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铅球 推铅球田径运动项目之一。是练习者手持铅球在投掷圈内将球推出,获得投掷远度的田赛项目。 推铅球最早起源于欧洲,大约于1340年前后,士兵们利用与炮弹形状、重量相同的石头进行推掷比赛。后来,人们把石头改为16磅(英制)金属球,折合成公制约为7.257千克。由于性别、年龄和体力的原因,人们把铅球分为3、4、5、6、7.26千克不同重量。正式比赛中,成年男子组铅球重量为7.26千克;少年男子甲组为6千克;少年男子乙组为5千克;成年女子组和少年女子甲组铅球重量为4千克;少年女子乙组为3千克。规则规定,推铅球在直径为2.135米的圆圈内,用单手将铅球由肩上推出,落在40°角的扇形区内。成绩测量是在铅球落地最近点与圆心连线上,取铅球落地最近点至投掷圈内沿的距离。1896年在第1届奥运会上推铅球被列为男子比赛项目。1948年第14届奥运会开始,增加了女子推铅球的比赛。在中国,推铅球是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标准的主要内容之一。 推铅球的方式有三种:侧向推铅球、背向滑步推铅球、旋转推铅球。铅球技术由持球、预备姿势、滑步、最后用力和缓冲几部分组成,其中最后用力是关键环节。推铅球的远度由铅球的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出手点的高度以及空气阻力等因素决定,而铅球出手时的初速度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在投掷圈内的滑步动作,使身体和铅球获得向投掷方向推进的共同速度,并造成良好的超越器械状态。最后用力阶段由于用力距离加长,身体对铅球施力的时间和距离增加,练习者能获得较大的出手速度。推铅球适宜的出手角度约为41°。身高臂长的运动员出手点高,对成绩有一定的影响。 铅球教学应把重点放在最后用力环节上。中学低年级学生学习原地推铅球的基本技术;初二以上学生学习侧向滑步推铅球,着重掌握滑步动作与最后用力技术;高中学生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在铅球教学的同时应结合辅助练习,如俯卧撑、举哑铃、抛实心球等,以发展力量素质。 ☚ 跳深 原地侧向推铅球 ☛ 推铅球 推铅球Tuiqianqiu田径运动田赛项目之一。指人体通过直线或旋转助跑获得加速度, 并以最大力量将铅球推出获得最大出手速度和远度的运动项目。此项运动能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培养坚毅顽强的意志。 推铅球是一项古老的运动项目, 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早在1340年前后欧洲出现了炮兵,由于炮兵们经常用相当于炮弹重量的石头做投掷游戏和比赛,进行锻炼身体,以后逐渐形成为一项运动。后来人们将石头改为金属球, 并沿用了炮弹的重量16磅 (约7.257千克),作为男子比赛的规定重量(现为7.26千克)。1896年第1届奥运会男子铅球列入比赛项目,女子铅球是在1948年第14届奥运会列入比赛项目。根据现行比赛规则, 运动员必须站在直径为2.135米的投掷圈内,用单手持球于锁骨窝处,通过滑步和旋转将铅球从肩上方推出,落入40°的扇形地区内方为有效。铅球的出手角度一般为38°左右。 铅球运动主要分为侧向滑步、背向滑步和旋转推铅球三种技术。比赛时铅球重量:男子为7.26千克,少年男子甲组为6千克, 乙组为5千克, 女子为4千克,儿童为3千克。推铅球技术包括握法与持球、预备姿势、滑步(旋转)、最后用力和出手缓冲等,其中最后用力是主要技术。根据力学原理分析,影响推铅球成绩的因素有出手速度、出手角度、出手高度和空气阻力等,其中出手速度是主要因素。小学的铅球教学主要是掌握原地推、抛轻器械的基本技术和用力方法,培养正确的投掷姿势、发展身体素质,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推铅球技术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用力顺序和手臂动作。采用原地蹬地、送髋、挺胸、向前推臂的练习, 推实心球和小铅球等练习, 以体会正确的用力顺序和手臂动作。 ☚ 挺身式跳远 推铅球握法与持球 ☛ 推铅球shot put;putting the we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