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化调整法指数化调整法是许多国家采用的一种临时性措施,作为一种为纳税人和税务当局都能接受的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以解决因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引起的一些问题。这种办法基本上是通过给予折扣来对利润、收益等进行调整,通过采用一个被认可的通货膨胀指数来对应税所得的档次、纳税扣除额等进行调整,以便尽可能按照实际的而不是帐面上的利润或收益核税或征税。总的来说,这种方法是采取一种重新估价的技术性措施,使得有形资产的帐面价值能够符合它们的实际价值,从而使财务报表能够反映出这些财产的实际价值。 通过这种按照官方规定进行的技术性重新估价而产生的货币增值在征税时将不被视为利润。政府还利用对通货膨胀的指数化调整来重新调整应税所得和对净财富档次进行重新调整以防止税款的流失,还用来重新调整纳税人的扣除额和抵扣额。 指数化办法还特别用来确定有形财产的转让所产生的资本、收益或亏损是否是真正的资本收益或亏损,以便对真正的收益征税(真正的资本收益是指转让资产所获收入与根据资产原购置年份的购价的调整系数重新定价的购置成本之间的差额)。这种指数化的、对通货膨胀的调整办法在一些西欧国家(例如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和大多数拉丁美洲国家中被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