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毛奇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

(词)明·毛奇龄

小屏山上西江曲。

深处落梅寒簌簌。

晓鉴菱开赭粉红,残灯穗卷香脂绿。

草头阶刬袜钗金,花里碧钩幡胜玉。

绕凤双簧蜡炙新,早春惊破霜溪竹。


1

(词)明·毛奇龄

甫里先生何处是。

家住近、垂虹亭子。

著罢新书,开门闲望。

但见一湖烟水。

放棹偶然垂钓饵。

人道是、松陵渔史。

若问羊裘,投竿何所,应在白苹洲里。


1

(词)明·毛奇龄

最伤心处,是红亭、载酒上河桥。

多少画栏杆外,杨柳正垂条。

五两南风欲度,趁申江、几曲暮归潮。

奈离筵人散,赠鞭情重,双泪落征袍。

此地遨游堪恋,遍亭台、春意闹花梢。

长载佳人油壁,深夜教吹箫。

况值歌成南浦,也为君、重拨紫檀槽。

且和歌一阕,问当前谁最销魂。


1

(词)明·毛奇龄

青幡才换。

又是春过半。

听啼莺,声将变。

能令岁月增,真觉黄金贱。

更那顾,秦王有女将衣卷。

但赴芳林宴。

一任花零乱。

年半百,休三叹。

文章堪自信,富贵非吾愿。

君不见,比来世事皆如幻⑴。


1

(有序)
(词)明·毛奇龄

(梁尚书席上有灯,为宛平米氏所制,堆纱叠縠,作山水花鸟人物,座客各有词,属和焉。)

