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招贤纳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招贤纳士 招贤纳士广泛吸取人才。元关汉卿《哭存孝》: “那其间便招贤纳士。” (芳) ☚ 社稷之器 青钱万选 ☛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精品成语 > 招贤纳士 招:招收。纳:接纳。贤:指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士:指有学问的读书人。招收和接纳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一一:“聘请刘子政固然也是皇上~的一番心意,但目前确实急需征集人马粮草,部署作战。” 〔出处〕《战国策·燕策》:“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变式〕纳士招贤 〔近义〕举贤任能 举贤荐能 〔反义〕招降纳叛 为渊驱鱼 〔辨析〕“招贤纳士”指招收、接纳贤能之人;“举贤任能”指推举任用贤能之人;“举贤荐能”指推举、推荐贤能之人。
招贤纳士 招收贤士,接纳知识分子。意为重视人才,广泛招纳,以促进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各方面的建设。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为了使自己在激烈的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才智之士,无不竞相收罗。凡较有才略者,不论其出身贵贱及籍贯于何国,都予重用。如齐恒公任用管仲为相,管仲以实力为后盾,打出“尊王抚夷”的旗号,以会盟为手段协助齐恒公称霸中原。又如魏文侯之揽用政治家、军事家吴起等为将帅,任命李悝为相国,加强法治,厉行改革,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此外,还有秦孝公用鞅实行变法,使秦国富强,之后秦国又用张仪,魏冉等为相,以白起为大将等,使秦国日益强盛; 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之平原君、楚国之春申君等人都为国家招纳各种人才,大养门客,有的多达三千多人。只要是有用人才,便破格提拔,委以重任。如苏秦、张仪、范睢等人,昨天还是普通平民,今日便一跃而为卿相。尤其如苏秦、申不害当时被认为是卑贱的小商人或仆役出身,也因才智过人受到君王的器重。因此,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人才辈出的局面,在历代中是颇突出的。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各国间竞争,实质上是人才之竞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开展的“汲取才智运动”,公开收购“大脑”,颇为世界所注目,美国只用200年时间,创造了相当欧洲2000多年的科学技术,是重视人才的结果。日本在第二世界大战后,生产力飞跃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也是因对人才采取了汲收性战略,也颇受世人之注视。 招贤纳士是韬略中第一等重要的决策,也是干事业的第一着棋,凡有眼光的领导者,决策者,无不把注意力放在招纳人才、识才用才之上,要使各种人才团结在自己周围,集思广益,促进事业的发展。 招贤纳士 招贤纳士(纳士招贤招士纳贤)招收接纳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 用行舍藏 招降纳叛 ☛ 招致1 招致1织 罗(罗致;罗网;收罗;招罗;张罗;搜罗) 启召 网络 拾掇 聚收 笼取 允怀 ☚ 招揽 征召 ☛ 招纳 招纳收拾 收接 诱纳 诱接 ☚ 招人 招揽 ☛ 招贤纳士zhāo xián nà shìreceive all good fellows from everywhere; recruit worthy talents; seek out and receive able men; welcome wise counselers and valorous warriors 招贤纳士zhāo xián nà shì指广泛招收接纳有才能有德行的人。seek out able people and receive them, receive all good fellows from everywhere, welcome wise counselers and valorous warriors, like to meet all celebrated scholars 招贤纳士zhāo xián nà shì【释义】形容广招人才。 招贤纳士zhāo xián nà shì招:招收。纳:接纳。贤:指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士:指有学问的读书人。招收和接纳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一一:“聘请刘子政固然也是皇上~的一番心意,但目前确实急需征集人马粮草,部署作战。” 招贤纳士zhāo xián nà shì招募、接纳贤明有才的人。指广泛吸纳有用人才。 招贤纳士zhāoxián-nàshì招:延请,访求。纳:接纳。延请接纳有品德、有才能的人。 招贤纳士zhāo xián nà shì招引和接纳贤士。形容广泛收罗人才。也作“纳士招贤”。 招贤纳士zhāo xián nà shì也说“纳士招贤”。接纳招收德才兼备的人。指广泛吸收有用人才。 招贤纳士zhao xian na shi招:招揽。纳:接受,聘用。贤、士:有道德、有才智的人。将有本事的人接纳到自己身边。形容广泛吸收有用的人。 选贤任能 招贤纳士xuǎn xián rèn néng;zhāo xián nà shì贤、能: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士:有知识的人。指选拔有道德、有才能、有知识的人。吕程《清宫别传》:“我想,要想~,必先煞贿赂,秉公从事,否则,寸步难行!” T2S1【招贤纳士】zhāo xián nà shì招收接纳有德行有才能的人。招:招收。纳:接纳。 招贤纳士zhāoxián-nàshì〔并列〕 招引、接纳有品德、有才能的人。《东周列国志》98回:“不如仍走大梁,信陵君~,天下亡命者皆归之,又且平原君之厚交,必然相庇。” 招贤纳士zhāo xián nà shì招:招引。贤: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纳:接收,容纳。士:旧指有才学的人。即招引、接纳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形容广泛吸收人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