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拓跋鲜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拓跋鲜卑鲜卑族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拓跋部、秃发部等。来源于北部鲜卑。原居大鲜卑山,即今大兴安岭北段。传说,从其始祖至成帝毛时,共传六十七世,初步形成了一个“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的部落联盟。下传五世至宣帝推寅时(西汉末年),率部南迁至呼伦贝尔湖一带。又传七世至献帝邻时,再度南迁,进入匈奴故地,与匈奴余众融合,并成为檀石槐建立的鲜卑军事大联盟中的一支。汉魏时,秃发匹孤(“秃发”即“拓跋”之异译)率部从塞北迁于河西,是为秃发部,又称河西鲜卑,其后人建立南凉政权。西晋时,拓跋猗卢率部迁至代郡,受封代王,后为前秦所并。至拓跋珪时,建立北魏王朝,日益强大,统一了北部中国。 拓跋鲜卑鲜卑族的一支。源于内蒙鄂伦春旗阿里河镇西北的大兴安岭北部。原为一个小部落。三国时,酋长拓跋力微率部进入鄂尔多斯草原,组成较为强大的部落联盟,逐步向平城(山西大冈)一带移动。西晋末,入居平城,酋长拓跋猗卢受封为代公,后进爵为王。此时,出现了一些约束诸部及成员的军令,酋长权力向王权过渡的迹象已较明朗。在内乱中猗卢被杀。咸康四年(338),拓跋什翼犍统一诸部,复称代王,建立常备军,草拟简单的律令维护王权及私有财产,出现了掠夺奴隶的记载。太元元年(376)为前秦击灭,拓跋部建国历程再度受挫。淝水之战后,什翼犍孙拓跋珪在太元十一年(386)乘机复国,旋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终于完成了该部建国历程。详见《北魏》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