百尺冰荷可喜。

况满壁、尽张罗绮。

剪縠为栏,堆纱作树,不数米家山水。

隔屏人指。

道人在、隔花屏里。

金粟玉虫累累。

光到处、辘轳齐起。

鸡戴珠竿,龙衔火籥,总是数条红紫。

灯前且醉。

看灯影、照人何几。


1

(词)明·毛奇龄

采菱歌罢,见紫角新翻,绿苞初卸。

问灌湖前汊。

女伴恁来迟,停船相迓。

红袖风吹,刚一望、夕阳西下。

唤侍儿、慢捲朱竿,菱刺又牵罗帕。

举棹去,南浦夜。

叹洲尽含霜,湾名销夏。

此事思如乍。

待旧约重寻,流光不借。

几度秋风,看浩浩、长淮东泻。

好愁人、翠藻清涟,犹是参差如画。

按:常向湖西,率诸女采菱,当夕阳下舂,翠袖红妆,与清波碧藻相映。后秋中,期再践此约,而不可复得。

1

(词)明·毛奇龄

锦闼闲心,绿窗幽兴,得句相调。

何意东园,杏花开遍,又是春朝。

丁娘且索挥毫。

甚处见、欢情久要。

几阕清词,数行细字,一幅生绡。

按:牛叟制杏花天三阕,少君索书帕,出入怀袖

1

(词)明·毛奇龄

渭南万里,三载携琴,人诵廉洁。

为葬慈亲,归卧溪山别业。

道场勿辞高士吊,哀来时涌丹徒血。

苦思君,又蹉跎相失,暮秋时节。

游望冷、蔷薇洞口,丝竹萧条,远过前哲。

兔苑鸡场,还揽旧时英杰。

草暖吟成樊水调,花飞梦散华池雪。

听西堂,几何时,又鸣蜻蛚。


1

(词)明·毛奇龄

但秋风、有谁还忆,夏瓜冬菜春韭。

儿家住近横塘曲,长在柳姑庙后。

相邀取,借邻女花竿、挑起红丝浏。

摘来盈缶。

任九月猪毛,百茎雉尾,总贳一壶酒。

品瀜甚、慢说白如琼玖。

下将盐豉烹就。

钿头钗脚难形似,只顾流匙在口。

还念否。

料拾鲙分鲭、未是和羹手。

踌躇良久。

便羊酪能胜,龙酥堪敌,归去也何有。


1

(词)明·毛奇龄

前湖十里,芙蓉到门,皦皦明如练。

波光云映,芦埼鹭下,宛然一片。

湘葩含铅,青房滤粉,素珠成串。

便采莲红女,绛裙千褶,遮叶住,有谁见。

只为社中人散。

倚遥空、削成难辨。

赤栏桥子,无端愁把,碧天遮断。

月下飞香,霜前落叶,容华将变。

但秋衣未制,剪来朵朵,不须染茜。


1

(词)明·毛奇龄

画栏低,斜日暮,睡起甚无绪。

蝶蝶游丝,阵阵惹飞絮。

是他梅子生心,樱桃辞蒂,著甚个、五风三雨。

隔墙树。

听叶底鹃儿,不住叫谁去。

看又黄昏,寂寂闭朱户。

夜来明月何如,几时回顾,记不出、初三十五。


19

(词)明·毛奇龄

澧浦红兰开日暮,美人倚徙空亭。

幽岩春竹雨冥冥。

长思公子,愁绝翠云屏。

碧水尚传瑶瑟怨,枨枨夜鼓湘灵。

苍梧南去晚山青。

楚江迁客,憔悴不堪听。

(词)明·毛奇龄

记得蜀葵花发后,一樽长对花前。

鸣鸠初拂杖乡年。

紫𥲀开碧筱,丹灶有青莲。

十亩绮园还自赋,彦升当日诗篇。

玉钩金犗钓鱼船。

枕来沧海外,漱向赤城边。

(词)明·毛奇龄

何处玉台堪倚镜,徐陵原有新题。

今来同住巷东西。

门迎桃叶渡,人胜苎萝溪。

散掷明珠安有价,无钱多买胭脂。

只愁初制夏侯衣。

茜裙裁剪未,帘外杏花飞。

(词)明·毛奇龄

高阁近花红影合,绕床还种青梧。

西施娇小似无夫。

黄金梯滑,不见有人扶。

茭叶菱根遮浦暗,含情但采菖蒲。

金阊门外夜啼乌。

女坟前去,寒烛照东湖。

(词)明·毛奇龄

细结五丝仙胜缕,屏间艾虎交悬。

愿郎如虎复如仙。

山公曾典薄,四十正当年。

男子生难跨万乘,也应日数官钱。

他时花拂锦连乾。

欲看三岛雪,更泛五湖船。

(词)明·毛奇龄

姊妹相逢何处是,朱栏斜倚双桐。

坐来委抱鬓笼松。

画裙欹履窄,金钏隔纱红。

寂寂春园人不到,看时多少朦胧。

绿坡生草细茸茸。

银猊闲戏逐,翻向绿坡中。

(词)明·毛奇龄

客舍灯花开似锦,寒屏有梦惟鱼。

新来喜得弄獐书。

蓝田秋产玉,碧海夜生珠。

绣褓画襕初试浴,遥看紫气充闾。

君家原有旧鹓雏。

他时汤饼会,啼听是何如。

(词)明·毛奇龄

五月榴花开似锦,一尊长对花前。

看看又值杖乡年。

蟠溪多寿考,绮里本神仙。

虽则东方能玩世,无须金马门边。

君身何事不堪传。

吟来忘岁月,笔下有云烟。

(词)明·毛奇龄

序:奉赠何梅庄使君夫子作。因使君初守越,既使牂柯后,复为两浙督粮少参,因有此词。

谁料十年星纪换,延津还泛仙槎。

江淮转运使如何。

金笳开越峤,绣棨动吴波。

幸得闲堂仍聚首,清樽频把玻㼈。

刘郎前度喜重过。

公门桃树老,犹有旧枝柯。

(词)明·毛奇龄

晚渡潮生野火静,丛祠深对江波。

垂鬟接黛一青娥。

宝冠珠络,花帔贴银鹅。

估客往来争祷赛,隔船吹凤鸣鼍。

山低如带水如罗。

螭头黄绢,隐隐画双螺。

(词)明·毛奇龄

红旆远迎汾上路,楼船还赋秋风。

儿童骑就竹龙葱。

塞烟含柳碧,关雨坠枫红。

汉相江都三策贵,勿需司马军容。

琴台撤幕敞芙蓉。

高山千万叠,流水两三重。

(词)明·毛奇龄

睡架荼蘼红刺软,雾中桄蔽轻纨。

几番觅钏坐花间。

香山未暖,石炭捣烟寒。

薄絮装衣萦背胛,空悬辟冻金环。

武溪雪净尚征蛮。

杜鹃声杳,莫是未教还。

(词)明·毛奇龄

三月暮春春雨后,申江初放桃花。

忻看锦帨挂官衙。

名姝如谢女,夫婿是秦嘉。

制得香奁妆百福,珠屏烂若朝霞。

麻姑曾过蔡经家。

仙厨将进酒,图上见来么。

(词)明·毛奇龄

五月海榴红照眼,美人初佩丹砂。

金堂绮席启朝霞。

暑衣裁葛叶,冰碗浸菖花。

赋就子虚将入奏,汉庭狗监先誇。

秋风锦石动星槎。

但悬金似斗,那羡枣如瓜。

(词)明·毛奇龄

海上青螣看负角,丹山凤翮初成。

男儿二十建修名。

陆机刚作赋,方朔正谈兵。

自愧蹉跎多去日,羡君先请长缨。

南箕不用咏三星。

锦筵香薤发,官阁早梅生。

(词)明·毛奇龄

洛下久无同甲会,试看江左耆英。

年来七十诵黄庭。

孙芝千朵艳,儿竹万条青。

怪道探书多绿字,闲堂代有传经。

桃花染得綵衣成。

杜陵谁最好,吾爱蒋元卿。

(词)明·毛奇龄

秋藕丝裙春树面,龙安寺里为家。

时来空馆倚栏斜。

栏前新水,日日浸桃花。

素手自撩金索动,腕绳轻约红纱。

东风相见各天涯。

道傍愁思,散作日边霞。

(词)明·毛奇龄

不辨黄鹂能却妒,临溪且采茵陈。

文园能聘茂陵人。

君心难问取,我见也怜生。

今日秦淮相接处,当年桃树桃根。

门前流水记前因。

曼陀花下影,同拜绣幢身。

按:少君曾为牛叟娶一妾。今亡后,牛叟又娶一妾,同悬夫人像,以为菩萨。人各制“菩萨蛮”词。
(合词)
(词)明·毛奇龄

序:奉赠何梅庄使君夫子作。因使君初守越,既使牂柯后,复为两浙督粮少参,因有此词。

当日虎符初下处,桃花开满山阿。

万层绛帐覆来多。

驱盐投峻阪,拔羽出虞罗。

一自龙山高会后,春江曾哭曹娥。

天南万里到牂柯。

帝乡把盏去,锦里盼车过。


13

(词)明·毛奇龄

妆裹淡,时世在江淮。

裙褶缓韬双笼袜,髻根松贴两梁钗。

驱鸭去还来。

(词)明·毛奇龄

江上市,帆落度桥来。

两岸娼楼悬水栅,平船击板瞑烟开。

渔火夜相猜。

(词)明·毛奇龄

频怅望,耶水与梧宫。

谁浣素纱窥越女,因歌白苎号吴侬。

总在石莲东。

(词)明·毛奇龄

芳草软,朝暮籍车轮。

鸲鹆早寒调婢子,琵琶夜雨赛姑神。

愁杀浪游人。

(词)明·毛奇龄

临安去,陌上已开花。

扇影似翻江上羽,车帘刚拂草头沙。

缓缓好归家。

(词)明·毛奇龄

堪忆处,曲巷试单衫。

菱井啄泥悬社燕,桃根熨火种春蚕。

风景是江南。

(词)明·毛奇龄

临大道,金碧绕天涯。

出郭危楼云作埒,抱江小槛幔垂沙。

记得那人家。

(词)明·毛奇龄

江上路,横曼小长干。

日炙水花红滟潋,烟浮堤草绿绵蛮。

高阁尚春寒。

(词)明·毛奇龄

江路远,草际暗尘消。

红药园深朝坠露,白苹渚浅夜添潮。

人醉画栏桥。

(词)明·毛奇龄

前浦去,何处最能留。

黄鸟换枝啼不歇,落花细逐往来舟。

微月上汀洲。

(词)明·毛奇龄

归去好,长听子规啼。

红藕城桥风脉脉,黄梅江阁雨凄凄。

愁思望中迷。

(词)明·毛奇龄

风景好,菰叶满横塘。

碧带帩头骑马客,红钉屐子拢船娘。

两两见鸳鸯。

(词)明·毛奇龄

临安去,陌上已开花。

绕路烟丝笼暖去,清江日影带潮回。

缓缓好归来。


11

(词)明·毛奇龄

蜡炬乍开红芍药。

枝头又噪星桥鹊。

还疑荡子早归来,蛛网错。

勾眼角。

昨晚下阶裙带落。

(词)明·毛奇龄

韦氏双珠真可喜。

芝兰欲在阶庭耳。

春园况值有莺迁,人道是。

天仙子。

曾见宣尼抱送此。

里号高阳从此始。

