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满族贵族中实行的婚配习俗,又称“拴婚”。爱新觉罗氏皇族中近支宗室王、贝勒、贝子、公、外戚之子女凡及议婚之年,由其家开具姓名、年龄进呈,经皇太后或皇帝、皇后指定与满洲、蒙古、汉军贵族官员联姻,一般是明发懿旨命某家之第几子与某家之第几女成婚,被指配者及其父母须入宫或具折谢恩,未成年的皇帝或皇子、公主、皇孙等亦由指婚确定,须经皇太后或皇后过目验看。宗室王公子女即使其父母择定配偶,亦须呈奏以指婚的形式确定。满族贵族对其家中奴仆也有指婚相配者。
指婚
婚姻对象由指派而定,为宫廷婚姻形式之一。盛行于清代宫廷。清制: 凡皇子、皇孙及宗室亲王的婚配,由太后、皇帝指派各贵戚女为福晋。人选之人皆向所宠幸,日日进宫问起居,伺颜色者。指定后则明发懿旨: 某女婚某王,钦此。据《大清会典》记载: “皇子、皇孙婚礼,必先指婚。指婚之礼,以夫妇偕老大臣襄事,襄事大臣偕福晋父蟒袍补服诣乾清门东阶北面跪,襄事大臣西面宣旨,福晋父行三跪九叩礼退。指婚后择吉,皇子彩服往见福晋父母。”“宗室觉罗娶妇,以其母家姓氏职名报宗人府,嫁女以婿姓氏职名报府注册。近支宗室子女应指婚者,交派出之王等进名,其不准进名者,皆令自行及时婚嫁。宗室觉罗不准娶民女为妻,不准嫁女与八旗另记册档人。”正如 《清宫词·皇子指婚》所道: “只应慈宫笑语温,金张门第旧承恩,椒房自署又鸳牒,阁下诸王拟指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