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拉法格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拉法格1842—1911Paul Lafargue

法国工人运动活动家,马克思主义政论家。生于古巴圣地亚哥的法国商人家庭。在巴黎医学院求学期间参加工人运动。1865年被开除学籍,次年流亡英国,参加第一国际,任总委员会委员。在马克思的教育下,逐渐摆脱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成为马克思主义者。1868年同马克思的次女劳拉结婚。1870年普法战争时期,揭露资产阶级“国防政府”的叛国行为。1871年在波尔多领导保卫巴黎公社的斗争。公社失败后,侨居西班牙期间,为捍卫第一国际的纲领、策略和组织原则与西班牙的巴枯宁分子进行了不调和的斗争。1880年回到法国,同盖德一起领导法国工人党。八十年代末,参与创建第二国际。写下许多文章和著作,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方面,宣传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但在无产阶级专政和农民问题上也存在错误观点。主要著作有《美国托拉斯》、《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回忆马克思》等。

拉法格

 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法国工人党的创始人之一。早年曾信仰无政府主义,在马克思的帮助下,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参加了第一国际,并被选为总委员会委员。1868年与马克思的次女结婚。1871年巴黎公社期间,领导波尔多无产阶级进行支援公社的斗争。1879年参加创建法国工人党,领导工人斗争,为第二国际的建立起了巨大作用。著有《思想起源论》和《回忆马克思》等。

拉法格1842—1911Paul Lafargue

法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法国工人党和第二国际的创建人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马克思的学生和女婿。生于古巴的圣地亚哥,随父母回法国定居后,进入巴黎大学医学院学习。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影响和帮助下,逐渐摆脱了蒲鲁东主义和布朗基主义的影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此后在捍卫、宣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思想起源论》(1909,又译作《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著作中,其突出贡献是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些重要问题,主要探讨了“正义”、“善”等观念的起源问题。他在批判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的唯心主义道德观的斗争中,捍卫了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决定道德的基本原理,具体阐述了美德、恶在历史中的作用。指出,不是道德观念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相反,特定的经济环境制约着具有肉体特征和道德关系的人的存在,经济环境决定人们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观念。不是正义观念引导历史进步,而是生产发展决定历史前进,并决定正义观念的变化。资本主义不是平等、博爱观念的结果,相反,公正、博爱等道德观念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人的需要和欲望无论是善的和恶的,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坚持恩格斯关于恶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观点,认为恶德不是人类天生就有的,而是私有制产生以后才产生的。恶促进着生产发展,但恶决不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人的不可改变的恶的本性,实际上只是资产阶级的利己本性。他对资产阶级道德进行了系统深刻的批判,指出资产阶级道德的根本原则是人人为己的利己主义,其人道、博爱、平等等道德原则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其道德标准是金钱,金钱成为“道德的北斗星”。驳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论点,初步论述了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认为个人主义、自私自利是私有制的产物,个人主义将随私有制的消灭而趋于消灭;共产主义不仅不否定个人发展,相反可以全面发展个性。他还从不同社会所有制下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不同关系这个角度,论述了集体主义,阐述了包含着后来道德原则意义上的集体主义的基本内容。运用唯物史观具体说明了正义、善等道德观念、道德范畴的起源、发展和本质,分析了正义与报复、正义与奖励的关系,以及分配的正义问题。在对善的思想的分析中,论述了道德理想的起源、发展及性质,英雄理想的产生与解体,资产阶级道德理想及实质等。这种系统的道德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中是一次极为宝贵的尝试。其思想缺陷在于对上层建筑的作用、道德的历史进步性认识不足。

拉法格

拉法格1842-1911Lafage, Paul Lafargue

法国社会主义者, 工人运动活动家。生于古巴圣地亚哥一个法国移民家庭。9岁时随父母定居法国。1864年进入巴黎大学医学院学习。1865年出席在比利时的列日举行的国际大学生代表大会, 发言抨击路易·波拿巴的反动统治,回国后被大学除名,旋赴英国继续学医。1866年当选为第一国际总委会委员。他结识了马克思一家。在马克思的影响下,放弃了早年接受的蒲鲁东主义思想。1868年与马克思的次女劳拉结婚。同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后回到法国,居住在波尔多。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期间热情支持公社的事业,在《波尔多论坛报》上详细报道了公社的活动。公社失败后,受到政府通缉和追捕,逃往西班牙。此后,继续致力于第一国际的工作,与恩格斯一同起草了反对巴枯宁的文件《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和国际工人协会》。70年代后期参与创建法国工人党,又在工人党内展开反对可能派的斗争。1891年当选为众议员。1905年在法国统一社会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领导成员。1911年11月25日,在他将届70岁时,与其妻劳拉一同自杀,留下遗书写道:因为不愿忍受无情的垂暮之年,所以早已决定不逾越70岁。并说明是怀着无限欢乐的心情死去的。一生撰写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被列宁誉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最渊博的传播者。

☚ 盖德   饶勒斯 ☛

拉法格

拉法格1842—1911Lafage,Paul Lafargue

法国和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和宣传鼓动家,法国工人党的创始人之一。1842年1月诞生于古巴圣地亚哥一个法国葡萄园主家庭。1851年随全家返回法国,曾进入巴黎大学医学院学习。1856年在伦敦学习时结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其指导下摆脱了A·孔德和蒲鲁东的影响,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1866年加入第一国际。1868年与劳拉·马克思结婚。同年10月返回巴黎成立第一国际巴黎支部,曾参加了保卫巴黎公社的斗争。1879年同丁·盖德一起创建法国工人党。80年代末又参与了第二国际的筹建工作。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他同各种机会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哲学上他批判了新康德主义和哲学修正主义,揭露了其反动实质,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1909年发表的《思想起源论》一书中,他深入探讨了观念的起源问题,指出人们的观念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论述了唯心主义和宗教产生的社会阶级根源与认识论根源。拉法格的思想非常丰富,在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马克思和经济唯物主义》(1885)、《宗教和资本》(1887)、《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1895年)、《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康德的唯心主义》1900年)等。

☚ 梅林   考茨基 ☛

拉法格1842—1911Paul Lafargue

法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活动家,法国工人党和第二国际的创建人之一。在哲学上,批判新康德主义和修正主义,探讨了人脑的作用和观念的起源问题,认为思想、观念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社会环境、社会实践中产生出来的。指出把思想、观念的相对独立性夸大成绝对独立性,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历史、宗教、语言学等方面宣传和捍卫了马克思主义。但理论上也存在一些错误。列宁称他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有天才、最渊博的传播者之一”(《列宁全集》第17卷第286页)。主要著作有《马克思的经济唯物主义》、《宗教和资本》、《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康德的唯心主义》、《思想起源论》(又译《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回忆马克思》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1: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