凤毛麟角纷纷起。

我来正值浴兰时,看取靧。

金盘里。

半是桃花半雪水。

(词)明·毛奇龄

城上春云城下雨。

倩人留婿倾春醑。

偷将婿袷障春寒,烹雪黍。

炊玉杵。

调婿乡音隔窗语。

(词)明·毛奇龄

斑簟纹生双腕缬。

梦中欲笑开娇靥。

醒来记得许多情,檀兽爇。

钗燕热。

侍婢相看那能说。

(词)明·毛奇龄

珠雀五层宫髻直。

红绦盘委花砖级。

太平天子用恩多,草露潗。

裙裹湿。

犹许蜻蜓上裙立。

(词)明·毛奇龄

针管红抽丹凤锓。

螭头金错裁双枕。

谁家白苎夜歌来,人未寝。

霜又凛。

误剪葡萄紫丝锦。

(词)明·毛奇龄

玉茧牵丝缠宝帔。

当胸绣出承恩字。

朝朝独自捲衣裳,蜥蜴尾。

长绕臂。

谁识床头有龙子。

(词)明·毛奇龄

新殿前头骑马去。

射生籍里名初注。

红裆垂镫手垂丝,回盼处。

风绕絮。

羞抱夹金鞍子住。

(词)明·毛奇龄

墙里花枝墙外影。

嘶騧缓踏飞花冷。

隔墙见得不分明,金甃井。

银络绠。

井面看身见斜领。

(词)明·毛奇龄

鱼网劈来螺粉滑。

臂痕细压金条脱。

背人写就两行欹,花胜缬。

银缕结。

纤指斜封惹脂沫。

(有序)
(词)明·毛奇龄

长向花前摊女史。

一榻自安花蔓里。

尽教春去病还留,捐药饵。

弄笔底。

全似建安女博士。

阶下稚童摇葛藟。

满院月明清似水。

慢言蓁莽辟除难,君意气。

且已耳。

泛扫请从一室始。

按:丁少君鲜惰容,虽病亦薄妆读史,牛叟尚调之:提学未至,女秀才矻矻何为?每庭前花木茀灌,牛叟谓:丈夫当扫除天下。少君曰:请从一室始

2

(词)明·毛奇龄

隋苑覆依依。

行人迷又迷。

风前空惜好腰肢。

待得长条堪作线,蚕箔下,又缫丝。

折尽渭亭枝。

年年送别离。

满栏空自扑人衣。

待得飞花堪作絮,交领下,暖风吹。

(词)明·毛奇龄

捣尽筁头泥。

春蚕已蜕衣。

片饧里作弹丸儿。

不破弥罗三寸茧,谁解道,一窝丝。

粔妆汉宫遗。

餦餭久未施。

开元宫女尚能为。

今日尚书花餤会,银碗合,使人思。


1

(词)明·毛奇龄

叹年华,看不尽,短亭花。

更冬残、雪后停车。

问谁相忆,寄来满幅是烟霞。

分明指有,西陵渡口人家。

沧洲近,知何处,空历遍,路途赊。

念君也、留滞西平,思时便望,望时还见暮云遮。

何年携我,向青山、麓碧湖涯。


1

(词)明·毛奇龄

河水东流。

看万里寒风,塞外惊秋。

谁遣倾国,远嫁边头。

辞凤辇、下龙楼。

记临行上马,赐与锦带工箜篌。

卸宫妆,向深深毳幕,徐换貂裘。

平沙那堪晓发,似露下长门,月堕金沟。

满地燕支,萎红枯紫,巧胜画笔涂勾。

羡年年塞雁,归渡海岸与沙洲。

愿仍还上林旧宿,同叫更筹。


2

(词)明·毛奇龄

月落武阳碑下。

控鹊血,挽牛螉。

看烽红。

夜半军中女子,鼓声寒不雄。

恰是深闺人去,梦魂中。

(词)明·毛奇龄

校尉新开疏勒,旋右地,返轮台。

未归来。

夺得燕支万里,草青春已回。

谁道于阗还有,野花开。


2

(词)明·毛奇龄

寒雨萝衣湿,晴云蕉帔开。

空舲峡下近阳台。

谁向梦中来。

丛笛江妃庙,孤舟新妇隈。

山花石竹不须栽。

看作小姑钗。

(词)明·毛奇龄

筱壁含烟澹,椒花滴露稀。

风吹细雨晓云低。

十二碧峰迷。

神女祠前泪,清猿峡里啼。

瞿塘新水曲尘微。

行客自依依。


2

(词)明·毛奇龄

东风吹柳覆金堤。

夹岸红楼望去迷。

日映游丝捲幔低。

画桥西。

一树娇花鸟自啼。

(词)明·毛奇龄

西施歌馆旧城东。

画栋朱栏映碧空。

花絮阴阴趁晚风。

翠重重。

石上胭脂堕雨红。


2

(词)明·毛奇龄

青草软,绿波长。

日暮乡关思渺茫。

吴苑隋堤何处是,满江垂柳又垂杨。

(词)明·毛奇龄

云淡淡,雨丝丝。

旧日真娘何处祠。

横笛短箫声渐远,藕花塘子夜来时。


2

(词)明·毛奇龄

去冬冬至。

刚雪霁梅花,山楼残醉。

儿女灯前感叹,宛如梦寐。

春来重订王孙约,竟淹留、又攀丛桂。

青阳下榻,玄霜解缆,顷刻间事。

念晨夕、盘餐并对。

更寒雨鸡鸣,暖风花坠。

巴里联吟古调,逊君佳细。

云门旧誓寻难度,顿阳关、衰柳摇曳。

几时还看,宾鸿万里,碧天留字。

(词)明·毛奇龄

夜堂听伎。

正绛帐花垂,玉炉香细。

莲炬光中,两两舞裙拖地。

忽来金雀鸦鬟小,算才堪、琐儿年纪。

栏边歌缓,油车暗里。

翻然而至。

便手把、金樽徐递。

似嫩叶裁衣,幽兰吹气。

病起迟来问取,小名尚未。

风流京兆偏怜惜,道延年、女第如是。

珊珊可念,何如竟唤,翩来为字。


2

(词)明·毛奇龄

楚雨歇残阳。

满庭新月潇湘。

松花湿影坠山黄。

帝女花竿庙旁。

瑶瑟洞箫来极浦,风吹桂酒椒浆。

夜半烟寒翠敛,几人能上高唐。

(词)明·毛奇龄

丹殿俯嵯峨。

洞庭秋水湘娥。

深房鬼火暗青萝。

呜咽神弦自歌。

文木漆光丝缠腹,蕉花影里婆娑。

只为相思美子,灯前一敛双蛾。


2

(词)明·毛奇龄

杉木为箄竹作檐,江潮能苦雨能甜。

连朝只饮檐头雨,翻道江潮错着盐。

(词)明·毛奇龄

仙橘山前看橘花,单衫裁就橘山麻。

春江空作揉蓝色,浪里淘来那得纱。


2

(词)明·毛奇龄

菰叶菱根罥网丝。

曲榔单板立鸬鹚。

前浦约,隔江期。

江长浦阔暝归迟。

(词)明·毛奇龄

籊籊银钩挂竹竿。

珊瑚车子铁连环。

莲叶渡,蓼花滩。

烟波淼淼几时还。


2

(词)明·毛奇龄

湘渚头。

水北流。

麦天风雨绿崖秋。

蕉叶缉纱仍染绿,荆门红树好生愁。

(词)明·毛奇龄

邛竹枝。

生古祠。

丛丛峭壁鹧鸪啼。

朝雨过来还暮雨,不知神女几时归。


2

(词)明·毛奇龄

织金衫重懒提笔。

双扼臂,卸来轻。

平头吹蜡炙铜笙。

叶底弄莺声。

无好意,唤与顺郎听。

(词)明·毛奇龄

银床金井晓啼鸦。

帘额上,衬红霞。

同心栀子夜开花。

和露折来斜。

无好意,送与谢娘家。


2

(词)明·毛奇龄

花漏深,春睡醒。

二五窥蟾半边影。

烧残蜡泪泛铜盘,一尺珊瑚沁心冷。

(词)明·毛奇龄

杨柳枝,莫教折。

留绾衫前散巾结。

只恐飞花上紫纶,认作摇郎鬓边雪。


2

(词)明·毛奇龄

吴蛾窈窕初拂舞。

堂下春雨。

柳垂鋋,花转毂。

暖翻红烛。

只怜却舞汗衣干。

又春寒。

(词)明·毛奇龄

胡腾起作石国语。

愁杀番女。

罽靴尖,铜带软。

蹴踏宛转。

回头忽忆旧安西。

两眉低。


2

(词)明·毛奇龄

春后雪。

衫儿因甚难热。

绿丛啼鸟听吹来,嫩簧小舌。

可怜谷雨是明朝,又当花谢时节。

翠蛾子,谁与贴。

雀花镜里谁折。

珠娘西去唱杨枝,怨歌几阕。

长干断处苦相迎,桃根桃树桃叶。

枕屏叠下三四褶。

揽流苏,带子双结。

枉对金缸明灭。

但辘轳井上、咿哑相接。

恰夜乌城头啼歇。

(词)明·毛奇龄

春去久,怕逢客馆长昼。

寄君书到正街头,濯枝雨后。

那堪黄浦晚潮生,一帆吹下如溜。

忆当日,方邂逅。

按歌新记红豆。

酒间移烛和予词,霎时草就。

匆匆散去镇蹉跎,蜀葵花发时候。

骊驹唱罢频把袖。

看江流、如许颦皱。

遥指垂杨渡口。

更短亭、东上酒家,依旧欲放歌,何时还又。


2

(词)明·毛奇龄

棋底红编履子。

低𧝠砑罗如水。

夜填时,重解袜。

重束袜。

坐久欲填还脱。

忽见月如钩。

使人愁。

(词)明·毛奇龄

襡襣对裆一抹。

帕复两头八撮。

抱腰身,牵带孔。

持带孔。

卸到烛光浮动。

暖烟浓。

泻轻红。


2

(词)明·毛奇龄

园里花成子,梁间絮作泥。

风鸢移柱线,云母贴窗衣。

漫摘鬓边篦,上有闹蛾儿。

(词)明·毛奇龄

网户黏虫翅,帘旌压柳条。

整钗时对镜,结襻屡回绦。

漫折井边桃,上有合欢梢。


2

(词)明·毛奇龄

是谁过上苑。试马归来晚。

双镫武威铜。樱桃马颊红。

百枝灯并起。解马归花里。

花底碎金篦。珊瑚错燕泥。

(词)明·毛奇龄

杏园初试酒。挟弹遮杨柳。

醉里困金吾。教姬倒玉壶。

绶丝如鹝子。翠帢团团刺。

花片缀衣巾。衣花看转新。


2

(词)明·毛奇龄

樱桃子熟竹初肥。

南园昼启迟。

蜂房滤粉暗成脾。

画垣生绿衣。

蒲雨涨,柳桥低。

秋千深院迷。

杜鹃啼歇最高枝。

有人还未归。

(词)明·毛奇龄

拒霜花发傍妆楼。

楼前细水流。

隔花初日上帘钩。

美人楼上头。

开碧箧,泻红油。

镜边长坐愁。

鸳鸯瓦热露华浮。

玉钗寒未抽。


2

