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拜占庭美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拜占庭美术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迁都至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1000余年间拜占庭(今伊斯坦布尔)及其影响地区的美术。大致分为早期(330年~5世纪)、第1盛期(6~8世纪)、第2盛期(9~12世纪)、第3盛期(13世纪~1453年)4个时期。主要遗存是教堂建筑和彩色镶嵌画。圣索非亚大教堂(建于532~537)是拜占庭美术最重要的代表。 拜占庭美术 拜占庭美术Baizhan ting meishu拜占庭帝国的历史,是从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将罗马帝国的中心由西向东移,并将新的首都定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古代希腊殖民地拜占庭开始的。其历史一直延续到1453年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时为止。拜占庭美术,以东方初期基督教美术为母胎,又受到那地方残存的希腊化美术传统、古代西亚和萨珊朝波斯美术的影响,从而变成一种东方特有的基督教美术,它在教堂建筑和马赛克绘画方面,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作品。其特征是:一、带有适合宫廷仪式需要的庄严风格;二、比物质的、肉体的东西更注重精神的、灵魂的东西;三、具有色彩鲜艳和以金底为衬托的装饰性;四、与其他地域相比变化较少。拜占庭美术的著名遗迹有君士坦丁堡的圣索非亚教堂、意大利腊万纳的圣维达尔教堂及内部的马赛克绘画 《查士丁尼大帝和其妃蒂奥多拉》等。 皇后蒂奥多拉和侍从 (部分) ☚ 巴西利卡 罗马式美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