漧读音g·an(-),为an韵目,属an—ian—uan—üan韵部。居寒切,平,寒韵。 ❶同“乾(干)”。干;干燥。 上一条: 筸 下一条: 尴 漧(1次) 同“乾(干)”。干燥。后土何时而得~《辩·四》 漧gān干燥。《玉篇·水部》:“漧,古乾字,犹燥也。”《九辩》:“后土何时而得漧?”王逸注:“山阜濡泽,草木茂也。”洪兴祖补注:“漧与乾同。”姜亮夫通故:“按‘漧’即‘乾’古文,盖增益字尔。《诗经·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乾矣。’燥也。僖十五年《左氏传》:‘庆郑曰,张脉偾兴,外强中乾。’” 漧gan9D6C 〈文〉干燥,与“干”同: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楚辞》)。 干燥 干燥焦 熯 燥 漧 晞 渴涸 干枯,干燥:焦燥 干燥而不润泽:干涩 涩巴巴 干涩发红:涩赤 干涩沉重:涩重 干燥涩滞:燥涩 明亮干燥:明燥 干燥清爽:干爽 干燥松散:干松 干燥发硬:干结 极其干燥:焦熬 冒烟 (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干燥) ☚ 干 干枯 ☛ 漧ɡān [书] (干燥) dry;ar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