(词)明·毛奇龄

东床先订,西家愿宿,何事穿墉穿瓦。

纵教强委后来禽,却不道、子南夫也。

明府风流、使君潇洒,两断可妻公冶。

莫言河汉鹊桥乖,看合浦、在讼庭之下。

(有序)
(词)明·毛奇龄

蓬山小吏,上清旧籍,曾控九仙朱鲤。

若非花下认前身,几负却、双成久矣。

枫亭何在,治装东去,请食宋家荔子。

纵然置驿未能通,也胜看、忠州画里。

按:牛叟之尊人仕闽,曾祷九鲤湖而生,后思枫亭荔枝,丁少君为治装,卒不果往。

30

(词)明·毛奇龄

含桃着雨花如雪。

井边吹落春云叶。

鹦鹉结钗楼,新娘半上头。

裁衣翻样子。

压线盘金篚。

十五小裙腰。

能留线几条。

(词)明·毛奇龄

嘉文小裹双丝纽。

单窝认得孤眠久。

泪浥口脂融,相逢一梦中。

花函遮短帔,中有相思字。

银烛夜来新,深怜抱枕人。

(词)明·毛奇龄

去春三鸟栖来曙。曙来栖鸟三春去。

边塞绝秋千。千秋绝塞边。

错弹哀抵角。角抵哀弹错。

楼倚谢娘秋。秋娘谢倚楼。

(词)明·毛奇龄

窄帆轻落亭前驿。驿前亭落轻帆窄。

红露浥花栊。栊花浥露红。

渡淮临雨暮。暮雨临淮渡。

长过莫愁乡。乡愁莫过长。

(词)明·毛奇龄

钗头胜字裁方幅。定情弹作莺萝曲。

闻道薛家来。灯花夜自开。

清淮一别久。谁解双垂手。

佛日会摹多(娶姬在四月八日)。香山老去何。

(有序)
(词)明·毛奇龄

榴裙绉褶花千裥。地衣红衬弓鞋软。

银箭下来迟。当筵舞柘枝。

玉栊华蜡里。新月胧胧起。

何处最嫣然。花前一笑间。

(词)明·毛奇龄

井干双断金丝绠。绠丝金断双干井。

城上响啼莺。莺啼响上城。

绮园南去骑。骑去南园绮。

迟日坠鸣机。机鸣坠日迟。

(词)明·毛奇龄

熨香沉斗珠绳屈。屈绳珠斗沉香熨。

花鸭睡笼纱。纱笼睡鸭花。

减丝荷漏浅。浅漏荷丝减。

长夜好难量。量难好夜长。

(词)明·毛奇龄

山鸡栖罢乌啼树。迎人烧尽柑红炬。

复钥下铜鱼。车前一幰除。

褥花尝对缝。羞见双鸳控。

渐减玉炉烟。人眠故未眠。

(词)明·毛奇龄

轻雷鹿鹿宫车转。晚凉偷弄邠王管。

双甲小蠀蛦。黄鹂处处啼。

春风吹欲遍。尽作西清怨。

暗里换歌头。伊州似石州。

(词)明·毛奇龄

日黄不上妆山面,露圆难缀珠帘线。

种得郁金花,将来浸木瓜。

枕屏山六扇,上有江南岸。

岸尽是吴关,关前人未还。

(词)明·毛奇龄

沟头流水山头雪。

春江几度迎桃叶。

桃叶渡江来,江花两岸开。

珍珠量几斛,买得双蛾绿。

衫子绿于蛾,双蛾奈绿何。

(词)明·毛奇龄

丹枫叶叶迎春小,锦茵开处香鸾绕。

银扇隔雕栊,灯花百子红。

檐前乌鹊曙,休遣催妆去。

赋得夜来珠,昭容揽镜馀。

(词)明·毛奇龄

烛槃深影春围曲。曲围春影深槃烛。

迷路入花溪。溪花入路迷。

枕函空覆锦。锦覆空函枕。

遮莫苦栖鸦。鸦栖苦莫遮。

(词)明·毛奇龄

小姑村映青溪晓。晓溪青映村姑小。

家是就矶斜。斜矶就是家。

返舟莲棹远。远棹莲舟返。

侬识旧娃宫。宫娃旧识侬。

(有序)
(词)明·毛奇龄

客上海数月,歌妓玉烟者,又名玉嫣,解佐酒,日日在坐。张南士有赠妓词,妓甚爱之,因索及予,时晚春新月生,刚作妓罢,遂出便面书去。其词后阕,各隐玉烟、玉嫣字。

云鬟绾就青鸦小。春山画得双蛾巧。

衣剪杏黄罗。红牙试按歌。

锦屏香作雾。慢把金樽度。

玉暖起烟丝。申江春去时。

(词)明·毛奇龄

珊瑚镂枕珠阗细。

盘云散泽香衣腻。

枯压鬓边花,花红印一些。

与谁同转侧,绣出双鸂鶒。

将枕付陈思。

陈思思不思。

(词)明·毛奇龄

雕篮细压花毬小。

金箱叠锁珠丝绕。

花烛满帘栊,双樽琥珀红。

芙蓉清漏曙,晓凤衔烟去。

慢撒帐头珠,香奁贮有馀。

(词)明·毛奇龄

药栏勾堕衔钗雀。雀钗衔堕勾栏药。

花落画屏纱。纱屏画落花。

晓山关雁绕。绕雁关山晓。

人远惜残春。春残惜远人。

(词)明·毛奇龄

簸钱金压花裙唾。唾裙花压金钱簸。

斜日斗钿车。车钿斗日斜。

酒胡雕列缶。缶列雕胡酒。

孤独醉当垆。垆当醉烛孤。


30

(词)明·毛奇龄

宜城二月莺啼早。罗敷十五双鬟小。

锦带约桑钩。使君南陌头。

连钱嘶日暮。共返宜城渡。

莫是看罗敷。罗敷自有夫。

(词)明·毛奇龄

软铺铜甃飞红浅。浅红飞甃铜铺软。

深巷柳摇金。金摇柳巷深。

爚篝香雾薄。薄雾香篝爚。

门掩半黄昏。昏黄半掩门。

(词)明·毛奇龄

刺桐花满高桥寺。寺桥高满花桐刺。

魂断几家村。村家几断魂。

去騧嘶落絮。絮落嘶騧去。

娘度夜中霜。霜中夜度娘。

(词)明·毛奇龄

玉栏长夏金塘里。轩窗四面荷风起。

菀蒻织花纹。盘盘散绿云。

柳帷褰未闭。隔水窥人至。

待起整钗钿。郎今未可前。

(词)明·毛奇龄

一株柳树千条叶。桃根巧向梅根接。

花坞暗相通。新花隔几重。

宝函春信杳。水漫红鱼小。

半格轴头丝。环环无尽时。

(词)明·毛奇龄

花前鼓瑟花间听,红灯低照新妆靓。

侍婢唤行云。

高唐曾见君。

玉笼香雾绕,怕见青铜晓。

井上辘轳声,翻教睡画屏。

(词)明·毛奇龄

上潮春涨西陵望。望陵西涨春潮上。

寒雨渡来难。难来渡雨寒。

燕泥衔断槛。槛断衔泥燕。

时苦作蚕丝。丝蚕作苦时。

(词)明·毛奇龄

溪流雨过增新涨。春山处处桃花放。

中有武陵人。花前一问津。

幅巾裁白氎。坐听溪流咽。

写入画图中。桃花映面红。

(词)明·毛奇龄

路旁厢板乌椑树。树椑乌板厢旁路。

寻处甚阴阴。阴阴甚处寻。

缕丝千点雨。雨点千丝缕。

何若别情多。多情别若何。

(词)明·毛奇龄

买金欲铸鸱夷像。频年忆汝江湖上。

何处采名花。西施不及他。

白头吟自在。诗寄钱刀外。

恰似遇桓伊。听歌辄唤时。


3

(词)明·毛奇龄

缚竹纤纤似女腰。欲上溪桥。

怕上溪桥。黑云遮住北山坳。

昨日风潮。今日风潮。

(词)明·毛奇龄

光宅坊前十字街。桃子花开。

杏子花开。钿头栎子有人猜。

恐是铜钗。不是金钗。

(词)明·毛奇龄

木槲花间乳鹊栖。鹊也能飞。

花也能飞。临行空记草花期。

二月当归。三月当归。


3

(有序)
(词)明·毛奇龄

乃与阿潘同住。何故。

花月映江潭。问谁还宿普明龛。

参么参。参么参。

(词)明·毛奇龄

双桨红船欲度。荷路。

向前溪。叶摇倾下露珠子。

菱刺。又牵衣。

(词)明·毛奇龄

五月南塘水满,吹断,鲤鱼风。

小娘停棹濯纤指。

水底。

见花红。


3

(词)明·毛奇龄

陆公祠畔。十里横塘行未半。

花港深深。王四娘家何处寻。

醁醅初注。又是孝廉船欲去。

怕照菱花。对面分明又一家。

(词)明·毛奇龄

合欢成被。铺就鹧鸪单枕腻。

豹髓全融。肯负馋灯入夜红。

壁光如曙。翻恨袖梢遮不住。

收却残书。何用掀翻垒算珠。

(词)明·毛奇龄

城南暮雨。尚有采桑秦氏女。

低系桑笼。独倚桃花一树红。

青骢西去。口里衔丝衔不住。

归到灯前。一任三眠与四眠。


3

(词)明·毛奇龄

黄木湾前芦雁稀。

琵琶洲畔竹花飞。

南去陆郎烟瘴里,几时归。

翠鸟羽长临镜远,章鱼海阔跳波微。

看到木棉红又白,好装衣。

(词)明·毛奇龄

蝉翅宫绡傅体寒。

琵琶掩面夜歌阑。

插得钿头新拨子,是红蛮。

隔舍紫姑星会浅。

开门乌桕雨啼残。

曾卜金钱今始验,拆和单。

(词)明·毛奇龄

小院风摇九子铃。

临河长对牸牛星。

欲上玉机愁杼短,织难成。

掷缕烛翻娇凤出,萦丝泪尽湿花生。

谁道锦文无样子,看回程。


3

(词)明·毛奇龄

抱出檀槽,金丝拨子轻轻落。

浅围罗幕。

月上栏杆角。

夜半嘈嘈,繁手惊相错。

敲银索。

梦回妆阁。

花底飞乌鹊。

(词)明·毛奇龄

南浦风微,画桡已到深深处。

藕花遮不住。

不许穿花去。

隔藕丛丛,似有人言语。

难寻溯。

乱红无主。

一望斜阳暮。

(词)明·毛奇龄

恼杀啼鹃,逢人还道春归去。

留人不住。

谁要留春住。

花絮茫茫,万点愁人绪。

归何处,春归无路。

莫是人归路。


3

(词)明·毛奇龄

诗曰:真珠洛下排银觞。停弦暗呼纱帽郎。金钿花合入侯幕,重逢仍在光延坊。光延坊南泰娘路。别住街头有樗树。倾觞一顾十载心,化作片云无觅处。

处处。

绕飞絮。

纱帽郎今何处去。

章台折尽长条树。

樗子街头重遇。

玉瓶金盏灯前注。

愁煞夜乌啼曙。

(词)明·毛奇龄

序:冯二,马洲当垆者也,倩种子由解甡桃枝词而就甡焉,甡渡江行,不得从。<br />诗曰:兰陵酒垆江县前。垆头小妓名阿弦。妆成好咏晚桃曲,手持双带黄金钱。金钱绾带随手断,愿絓银床幔头蒜。桃枝本是红紫枝,翻作当年柳枝怨。

