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指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指环 指环又名“约指”,“彄环”,“手记”等,即今戒指。古代宫廷中用作后妃群妾的避忌标志,当某一后妃有了身孕或来月经时,不能接受帝王的“御幸”,即于指上套一小环以示戒禁,故名戒指。《诗·毛传》:“后妃群妾以礼御于君所,女史书其日月,授之环以进退之。”后演变为女子饰物。亦作定情物。唐冯贽《云溪友议》云:“韦皋游江夏,与一青衣玉萧有情,约七年再会,留玉指环。逾八年不至,玉萧绝食而殁。”姜夔《长亭怨慢》词咏其事云:“韦郎去也,怎忘得,玉环分付。” ☚ 钏 钗 ☛ 指环zhǐ huán戒指:眉黛烟青,昨犹我画;~玉冷,今倩谁温? (七八·1959) 古代名物 > 香奩類 > 臂飾、手飾部 > 手飾 > 戒指 > 指環 指環 zhǐhuán 即戒指。古時用爲后妃進御或當忌避之符號,後世則用爲男女普遍飾指物並相沿至今。《詩·邶風·静女》“貽我彤管”毛傳、宋·高承《事物紀原》、清·汪汲《事物原會》皆考其起源:古時后妃群妾,以禮御於君所,女史書其日月,授之以環,以進退之,娠或生子月辰則以金環退之,當御者以銀環進之,著於左手,既御者著於右手,事無大小,記以成法。今有指環,此其遺事,世俗則名爲戒指。指環在我國,幾千年來變化不大,由於用途之制約,主要於環面增加裝飾,或雕飾、或鑲嵌。兩漢時之金銀指環,於湖南長沙,廣東廣州、增城等地多有發現,並有於金環上鑲嵌寳石者。晉代指環鏨刻花紋,戒面擴大,有的鑲嵌數塊寳石,南京象山一帶曾出土東晉時金剛石戒指一枚,金剛石嵌於金指環之方形環面上。呼和浩特美岱村曾出土北魏時獸形金指環,其環面動物似獅子模樣,周身用細小金珠粒鑲出花紋,並嵌有緑松石,體積雖小,氣勢頗大。明清時,指環豪華程度大多以鑽石顆粒大小和寳石等次品定。《晉書·四夷傳·大宛國》:“其俗,娶婦先以金同心指環爲娉。”《南史·阿羅單國傳》:“獻金剛指環。”《宋史·三佛齊國傳》:“貢水晶指環。” 指环、戒指【同义】总目录 指环手记 指环 戒指的婉称。也作“约指”、“手记”。 字数:20 - 来源:委婉语应用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 冷宫 金镏子 ☛ 拟状物 拟状物圆形物:球(雪~;气~;棉~;绣~;煤~;铁~;铅~;篮~) 毬 团(花~;泥~;石~;纸~;云~) 蛋(铁~;泥~;粪~) 珠(~子;数~;滚~;眼~;水~;钢~;念~;记~;佛~;露~)弹(~子;铁~) 丸(~子;肉~;泥~;弹~;蜡~;药~) ☚ 某种形态的物品 其他拟状物 ☛ 手饰 手饰手饰名:鋉 鏆 镯(镯子;手镯;玉~;银~) 钏(手钏;腕~;鐶钏;金~) 跳脱 缠臂(缠臂金) 扼臂 ☚ 簪子 服饰 ☛ 指环zhǐhuán也称“约指”“手记”“代指”“行”。今称“戒指”。套在手指上的环形装饰物。男女均可使用,既可戴在左手,亦可戴在右手,所戴数量不限。北京、山东、江苏、四川、新疆等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已有出土。文献记载最早是宫廷妇女的避忌之物,后发展为装饰品,并由宫廷传到民间。亦常用作男女之间定情联姻的信物。制作指环的材料有骨、石、铜、铁、玉石、金、银等,器身呈圆环型,断面有圆形、方形、半圆形及椭圆形等多种。其上可镶嵌各种珠宝,常见的有翡翠、琉璃、玛瑙、火齐、金刚石等。其俗一直流传至今。《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汉毛亨传:“……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史不记过,其罪杀之。后妃群妾以礼御于君所,女史书其日月,授之以环以进退之。生子月辰,则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进之,著于左手,既御著于右手,事无大小,记以成法。”汉卫宏《汉官旧仪》卷下:“掖庭令昼漏未尽八刻,庐监以茵次上,婕妤以下,至后庭访白录,所录所推当御,见刻尽,去簪珥。蒙被入禁中,五刻罢,即留,女御长入扶以出,御幸赐银环,令书得环数,计月、日。无子罢废,不得复御。”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纣刑鬼侯,取其指环。”《搜神后记》:“我与他牙梳一枚,白骨笼子一具,金钏一双,银指环一只。”南朝梁无名氏《幽州马客吟歌辞》:“辞谢床上女,还我十指环。”《晋书·西戎传》:“其俗娶妇人先以金同心指环为娉。”《南史·后妃传》:“武帝镇樊城,尝登楼以望,见汉滨五采如龙,下有女子擘絖,则贵嫔也……帝赠以金环,纳之,时年十四。”隋丁六娘《十索诗》:“二八好容颜,非意得相关。逢桑欲采折,寻枝倒懒攀。欲呈纤纤手,从郎索指环。”唐王氏妇《与李章武赠答诗》:“捻指环,相思见环重相忆。”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二:“其人手指皆带宝石,嵌以金锡,视其贫富,谓之指环子。”宋高承《事物纪原·衣裘带服·指环》:“《春秋繁露》曰:纣刑鬼侯,取其指环。《五经要义》曰:古者后妃群妾,御于君所,当御者以银环进之,娠则以金环退之。进者著右手,退者著左手。今有指环,此之遗事也。本三代之制。”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二姐索金指环,汝乘醉探付彼耶?” 指环 指环也称戒指、约指、环、手记、代指等等,是配戴于手指上的环状饰物。指环的历史可上述到新石器时代,大约距今五千多年。在出土文物中就发现有大量的骨质戒指、玉质戒指与石质戒指,以骨质戒指最多。到了商、周时期以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加工技艺的普遍提高,便出现了金属戒指,金、银、铜、铁等材质的戒指广为流行,配戴十分普遍。当时戒指还作为宫廷中后妃群妾避忌的标志来配戴,《诗径·毛传》中就有关戒指的配戴作了这样的记述:“后妃群妾以礼御于君,女史书其日月,授之环以进退之,生子月辰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环着于左手,既御之著于右手。”后代配戴戒指又有表示本人婚姻状况的作用,而且还把戒指作为订亲的信物赠送给对方。《晋书·西戎传》中说:“大宛俗,娶妇先以金同心指环为聘。”唐朝冯贽所著《云溪友议》中叙述道:“韦皋游江夏,与一青衣玉箫有情,约七年再会,留玉指环。”这种把戒指作订情信物的做法,一直延续至今。 ☚ 耳环 栉 ☛ 指环 指环宋高承《事物纪原·指环》:“《春秋繁露》曰: 纣刑鬼侯之女,取其指环。《五经要义》曰: 古者后妃、群妾御于君所,当御者以银环进之,娠则以金环退之; 进者著右手,退者著左手。今有指环,此之遗事也,本三代之制。” ☚ 耳珰 幅巾 ☛ 指环finger rin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