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拉斐尔《椅中圣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拉斐尔《椅中圣母》

拉斐尔《椅中圣母》

画中的圣母,似乎在以亲切的目光看着我们。她像普通的母亲 一样,把自己的孩子耶稣抱在膝上,静静地用脸颊亲着孩子。孩子睁着圆圆的大眼睛,一面眺望着那遥远的天界,一面甜甜地依偎在母亲的怀中。他身旁的小朋友圣约翰,合起双手作朝拜的动作,敬穆地望着美丽的圣母。
这幅作品是拉斐尔步入艺术成熟时期的1510年以后所作的。他采用了圆形的画面,将三个人物巧妙地组织在没有背景的空间中。在人物的理想化处理上,拉斐尔可以与达 ·芬奇相比肩。然而这里的圣母,则更像年轻的农妇和幼子在嬉戏,充满了人情味。据说这幅画的立意是产生于一个诗一般的传说:


椅中圣母 拉斐尔


从前,有一位隐士。一天,他在森林里遇上了狼群。他赶紧爬上身边的一棵橡树,大声呼救。附近酒肆里的一位姑娘闻声赶到,勇敢地救出了这位隐士。隐士对她说: 救过他的橡树和善良的姑娘,一定会因善而得以永生。
几年后,橡树被伐下做了酒桶,姑娘也结了婚有了两个孩子。一天,画家拉斐尔散步路过这里,看见这天使般可爱的孩子和年轻、美貌的母亲,心中涌出了画意,可惜随身没有带着画具。他急中生智,顺手拿起身旁的陶土作素描的炭条,酒桶的橡树盖作画板,画下了这母子三人像。据说永远闪烁着艺术光彩的《椅中圣母》,就是这样诞生的。
当然,这只不过是一个“传说”罢了,尽管拉斐尔画中的内容与这个故事很相象,而且也是画在橡树板上的,但是这并不能完全解释作品的由来。
不过说到拉斐尔使用木板材料作油画用具,这在当时的意大利还是件新鲜事儿。那时候深受人们欢迎的是佛兰德斯画派那种像磨光过一样精细的画,拉斐尔对形式、材料的敏感性,这使他在技法上得以与佛兰德斯画派相抗衡,同时又可以仍旧保持着意大利的壁画传统。实际上他将壁画的效果变成可以移动的形式了。这就为直到19世纪在西方美术学院中都盛行着的正统风格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基督把钥匙交给彼得 佩路几诺


这幅画更著名的是它完美的构图。画中的各条曲线互相吻合,就像精密的齿轮一样。从圣母的头开始,通过颈部、肩、臂、肘、腕,形成了一根半圆形的曲线,它贯穿于整个画面。与其相对,小耶稣的肘、背、臀、腿等部位又相互连接,形成了另一条相反方向的半圆曲线,它恰好与前面的曲线相吻合。圣母的左膝高高抬起,虽然这种坐态很不自然,却能让小耶稣稳稳地坐在她的腿上。同时拉斐尔又尽量让她的左膝隐入阴影之中,并提亮前面右膝的色彩。经过这样周密构思组成的画面,给我们留下的是极其自然的印象。
拉斐尔(1483—1520)出生在意大利中部的文化名城乌尔比诺,11岁时失去了父亲,1500年到佩鲁贾市从佩路几诺学画。佩路几诺是位土生土长的画家,他那种在清澄的大气之中渐渐扩展开来的风景画和那种有着圆圆的脸庞、带着甜美表情的人物画,对拉斐尔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1504年,拉斐尔来到了佛罗伦萨。当时米开朗基罗(1475—1564)刚刚为市政府完成象征推翻暴政的《大卫》雕像,他与达·芬奇正在为获得市议会大厅壁画的制作权而展开竞赛。21岁的拉斐尔很快吸收和融合了这两位前辈的长处,并完成了数幅圣母子像。不久,拉斐尔便动身去了罗马。
☚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拉斐尔《雅典学院》 ☛
0000323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