怨怨。

柳如线。

清漆鸦头红脰燕。

背人偷弄金条钏。

一曲桃枝相恋。

落花飞满春江面。

飞过春江何限。

(词)明·毛奇龄

诗曰:张玄小妹闺房姿。倾城能作顾兔词。孤鸳文采本相惜,只怜花鸭难求雌。幨幮熊熊烛光动。误泛桃花到花洞。天青地白河所关,愁煞江郎对床梦。

梦梦。

晚花冻。

小妹闺房原解诵。

窥帘偏爱求凤弄。

恰是琴心难动。

琴心袅袅春风送。

岂是琴心难动。


3

(词)明·毛奇龄

正河阳花满。

秋水芙蓉,艳红如剪。

赘婿淳于千里至,早已题诗齐苑。

喜今日、光生银管。

古署催妆开锦席,看一堂、紫罽铺香软。

双盏暮,酌来浅。

万条红烛烧将短。

更庭前、几行画扇,遮来宛转。

洗马文章当日事,乐令风流不远。

况种得、蓝田琼琬。

最羡今宵乘凤处,听秦台、几曲箫声缓。

乌鹊到,喜何限。

(词)明·毛奇龄

正小春花暖。

绣屏开、碧觞乍举,黄眉初展。

玄扈干云太宰后,犹见征南季简。

且载酒、闲听丝管。

绿野早成江上宅,况采芝、旧日商山远。

问海水,几回浅。

古来七十原稀罕。

更菁葱、满庭玉树,雕盂金版。

荀氏八龙齐下食,不羡瑶台琼苑。

是何处、驰归轻幰。

大妇流黄中妇锦,最可怜、小妇调笙缓。

榆历历,枣攒攒。

(词)明·毛奇龄

想此为图者。

计生平、嵚嶙垒落,未经挥洒。

富贵何时思量起,凡事尽如此画。

纵满地、才源倾泻。

但频年驱驰南北,到头末、抹却当时话。

惟此剑,镇无价。

从前只向车前挂。

看中原、平沙万里,尽堪驰马。

建礼门边题名后,便到晾鹰台下。

且自解、双环重把。

多少英雄今安在,遇甘蝇、莫折飞蓬射。

穷与达,有时也。


3

(词)明·毛奇龄

风搅红帘。

愁损隔帘人影。

倩秦娥,缠越苘。

唱吴盐。

黄铺白锁春相望。

高阁魂惊难上。

那更堪,花满桁。

柳垂檐。

(词)明·毛奇龄

宁扫空床。

怕见满栏月色。

写金针,萦象尺。

坐灯凉。

屏欹漏月灯犹悄。

坐远影儿较小。

为孤单,长伴晓。

似双双。

(词)明·毛奇龄

可惜春归。

换得好花成叶。

启金箱,叠絮褶。

熨单衣。

银钩翠笼南邻女。

日暮采桑西去。

怕秋胡,回道路。

返迟迟。


4

(词)明·毛奇龄

赛起祠丛。

木棉花发野椒红。

记得丁郎山下路。

敲铜鼓。

九孔红螺扇遮舞。

(词)明·毛奇龄

卢橘催酸。

风生蒌叶瘴烟寒。

自卖明珠归极浦。

心苦。

白氎单衫着秋雨。

(词)明·毛奇龄

蕉叶领,橘花翘。

红藤篾子束裙腰。

私念鵔鸡颜色好。

从谁道。

栽作大郎头上帽。

(词)明·毛奇龄

藤菜暖,荔枝乾。

青蛉河畔碧鱼餐。

愿绞桄榔皮里肉,炊乌木。

暂与小郎充晚腹。


4

(词)明·毛奇龄

河没时。

霜繁月已低。

错惊银槅曙,起来迟。

扶上鬓梢随意绾,乱丝丝。

(词)明·毛奇龄

日满檐。

虫飞逐槛边。

红衫腰后结,洗妆铅。

指拂额黄时转侧,镜台前。

(词)明·毛奇龄

漏壶移。

还将绣谱披。

碧窗连锁下,响朝鸡。

坐得画裙千百褶,夜何其。

(词)明·毛奇龄

欲上床。

卸头留半妆。

残膏衔兽颈,且缝裳。

晶环绕指先知冷,偎谁傍。


4

(词)明·毛奇龄

金槌去,长策枣红骝。

五陵游。

纯钩蒯绕,缦胡缨曲,冰梢猎猎似星流。

兄执戟,弟长秋。

射飞逐没尝见,便殿赐衣裘。

年正少,花发醉娼楼。

锦缠头。

几行歌舞,一曲遍甘州。

(词)明·毛奇龄

秋风起,展转事长征。

出边城。

弯弧鹊角,佩刀犀首,趫趫斥突愿擒生。

收敕勒,捲镵枪。

夜凉频击刁斗,空碛答遥声。

转战苦,车骑未成名。

塞魂惊。

琵琶孤冢,春草日青青。

(词)明·毛奇龄

青槐路,迤逦返长杨。

暮云翔。

银鱼立胛,金鹅仗带,曾骑黄马射黄羊。

歌肆侧,酒垆旁。

调鹰牵犬归去,愁杀羽林郎。

花刬帽,往往赌毬场。

暗风扬。

薰衣透缕,隔巷细生香。

(词)明·毛奇龄

甘州遍,羌笛又将残。

听声寒。

黄花碎叶,雕戈铁马,茫茫飞雪满燕山。

边角静,戍衣单。

红闺万里梦断,都护请生还。

雁帛远,风急堕旌竿。

望长安。

甘泉铙吹,何日达萧关。


4

(词)明·毛奇龄

倚床还绣芙蓉。

对花丛。

牵得丝丝柳线翠烟笼。

愁思远,抛金剪。

唾残绒。

羞煞鸳鸯衔去一丝红。

(词)明·毛奇龄

秋风袅袅登台。

强徘徊。

两两鸳鸯飞去几时回。

钱塘路。

西陵渡。

总天涯。

不是早潮又是晚潮来。

(词)明·毛奇龄

花前顾影粼粼。

水中人。

水面残花片片绕人身。

私自整。

红斜领。

茜儿巾。

却讶领间巾里刺花新。

(词)明·毛奇龄

姚茂孳将军,绘其像为五图,各系以词。今存一首。 相见欢 桃源采药图

何来采药仙源。

问当年。

云是伏波横海、旧登坛。

麟阁里。

沧洲意。

任相看。

一似桃花流水,向人间。


4

(词)明·毛奇龄

双头钗。独头钗。

一样金鹅两样排。钗梁起四台。

乌帽来。白帽来。

湖就矶头望几回。菖蒲花未开。

(词)明·毛奇龄

一桥低。两桥低。

枣树湾头西复西。江深雨欲迷。

早乌啼。晚乌啼。

两桨归来乌未栖。相逢半路溪。

(词)明·毛奇龄

长相思,在春晚。

朝日瞳瞳熨花暖。

黄鸟飞,绿波满。

雀粟衔素珰,蛛丝断金剪。

欲着别时衣,开箱自展转。

(词)明·毛奇龄

长相思,在秋节。

复斗垂垂怨蜻蛚。

锦纹砧,素丝镊。

梦苦见参星,关深落榆叶。

欲识夫婿寒,花阶映微雪。


5

(词)明·毛奇龄

当时邂逅,凌家山下,桃树满前津。

今来又值,桃花开后,不见那时人。

香轮翠幕陵前路,日影动飞尘。

流水横斜,鸟啼哀怨,愁对武陵春。

(词)明·毛奇龄

看看又是,银河清浅,织女乍停机。

不知何事,今宵残醉,还听汝南鸡。

庭前瓜果妆成巧,暗里絓蛛丝。

记得年前,小矾山下,乾鹊夜来时。

(词)明·毛奇龄

十年苦忆,元龙颜面,梦寐恐难亲。

不虞相见,长安道上,并见在傍人。

停毫一顾踟蹰久,欲待按歌匀,碧鸭消时,红蕉坐去,何处不传神。

(词)明·毛奇龄

行来但觅,旗亭旧迹,下马驻城闉。

请看当日,淮流如故,双泪落征轮。

淮阴市上诸年少,相忆总沉沦。

谁料衰年,徵车北去,羞见市中人。

(词)明·毛奇龄

予去淮久矣。康熙十七年,徵车入京,从淮城下过,遂驻马流涕,占此词。

马蹄才发,阳平门外,望里是淮安。

可怜此地,曾经流浪,一十五年前。

曲江高会知何处,秋水晚生烟。

惟有垂杨,千条万缕,还挂酒楼边。


5

(词)明·毛奇龄

赭门东上海潮青。

古西陵。

雨冥冥。

越王宫女,着履在樟亭。

亭下教兵遗竹矢,秋日晚,堕鸦翎。

(词)明·毛奇龄

日出城头鸡子黄。

照红妆。

动江光。

采莲江畔,锦缆藕丝长。

欲问小姑愁隔浦,长独处,久无郎。

(词)明·毛奇龄

红亭细柳碧条条。

解轻舠。

渡春潮。

沽酒帘低,春色满河桥。

送得柳枝南浦去,人渐远,楚天遥。

临行重系绿丝绦。

拂花梢。

望迢迢。

柳絮飞飞,偏惹柘黄袍。

春去那堪还积雪,点点下,未曾消。

(词)明·毛奇龄

江深不畜伺潮鸡。

春和出户迟。

浣纱稀。

双桥钗子,填粟缀红泥,裁得荷花新样好,羞比着,嫁时衣。

(词)明·毛奇龄

花衔日色柳衔烟。

画楼前。

水连天。

缓橹轻歌,鸭嘴小娘船。

新载摇郎湖曲里,不愿取,渡头钱。

前山深树有啼鹃。

恨年年。

未归旋。

红板人家,犹自挂秋千。

日薄馀寒春又晚,溪路远,草芊芊。


6

(词)明·毛奇龄

隔江人远。

一别几何年,鬓毛都换。

