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指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指马 指马zhǐmǎ┃┃ “指鹿为马”之省。义同“指鹿”。清·吴伟业《读史杂感》诗:“国中惟指马,阃外尽从龙。”清·严复《和寄朝鲜金泽荣》诗:“莫更是非论马指,从今不系是虚舟。” ☚ 狗急跳墙 指鹿 ☛ 指马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清孔尚任《桃花扇·余韵》: “五侯闻外空狼燧,二水洲边自雀舫。指马谁攻秦相诈,入林都畏阮生狂。” 阃(kun): 门槛。 指马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两个范畴。最先提出这两个范畴的是名家学者公孙龙。公孙龙有“(物)指非指”和“白马非马”的命题,强调分概念(“物指”或“白马”)与总概念(“指”或“马”)之间的差异性。庄子从“齐物”的观点出发,改造了公孙龙的这两个命题,他说:“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之”,训“是”。庄子的意思是说:用“指”来说明“指”是“非指”,不如用“非指”来说明“指”是“非指”;用“马”来说明“马”是“非马”,不如用“非马”来说明“马”是“非马”。其逻辑推理是要告诉人们:用肯定的东西来证明肯定即是否定,不如用否定的东西来证明肯定即是否定。这正符合庄子“齐是非”的基本观点,故其结论曰:“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天地万物都可以看作是“一指”或“一马”,这就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理论依据。所以庄子的“指”、“马”之论,同公孙龙恰成对立。公孙龙是要说明概念之间的差异性,而庄子则是说明概念之间的共通性。这是他的相对主义理论的必然归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