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捣练子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捣练子令 捣练子令即《捣练子》。南唐李煜有词名《捣练子令》。见《南唐二主词》。 ☚ 捣练子 逍遥令 ☛ 捣练子令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这是一首本义词,词作内容与词牌相吻合。它通过对夜听捣练砧声而引发的万千思绪的描写,表现了人物内心极不安宁的情绪。 因捣练而怀念远戍边关的亲人,这类题材在唐诗中即已出现,但多是从捣衣者的角度进行直接的抒发。这首词,在内容上与唐人相似,但却改从听砧者的角度入手,着力于气氛的渲染,使之与人物怀念亲人时内心那种孤独与落寞感形成鲜明的对衬。 起首两句写环境:“深院静,小庭空”。这是一座极偏僻的庭院,是一方极狭小的天地。院深,说明它远离市肆;庭空,足见它少有人物。这种“静”与“空”的强烈印象,既是这类偏僻庭院的突出特点,同时又是出于人物在孤凄、幽清环境中特有的内心感受。过分的幽静,能使人更易于辨别出那极细微的音响,即便这音响是怎样的遥远。这就自然地引出下句:“断续寒砧断续风”。“寒砧”捣练总是和怀念征人联系在一起的,李白《子夜吴歌》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秋风送来的捣练声能不在这位闺中少妇的内心激起波澜? 她能不从这种庭院空凄中,感到一种因丈夫远征而失去的欢乐?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上两句着力渲染的“空”与“静”的气氛,就不只是单一的描写自然环境,而且隐含有强烈的人物情感在内。这风力又时强时弱,因而砧声也就时有时无。这似断似续的砧声,自然极易引发人物起伏难平的思绪,是如泣如诉? 抑或如怨如慕? 诗人没有说。但我们却清晰地感觉到人物内心那种不宁静是何等的强烈。“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偏偏这清秋的月光又和捣练声合在一起,来扣动着她的心弦。她面对寥廓长天,彻夜难寐,只能在一片“空静”之中,体味着那苦苦思念的熬煎。 这首小令,在遣词造句上也是匠心独运的,尤其是“断续寒砧断续风”一句,更是十分准确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既渲染了气氛,又生动地烘托了人物起伏不平的情绪,因而历来都为人所称道。 捣练子令 捣练子令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升庵《词品》曰:“词名捣练子,即咏捣练,乃唐词本体也。”此词借捣练之杵声,表现李煜自己长夜无眠、难于宁静的心境;至于其如何“不寐”,如何难以宁静,概未著一笔墨。亦犹石涛论画之法曰:“墨之溅笔也以灵,笔之运墨也以神”。李煜盖写之以灵、神也。 ☚ 蝶恋花 浪淘沙令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