但十柴桑,难寻句曲,到处堪留堪恋。

衣上黄尘不落,望垄首浮云变。

犹相忆,在庐江旧第,芹泥桥畔。

可念书画室,半榻琴箫,几树花零乱。

人寄南窗,诗传北郭,莫道未还东苑。

我亦西泠借住,须有日、烟霞结伴。

邻居好,看墙头过酒,那时相见。

(词)明·毛奇龄

锦堂清昼,恰瑶盏传来,玉荷开后。

齐岱基祥,甫侯嗣懿,盛世相君遗胄(吕文安公后)。

皇览揆予初度,看綵凤翔云岫。

况世载,有千金一字,国门之购。

前侑歌缓处,脆板清丝,花下排红豆。

竹秀联吟,波流送羽,觞咏兰亭依旧。

当日醉乡何在,教好女揄长袖。

恐有客,饮淳于一石,与君为寿。

(词)明·毛奇龄

榆叶里,楝花前。

烧尽白矾烟。

娇龙自走不须鞭。

最喜是莺迁。

歌羽歌,舞羽舞。

人在掌中飞去。

雾丝裙子本蹁跹。

何处更留仙。

(词)明·毛奇龄

杏苑北,曲江西。

残雪尚依依。

轻轮辗絮着人衣。

拊马夜归迟。

蓬宴遥,莲漏浅。

红烛万条深院。

晓来唯听乳莺啼。

移上绿杨枝。

(词)明·毛奇龄

荷风乍暖。

恰红版桥头,骊驹唱缓。

待诏公孙,弹琴司马,挟策争游上苑。

万里鹏飞在望,看翠幕传金盏。

况前路,有漳台花柳,郦亭丝管。

迤逦揽辔处,大道秋光,不觉长安远。

丞相延来,通侯载去,户外车尝满。

他日玉堂堪继,喜大小皆贤阮。

装衣待,来年红杏,为君裁剪。

(词)明·毛奇龄

蜡尽春还,御河冰未泮,苑枝如沐。

柳又生稊,双雉朝飞遫遫。

花甲周时花烛启,宝帐妆成百福。

由来原有,尚书三娶,东山名族。

万年觞卜。

道从此、天长地久,鸾弦终续。

华帼披来,副髲有珈皆玉。

池上歌添黄竹好,探去金桃再熟。

那弃人笑,桃花洞里、刘郎初宿。


8

(词)明·毛奇龄

丛鬓轻笼象格纱。

曲尘巾皱翳朝霞。

愁听江阁按红牙。

簪管枉铰银盖叶,绣床空钉白团花。

游丝飞絮近天涯。

(词)明·毛奇龄

水绕空江叶绕枝。

竹郎桥畔豆娘祠。

佳人邂逅最堪思。

烛近只将遮幔子,风前长自敛衫儿。

梨花初落酒阑时。

(词)明·毛奇龄

娇女新妆村艳浓。

四枝鬟插石榴红。

出门还怕隔溪风。

石镜暗飞山后鹊,荻屏销画水边荭。

西施台馆碧波中。

(词)明·毛奇龄

碧玉蒲芽短短针。

雀罗波底刺当心。

拔蒲归去水淫淫。

楫染绿苔疑掩袖,幔漂红露似湔襟。

晚风吹转北塘深。

(词)明·毛奇龄

溪女妆成出若耶。

芹丝萍蔓逼流斜。

青苔石上浣新纱。

爱把单鬟捎竹叶,羞将双脸近荷花。

缇油前覆夜来车。

(词)明·毛奇龄

阴柳垂庭山枕斜。

禽鸣自上槛边花。

深屏午梦隔窗纱。

瓮启冰牙蛆泻酒,襟披雪眼蟹潆茶。

临妆晚扫淡黄鸦。

(词)明·毛奇龄

软红江波鸭子清。

日迟游女遍江城。

红桥度烛缓相迎。

细马隔裙穿镫子,平船素手拨帘旌。

大堤春日往来情。

(词)明·毛奇龄

绿满南园孔雀栖。

重花叠叶不通飞。

小姑独出采蔷薇。

珥底珠儿徒刺脸,带穿贝子恐磨衣。

行行立立自寻思。


9

(词)明·毛奇龄

上元少女。

谁授玉函金筥。

倚香坛。

画帔藤花浅,雕钟橘乳寒。

南宫除牒子,北斗动幡干。

犹见春归燕,似青鸾。

(词)明·毛奇龄

仙房寂寂。

戏采瑶林珠实。

是何乡。

红尾梢花犬,青衣覆石羊。

鲛丝裁绶短,鹅管呷笙长。

倘得逢燕使,问昭王。

(词)明·毛奇龄

短花长叶。

到处翠軿相接。

洞中春。

衣炷熬丹锡,唇脂瀹水银。

盘囊闲系虎,麈尾笑遗人。

总隔蓬莱路,也生尘。

(词)明·毛奇龄

上清仙梦。

桄到十三春洞。

玉颜红。

月下随王母,花前别宁封。

黄衶潜解佩,赤舄缓弛弓。

称名多误听,为呼侬。

(词)明·毛奇龄

金巾姣好。

长佩玉砂瑶草。

受清虚。

妆镜歼山鬼,香奁检道书。

缃眉遮羽盖。

素手涤仙厨。

每当三五夜,望蟾蜍。

(词)明·毛奇龄

赤城紫府。

闲贮玄珑妃女。

小仙才。

节拥蓝丝葆,冠抽绿玉钗。

蜂房融日粉,蝶梦绕天涯。

何事刘郎去,不归来。

(词)明·毛奇龄

玄都清晓。

坐间碧堂红草。

女仙家。

玉铪量星豆,金◇煮雪花。

驻颜丹作粉,系肘箓垂纱。

浼浼沟头水,尽胡麻。

(词)明·毛奇龄

平明受事。

堪惜玉笄初侍。

小茅君。

薄雾笼青鬓,轻烟曳䌨裙。

凤衔琪树荩,虬使玉堂云。

恐逐童男去,思纷纷。

(词)明·毛奇龄

碧箫初弄。

暗想秦楼双凤。

几多情。

玉锲分芦节,金箱贮枣饧。

蕉花含秘阁,松影落层城。

谁捣玄霜尽,见云英。


1

(词)明·毛奇龄

绿柰匝茱幮,皂角穿萝屋。

犀槅钉明螺,眼底分朝旭。

沅浦长,淇水曲。

处处难追逐。

欲见有何由,簳蜡成红烛。


9

(词)明·毛奇龄

栀子开残,宜男采遍,日长深院啼莺。

正荷衣被暑,裁剪初成。

曾向慈恩寺里,春池浅、蘸笔题名。

人争看,风流拔俗,第一吴兴。

相惊。

旧时八咏东阳,云起处、藻思纵横。

恰衣盘雕锦,纸染红菱。

羡煞丝纶世掌,凤池上、綷羽争明。

悬弧处,堂前花发,海上云生。

(词)明·毛奇龄

紫峤鸾飞,银河鹊去,南园长报金卮。

莲塘昼暖,花影散红衣。

种得兔头新熟,闲吟望、绣满町畦。

扶瑶瑟,佳人醉拥,日照画栏西。

回首。

当日事,鸡坛会鼓,鹤市吹篪。

叹蹉跎隔岁,屈指俱非。

但对百城图画,家濒海、有友安期。

凭酣饮,朱颜未老,翘首绛云低。

(词)明·毛奇龄

琳畹琼妃,瑶台金母,当年曾驾蟾蜍。

因披玉册,还御五云车。

絓去庐江锦帨,闺房秀、早被霞裾。

淮西路,春城千骑,夫婿上头居。

五花裁作诰,香奁百琲,总是珍珠。

看平头擎履,编齿吹竽。

献得龙泥旧简,传经后、莫问居诸。

闲相视,山桃片片,飞满玉床书。

(词)明·毛奇龄

初过清明,才逾上巳,群贤高会南园。

花岩接槛,洞口泻红泉。

移得竹厨竹里,雕栏曲、杂坐金钿。

擎觞至,红儿娇小,犹弄剪刀钱。

楼前争作伎,枰楸壶竹,游咏依然。

看玉钗纷絓,芗泽微传。

醉煞兰亭旧侣,华灯外、新月纤纤。

当筵赋,园如金谷,人似永和年。

(词)明·毛奇龄

夏里开基,清河启郡,曾燃秘阁青藜。

高斋寂静,夜听汝南鸡。

仿佛神人告语,他年事、枕畔留题。

长弓后,貂蝉奕叶,不数旧关西。

黄梁炊未熟,翩翩蝴蝶,醒后多迷。

托梨园象板,羽殿铢衣。

千载凤鸾佳配,华茵暖,共酌玻瓈。

听吹罢,一声长笛,无数彩云飞。

(词)明·毛奇龄

海燕争春,城乌啼曙,丛丛花满阑干。

虹梁日照,碧叶露初干。

昨夜新衣裁就,薰笼暖、翠簇红攒。

频提视,羞人难著,只说晓妆寒。

长干。

西去路,春江鸭绿,新水漫漫。

早青牛朱毂,骝马金鞍。

江畔垂杨万树,风吹绕、贝带斑斓。

妆楼望,翩跹水底,疑向镜中看。

(词)明·毛奇龄

微雨凉收,风翻橡叶,女墙斜点三星。

永恩楼上,蹑履暗中听。

何处瑶琴初发,珠帘外、流水泠泠。

停声久,千崖忽堕,玄鹤舞青冥。

汾亭。

遥奏后,箫怜秦女,瑟怨湘灵。

奈晚风吹角,秋雨淋铃。

此际琴心到处,东家女、谁在银屏。

屏中睡,今宵无梦,有梦也应醒⑴。

(词)明·毛奇龄

汉室淮南,潘封泽潞,红弦久擅空桑。

携来海甸,宝匣散珠光。

碧轸瑶徽矶额,龙门树、斫羽镂商。

人传是,乾清供奉,曾遗赐诸王。

崇祯。

题岁月,横纹印绿,苏带流黄。

自王孙散去,沦落江湘。

故国轩悬何处,烧桐好、付与中郎。

谁知得,红丝系足,还是旧宫妆。

(词)明·毛奇龄

沙绿,妓一名沙六,商氏姬也。度曲称妙一时,既乃为尼于果园,名谷虚矣。亡友祁兵宪,姬弱云,初北里有名,兵宪亡,后从六云。甡饮桐音斋,询其事,赋得长调,金秉叔和歌焉。

