明确表示,不得拖延。本票的出票人就是付款人,而且是一种见票即付的票据,持票人的提示日就是该本票的到期日,不需揭示承兑,只有提示付款。支票亦是一种即期票据,持票人在法定期限内可向付款人 (出票人的开户银行) 提示付款。票据到期时的提示付款,一般应由持票人到票据上所记明的付款地点或付款人 (承兑人) 的营业场所 (住所) 进行,但向票据交换所的提示,亦具有付款提示的同等效力。票据的提示必须在法定期限以内按照法定的要式办理,如果持票人未在此期限内进行,则本票和支票若遭拒绝付款,其对背书人就丧失了票据的追索权。汇票若遭到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其对所有前手即丧失票据的追索权。

提示

提示presentation

收款人或持票人将票据出示给付款人要求其付款或承兑的过程。提示不属于票据行为,但属于票据权利。票据经转让流通,经过许多关系人之手,付款人事先不知道票据在谁手中,只有经过提示,才能办理付款或承兑。提示有两种情况:
❶要求付款的提示。即期汇票或远期汇票到期日向付款人提示付款。
❷要求承兑的提示。未到期的远期汇票向付款人提示承兑。两种提示都有法定期限,过期提示则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如果票据在提示时遭到付款人拒付或拒绝承兑,则可向参加承兑人提示,如票据上未列参加承兑人,则须向前者(如背书人)追索。如未在法定期限内提示本票和支票,遭到拒绝付款,则仅对背书人丧失追索权。

☚ 委托收款背书   汇票提示 ☛
提示

提示

持票人将票据交付款人要求承兑或付款的行为。是持票人票据权利的行使和保全。提示与一般民法上的请求相当,所不同的是: 民法上的请求可以口头亦可以书面作出,而提示则必须现实地出示票据,否则不发生提示的效力。因为提示确定了付款人的责任,同时又防止了票据权利的丧失,而这种票据权利是随票据的签发而设立,如果遭到付款人拒绝,持票人即可依法行使追索权以保全票据权利,所以提示不能以口头表示,必须以书面作出。
票据的提示有承兑提示和付款提示两种。承兑提示是指持票人以未到期的远期票据向付款人提示要求承兑;付款提示是指即期票据或已到期的远期票据由持票人向付款人提示要求付款。除票据法另有规定外,提示是票据流通中必须经过的一道手续或法定程序,舍此该票据将无法延续其运行,也达不到最终承兑付款以清偿债务的目的。
商业汇票一般均作提示承兑。除了即期汇票可作提示付款以外,远期汇票有三种方式作提示承兑:
❶出票时确定汇票的到期日,由持票人在该汇票到期日之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此谓之定日付款的汇票。
❷在汇票出票日超过法定期限以内提示,由付款人在见票时承兑,此谓之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
❸出票人以自己为付款人的汇票,在其出票时同时承兑,此亦属定日付款之汇票,持票人只需于该汇票的到期日向付款人提示付款。按照中国现行的银行结算办法规定,商业汇票基本采取第三种办法。作为承兑人,必须在汇票提示的法定期限内明确表示,不得拖延。
本票的出票人就是付款人,而且是一种见票即付的票据,持票人的提示日就是该本票的到期日,不需提示承兑,只有提示付款。
支票亦是一种即期票据,持票人在法定期限内可向付款人(出票人的开户银行)提示付款。票据到期时的提示付款,一般应由持票人到票据上所记明的付款地点或付款人(承兑人)的营业场所(住所)进行,但向票据交换所的提示,亦具有付款提示的同等效力。
票据的提示必须在法定期限以内按照法定的要式办理,如果持票人未在此期限内进行,则本票和支票若遭拒绝付款,其对背书人就丧失了票据的追索权。汇票若遭到拒绝承兑或拒绝付款,其对所有前手即丧失票据的追索权。

☚ 背书转让   承兑 ☛
提示

提示Presentation

持票人将票据提交付款人要求承兑或付款的行为。提示包括两种形式:(1)远期票据向付款人提示要求承兑;(2)即期票据或已到期的远期票据向付款人提示要求付款。

☚ 出票   承兑 ☛
0000082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5:4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