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揉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揉捻rolling

通过搓揉、捻条使叶子皱缩卷成圆条状的茶叶造形主要工序之一。鲜叶揉捻成圆条, 首先要改变其原来硬、脆的物理性, 使之具有柔软性、韧性、粘性和良好的可塑性。一般鲜叶失水后,可塑性增强, 当含水量为60%左右时,可塑性最适宜。但这种水分适度, 随鲜叶的嫩度不同而异。老叶的失水程度要轻些,即含水量高些; 嫩叶的失水量要多些,含水量应低于60%。此外, 提高叶温, 揉捻叶的可塑性也可增强。老叶的可塑性较差,所以通常多采用“热揉”的措施。
揉捻过程中, 叶子四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产生挤压、滚动、搓揉, 叶片发生皱褶 (皱褶纹路与主脉平行),叶细胞受弯曲力的拉伸作用而损伤, 细胞液溢出粘着叶表面。随着叶片纹路的增多, 细胞损伤率的提高, 叶子柔软性、粘性、可塑性增强, 叶子摩擦力也增大。先以主脉为中心, 褶叠缩成松条形, 进而滚转扭卷成紧条。揉捻过程大体上可分成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用力宜轻, 以利于叶片产生大量皱褶, 而不断裂成碎片或叠合成宽扁条为适度; 后一阶段可用力较重, 使松条扭卷成紧条。第一阶段时间较短, 就进入扭卷成紧条的第二阶段。
由于揉捻叶的粘性大, 容易产生几张叶片或松条相粘连成团块,并且越滚动越紧结,影响茶叶外形和内质。因此在揉捻过程中要增添解块、筛分作业, 使所有团块及时彻底解散和分离粗细条,粗条进行复揉。
在揉捻过程中, 揉捻叶由于机械力的作用, 叶细胞组织损伤, 内含物充分混合、接触; 又由于摩擦作用,叶温升高。因此促使揉捻叶的内含物化学变化 (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 非常激烈。所以嫩叶多采用低温揉捻(又称冷揉)和短时快揉等技术措施, 以尽量减轻揉捻过程中的化学变化程度。即使是老叶热揉也要配合以快揉为佳(老青茶等黑茶类除外)。
揉捻方法有手揉和机械揉捻两种。手揉是在揉捻台上进行。手揉又分单把揉(又称推揉)和双把揉 (又称团揉)。机械揉捻设备, 主要是桶盘结构揉捻机(见揉捻机)。

揉捻rolling

制茶过程的主要造形工序之一。将杀青或萎凋后的叶子集中成团,用力转动,使叶子受力的挤压,叶细胞破损,叶质变柔软;同时,在转动的揉皱和揉条的作用下,使叶子卷成圆条状,俗称条索。揉捻有手揉和机械揉捻。手揉可分单把揉(又叫推揉)和双把揉(又叫团揉)。机械揉根据其性能可分成揉条和揉切。揉切是揉捻加切细的简称。通常是先揉捻成条,然后再切细成细小颗粒形。为了减少粉末,及时通过筛分将合格的颗粒筛出来,不符合规格的再经揉切、筛分,也有将轻萎凋叶切成细片然后揉卷成颗粒状。

揉捻

用揉和捻的方法使茶叶卷成条,同时破坏部分细胞组织,挤茶汁于叶面,易于冲泡。须待鲜叶失去部分水分,叶质变软后进行。有手工和机械揉捻两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