石氏悬楼,王朗开阁,伤心睹此芒芒。

上宫碧玉,本是旧名倡。

穗帐空悬日暮,西陵下、几曲沧浪。

如何地,漳台望久,回首见空王。

双双。

寻侣伴,幽吟梵磬,仿佛伊凉。

把杨枝滴露,暗洗朝妆。

满目天花散尽,云床冷、梦断高唐。

褰帘坐,水田衫子,不叠旧衣箱。


1

(词)明·毛奇龄

古鄮名家,彭城遗胄,所至公超成市。

文效元和,诗以景龙为体。

论学识、雅似颛孙,羡经术、精于杨起。

第无如、弃世逃名,窜身长向瞿昙里。

君家历世仕宦,况祖祢忠孝,名传黄纸。

每辑残编,尚见泪痕如泚。

寻欢会、偶在申江,叹孤游、有如樗里。

又谁知、廿载相思,见君自此始。


1

(词)明·毛奇龄

右军祠下路,胜友高朋,一时云集。

修竹崇岩,遥想兰亭当日。

车毂骤如流水,交履舄、满堂笙瑟。

何处觅。

华灯影里,管儿歌涩。

早是千里相思,更命驾能来,四愁都释。

南国佳人,邂逅相逢车笠。

梁苑邺宫难再,金樽满、倒倾安惜。

漏转急。

今夕不知何夕。


1

(词)明·毛奇龄

江帆暮,江帆暮。

六月水西头。

竹子牵来黄蛤履,荷花泛去白螺舟。

送汝返罗浮。


1

(词)明·毛奇龄

序:家会侯邸舍,以鹿脯食客,方雪岷、陈其年及予有词。

加豆得乾腊,酾酒莫踟蹰。

奈何置身岩谷其命在庖厨。

不是笼驴炙豕,岂是牛犓鹅胛,此物本清虚。

但束白茅去,安问绿蕉无。

人一食,寿百岁,试何如。

陈蕃设脠,相食慢作鲁公书。

皮不必为藻币,肠不足为酒器。

祗噬此些须,客座手能擗,何用倩麻姑。


1

(词)明·毛奇龄

溪口桃花红欲暮,浅水泛胡麻。

行尽空林散紫霞。

来到上清家。

缥缈香坛松饭熟,石鼎醉丹砂。

归路残阳噪晚鸦。

回首乱云遮。


1

(词)明·毛奇龄

青山犹在画栏空。

人去夕阳中。

不道十年重到,还披此地清风。

蜀冈无恙,堂成命酒,一听歌钟。

未审后来太守,是谁能继山翁。


1

(词)明·毛奇龄

东南都会,会稽形胜,居然晋代风流。

宛委赤书,蓬莱紫气,天连星宿牵牛。

佳境任优游。

向山阴道上,秦望峰头。

万壑千岩,当时曾此镇扬州。

依稀旧迹还留。

怅兰亭人散,蕺里歌遒。

九曲风光,五湖烟雨,望中处处生愁。

时泛小犀舟。

看西施西去,花谢妆楼。

犹见若耶春涨,绿草遍芳洲。


2

(词)明·毛奇龄

花下影,跟人上玉墀。

谁推倒,横着半毡儿。

(词)明·毛奇龄

齐代远,空吟乘马篇。

真珠钏,解作算商钱。

按:丁少君以五千金,佐先世盐筴。

2

(词)明·毛奇龄

想前此。

阁下薇花乍紫。

横栏曲、半臂荔红,卷发新梳理黄子。

按鹍弦第四。

忽地。

吴头楚尾。

看看远、海雁又来,眼底空留数行字。

思量那年事。

不合启厢东,夜雨灯暗,桃花,误赚刘郎至。

奈三载寒食,一朝欢聚,手把窄袜弄花绮。

那知梦儿里。

倚徙。

病初起。

况翠帐寒生,晚秋天气。

暮暮朝朝向谁是。

纵迢递关山,梦魂堪寄。

知他去处是百里。

是千里。

(词)明·毛奇龄

淮南路。

正值嵩阳归去。

梨花晚、寒食初过,与汝东湖最深处。

夜凉倾斗醑。

听拨银筝无数。

扶红袖、酒醒回时,长是城头鼓声曙。

恨一别如雨。

更南北东西,春还秋暮。

许昌宫里留君住。

任作赋繁台,题诗梁苑。

何期此地复相遇。

仿佛似前度。

看舞。

郡中署。

便图遍屏山,歌残烛树。

送君还上棠溪渡。

望长淮千里,依然东注。

那堪言别,况绿柳,渐飞絮。


2

(词)明·毛奇龄

玉瓶春暖酴醾浅,艳杀青哥。

窄袖摩挲。

早把空杯弄钿螺。

擎来误湿双条脱,重泻金波。

斜对银河。

唱罢甘州奈若何(青歌妓名)。

(词)明·毛奇龄

珠绳初挂银河泻,花满中庭。

露满中庭。

懒向庭前看月明。

山屏几褶孤眠久,梦也难凭。

醒也难凭。

翻愿今宵梦不成。


20

(词)明·毛奇龄

旧苑罗罗在,新教略略成。

殿上暗呼名。

镀金黄甲子,堕银筝。

(词)明·毛奇龄

涩杼嫌经密,残丝畏镊欹。

织缣织素总难期。

独对支机彩石、有谁知。

(词)明·毛奇龄

喜摘唯红豆,难攀是白榆。

百花亭外展氍毹。

藏得宜男、临赛又踟蹰。

绡帕牵藤刺,缃襕裹露珠。

朦胧却把翠钿输。

暗拣花枝、插补鬓边虚。

(词)明·毛奇龄

梧子丛台敞,荷香小幕开。

冰浆雪瀣满樽罍。

时见梁间双燕、自飞回。

覆草传螺碗,藏钩觅坠钗。

闺中柳絮谢家才。

妒煞王郎、私遣隔帘猜。

(词)明·毛奇龄

蕊扑鸦头浅,鬟梳虿尾轻。

镜里未分明。

匀残红粉絮,挂帘钉。

(又一体)
(词)明·毛奇龄

燕尾捎轻雾,花柎涌落潮。

朝鲜计吏附书遥。

三月隋堤、杨柳暗河桥。

(词)明·毛奇龄

驱马东郊道,提筐南陌头。

桑枝欲尽且移钩。

日暮蚕饥、归去好难留。

(词)明·毛奇龄

溘匝箱金断,青红钿晕残。

狂夫塞下几时还。

时见琐窗、蜿蜿坠双环。

(词)明·毛奇龄

蜡晕眉间粉,裙萦履上珠。

阳云楼上教歌殊。

吹暖凤梢、双籥卸唇朱。

(词)明·毛奇龄

铁镬生梁子,铜枢种枣花。

杨柳正藏鸦。

闭门春昼静,是谁家。

(词)明·毛奇龄

掬溜愁蘋捲,投竿喜藻开。

莲舟棹女夜归来。

争照水中、髻子落金钗。

(词)明·毛奇龄

青漆垂银钥,丹纱映玉栊。

隔窗娇立小芙蓉。

两地分明、细语一灯红。

好鸟音初剪,幽兰气转浓。

相看枉自唤玲珑。

一寸明螺、槅子万重峰。

(词)明·毛奇龄

驿馆吹芦叶,都亭舞柘枝。

相逢风雪满淮西。

记得去年残烛,照征衣。

曲水东流浅,盘山北望迷。

长安书远寄来稀。

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

(词)明·毛奇龄

粉蕊飘来薄,红英落处稀。

一团并作屐头泥。

却是桃花飞过、李花飞。

残粉留青蒂,零红断碧枝。

落花那辨早和迟。

空自晓风吹了、晚风吹。

(后阕缺)
(词)明·毛奇龄

江县看花后,山城种柳时。

布袍竹杖鬓如丝。

今日画图相对、系人思。

(词)明·毛奇龄

水涨芙蓉粉,烟含杨柳丝。

幽人家住五云溪。

行过东坡书院,孝侯祠。

箧有中封帖,吟成东去词。

荆南相望一相思。

恰又晚村花垛,夕阳时。

(词)明·毛奇龄

蕙幌春前雨,花竿晚后虹。

解珥坠青虫。

去年曾借宿,宋家东。

(有序)
(词)明·毛奇龄

(予游淮时,阎子牛叟与丁少君敦伉俪之好,作兑阁十阕,索予和词,予未有以应也。阅一十八年予赴召至京,值牛叟年七十,丁夫人已亡。其嗣君百诗,重贻书并币,专使赴长安,请和前词,盖欲以承尊人欢,当称觞地也。予始理其词,对使和去,其十阕皆有题,依题演义,不自解工拙,牛叟知我,定有以谅之耳。)

朱阀迎齐女,金箱贮楚云。

高阁傍斜曛。

阿谁居阁上,济阳君。

按:阎牛叟少君丁氏,牛叟字之曰少姜,又称济阳君,从郡望也。其女兄弟中属季,又名其所居曰兑阁。
(词)明·毛奇龄

茜染墙头草,乌飞陌上桑。

三十侍中郎。

自矜拖紫绶,茜花香。

(词)明·毛奇龄

高屧宜墙窄,长裙爱裥多。

风起动江波。

隔江风更急,奈裙何。


1

(词)明·毛奇龄

浮山如在眼,枞阳路、时望大江遥。

想当日长瑜,曾为四友,今闻子季,仍号三高。

从谁道,十年黄令阁,一别湛郎桥。

湖上风光,全随蓬转,江南春信,半在梅梢。

幸新来无恙,词中尚记得,醉卧干蕉。

不道安成前度,良夜迢迢。

自白鹭洲边,歌残纤月,红螺泽畔,酒散寒潮。

试问梁园宾客,谁忆枚皋。


1

(词)明·毛奇龄

春已暮、画奁频启。

朝日穿来,又在眉际。

◇(左赤右至)粉将施,弹绵先拂、镜儿里。

木瓜渍了,又添上、新红子。

为要好情多,还则向傍人、问个匀未。

昼长绣褶暖,换却筛罗浅绮。

薰嫌石叶,叠下郁金细细。

临行道、履线将残,踏不得、楼头新𦇧。

谁曾顾楼前,楼外暮春馀几。


1

(词)明·毛奇龄

闻道欧公当日,宾朋载酒堂中。

后来三过有坡翁。

长使林花飞动。

此事已经千载,我来重挹高风。

眼前莫放酒杯空。

恐是东坡残梦。


1

(词)明·毛奇龄

蝶里花襕,微雨后、深苑荆桃如菽。

红粉堆边,露琯冰筝,并起是谁华屋。

楝华风发前村暮,空岩畔、有人如玉。

牵萝罢、天寒倚遍,一庭修竹。

私唱开元旧曲。

见林外春红,暗翻秋绿。

昨夜惊乌,梦里还啼,向日对筵蕉烛。

玉猧盘地银丝绕,吹松粉、坠来金粟。

那须听、黄公鸟声断续。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

字大可,又名甡,字初晴,一字于一,又号齐于、秋晴、晚晴,别号河右、西河。浙江萧山人。康熙十七年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工诗词。其词学“花间”,兼有南朝乐府风味。精音律,撰有《竟山乐录》等书。治经史及音韵学立论颇大胆,所著《四书改错》,对朱熹《四书集注》有所辩驳。又从事诗词的理论批评,有《西河诗话、词话》。亦能文。著作很多,达数百卷,后人编为《西河全集》。

☚ 严绳孙   刘体仁 ☛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

原名甡,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河右,别号西河,人称西河先生。别署初晴、秋晴、晚晴、春庄、春迟、僧弥、僧开。浙江萧山人。明末诸生,与兄毛万龄并有文名,人呼奇龄为小毛生。明亡,参与义师,变姓名为王彦,字方士,匿迹江淮间十馀年。《上海县志》、《松江府志》、《庐陵县志》、《阜阳县志》、《靖江县志》、《山阳县志》等均载其行迹。一说为“仇者愤无所泄,乃欲藉他人事构之死籍,捕四出,则跳身之齐,之楚,之郑、卫、梁、宋”(郑方坤《国朝名家诗钞小传》)。事稍解,乃归里。复以文学游食四方,有盛名。康熙十八年(1679)以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纂修官,后为会试同考。二十四年,乞假归里,以痹疾不复出,卜籍杭州竹竿巷,专意著述。事具《清史稿》,自撰《墓志铭》,并《萧山县志》、《杭州府志》。其著作多达一百七十馀种,四百九十馀卷,《四库总目》著录,云:“奇龄著述之富,甲于近代,殁后其门人子侄编为《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四部,凡四百馀卷……诗五十三卷,词七卷(按实为词六卷、词话二卷)。”奇龄与毛先舒、毛际可三人并称,人云“浙中三毛,文中三豪”,三人均有词专集传世。奇龄不独学富于“二毛”,其《毛翰林词》亦远高于毛先舒《鸾情集选填词》、毛际可《浣雪词钞》。“《西河词话》四卷,佚其二,论韵、论歌诸则,俱极精凿,亦谈词一正法眼”(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卷四)。

☚ 黄永   董汉策 ☛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

一名甡,字齐于,一字大可,又字春庄,号初晴,一号秋晴,以郡望人称西河先生。萧山(今属浙江)人。明诸生。少时曾参加抗清活动,明亡后为仇家所害,变姓名亡命江湖十馀年,事稍懈,乃归里。复以文学游食四方,有重名。清圣祖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科,中二等,授翰林检讨,充《明史》纂修官;后为会试同考官。旋乞假归,居杭州,得痹疾,遂不复出,以著述为业。晚年性乐易,好奖拔后进。奇龄博学强记,自视甚高。睥睨古今之士,好辩驳,语多过激,流于肆诞而不自觉。奇龄为清初著名学者,强调惟有饱学之士才能作诗人。故其作品典事多、辞藻多而性情少,议论多、学问多而生活少,模仿多而创造少。曾自言其诗“酬应者十九,宴游者十一,登临感慨无闻焉,工拙可知矣”。此语虽系自谦,从中可知其对于自己创作脱离实际生活的情况尚有所认识。诗中也有一些咏史怀古、谈学论道、题画咏物以及描写浪迹江湖羁旅生涯的作品,如:“凉月几时落,渡头风正生。四时寒役苦,百虑晓眠惊。岁晏吴关路,江高季子程。青天看不极,一雁向东行。”(《晓发呈伯兄》)其他如《闻笛》、《晚泊口号》、《早渡扬子》以及著名的七古《明河篇》都是这类作品。从中可见作者辗转流离、飘泊不定的生活和隐隐约约的战乱阴影。其投赠应酬之作中也有一些较好的作品。奇龄长于五言。其古体初拟选体,又拟齐梁,最后学唐。五律则从初唐人手而学杜。格律工稳,起结亭当,对偶贴切,多笔意深长之句。其七言古体学初唐,委婉昳丽,思路绵邈,音调谐美,如《雨中听三弦子》、《白雪楼歌》等皆为佳作。亦工古文、词、曲。著作极富,后世编为《西河合集》,共有四百九十二卷之多,其中诗五十四卷。还著有传奇《放偷记》、《买家记》。《清史稿》卷四八二、《清史列传》卷六六有传。生前尝自撰墓志铭,全祖望撰《毛检讨别传》;传中对奇龄备加诋諆,言其墓志几乎字字皆诬。

☚ 严绳孙   程可则 ☛

毛奇龄1623—1713

一名甡,字大可,号秋晴、初晴、斋于,学者以其郡望称西河先生。萧山(今浙江萧山县)人。清代经学家、文学家。“浙中三毛”之一。明诸生,康熙十八年召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后以病乞归。于经、史、音韵、训诂均有研究,著作颇富。后人总为《西河合集》一百一十九卷。
索引:毛奇龄、毛甡,大可,秋晴、初晴、初晴居士、斋于、西河、西河先生;传是斋、书留草堂。

毛奇龄公元1623——1713

原名甡,又名初晴,亦作秋晴,字大可。清浙江萧山县人。明诸生,入清隐居城南山。康熙间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博览群书,深研音韵之学。治经立说,好为驳辩,多有独到之处。著述甚富,主要有《四书改错》、《仲氏易》、《春秋占筮书》、《推易始末》、《皇言定声录》、《越语肯綮录》、《古今通韵》、《易韵》、《韵学指要》、《檀弓定误》等。死后,其门人编为《经集》、《文集》两部。《经集》凡55种,《文集》凡234卷。传于世。毛氏晚年自号西河,故人称西河先生。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3

字大可,号初晴,又号西河。浙江萧山人。清代学者和作家,诗、曲、文均佳。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儒科,授翰林院检讨,并参加修 《明史》。康熙二十四年,乞假归田,不再做官。毛奇龄精于经学、史学及音律,又善写诗词散文。其诗初学唐诗,后来又靠近南北朝齐梁时代诗风。其论诗主张以“涵蕴”、“不着 际”见“难”,以“能尽其才”为妙;大抵尊唐抑宋,甚至指责苏轼。毛奇龄的诗显示了他的丰富学识和才情,但是内容比较狭窄和贫乏,多应宴游之作。毛奇龄的词、骈文、散文也写得好,自成一家。毛奇龄一生著述甚多,其著作《西河合集》有400余卷,其中文119卷、诗50卷、词7卷,另有《诗话》8卷、《词话》2卷。

☚ 尤侗   方苞 ☛

毛奇龄1623—1713

清文学家、经学家。字大可,号初晴,又以郡望称西河先生,萧山(今属浙江)人。任翰林院检讨、明史馆纂修官等。长于考据。所作《四书改错》对朱熹《四书集注》有所抨击,不守宋儒学统。文擅骈散,诗词亦工。《西河诗话》、《西河词话》为诗词纪事及评论之作。有后人所汇《西河合集》一百一十九卷。

西河文集/西河文集

☚ 水田居文录   西河文集 ☛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

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以郡望西河,称西河先生,萧山(今属浙江)人。明末廪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后引疾归里,一心著述。以经学傲睨一世,阮元推他对乾嘉学术有开山之功。亦工诗,善骈、散文。著述甚富,后人编为《西河合集》。

☚ 李邺嗣   魏禧 ☛

毛奇龄1623~1716Mao Qiling

scholar and litterateur of the Qing Dynasty,also called Xihe,meaning west river. Works: Complete Collection of West River,etc.

毛奇龄1623—1716

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大可,一字齐于。本名甡,字初晴, 又以郡望称“西河”。浙江萧山人。康熙时任翰林院检讨、明史馆纂修等职。通经史及音韵学,好持异说, 敢于立言,所撰《四书改错》,攻击当时用于科举取士的朱熹《四书集注》。擅长骈文、散文,工词,并从事诗词的理论批评,有《西河诗话》。著作甚多,后人编为《经集》、《文集》等共二百三十四卷。

毛奇龄1623—1713

清朝学者。字大可,一字齐于,又名甡。浙江萧山人。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试,授检讨,充《明史》纂修官。学问渊博,好儒家经典,学者李塨、邵廷寀等皆其门下。又好为辩驳,阎若璩著《古文尚书疏证》论证《古文尚书》为伪作,他著《古文尚书冤词》力辨为真。又通音律,善诗文。《四库全书》收其所著书目多至四十余部。著有《春秋毛氏传》、《乐本解说》等。(参考图61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