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抽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抽搐3221疼痛很久而不立即死去,气息时断时续。闽语。广东潮阳〖〗。翁辉东《潮汕方言・释身》:「俗谓痛久而不即死气息断续为~。」

抽搐chōuchù

肌肉不由自主地抖动收缩
 △ 双手~。
【同】痉挛

痉挛

痉挛

痉(~风;~病) 拘苛 拘挛 转筋
中医指痉挛:瘛瘲 瘈疭
肌肉痉挛:痉(~风;~病)
筋脉痉挛:
抽搐,痉挛:
肌肉不随意地收缩的症状:搐(搐搦;搐缩;搐动;挈搐;扭搐;抽搐) 扭动 抽筋 抽缩 抽动
颤动抽搐:抖搐
受惊而抽搐:惊搐
幼儿易患的以抽搐、昏迷为特征的病症:抽风 惊风 搐风 瘛瘲 瘈疭
(肌肉突然紧张,不自主地抽搐的症状:痉挛)

另见:症状 跳动 惊吓

☚ 痉挛   发抖 ☛

抽搐

症状名。瘛疭的别称。简称搐。《医碥》卷四: “抽搐者,手足频频伸缩也。” 《伤寒明理论》卷三:“或缩或伸,动而不止者,名曰瘛疭,俗谓之搐者是也。”详瘛疭条。

抽搐convulsion

系指各种带有骨骼肌痉挛症状的痫性发作或不自主的全身性(或两侧性)发作性骨骼肌痉挛而言。为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抽搐可能属于强直性(即持续性)肌收缩或阵挛性(即断续性)收缩;或两者均有。常见的病因由大脑功能暂短性障碍而引起,如脑缺血、缺氧、脑受压(颅内压增高)、高血压性脑病、尿毒症中毒、肝昏迷、一氧化碳中毒、应用中枢性兴奋药过量等;各种脑外伤性疾病、癫痫等;某些传染病如破伤风等;高温、电击等;某些代谢障碍性疾病如手足搐搦症等。抽搐往往对病人危害很大,需积极防治。

抽搐

抽搐

以四肢不自主的抽动,甚则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为特征的病证,属于古之“痉症”、“瘛疭”等的范围。西医学颅内感染性疾病所致之惊厥、高热惊厥、代谢性疾病引起的惊厥,高血压脑病引起之惊厥以及破伤风之惊厥等可参阅本篇进行辨证论治。抽搐多由风、火、痰所致,病位多与心、肝、肾有关,而以肝为主。肝为风木之脏,肝风内动则抽搐。凡邪热之盛引动肝风,风火相煽;或各种原因所致的阴血亏耗,致使水不涵木,引起肝风内动,均可产生抽搐。此外,还有肝阳暴张,以及外伤之后,风毒内袭,肝之经脉、营卫不得宣通也可动风抽搐。临床特点:若为急性热病邪热内盛、热极生风之抽搐,常见四肢抽搐,并伴壮热,汗大出,渴欲冷饮,神志昏迷,脉洪数,舌质红,苔黄燥等;若为各种急热病的后期,由于邪热久稽,气阳亏耗,虚风内动之抽搐,则多见于足蠕动,偶有抽搐,并伴低热,心烦不宁,口干舌燥,精神疲乏,舌绛苔少,脉细数等;若为疫毒入脑,或外伤感受风毒,侵袭经脉之抽搐,则多见阵发的四肢大抽,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伴有神昏、喘促、头痛,苔腻,脉弦紧等症;而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之抽搐,则常并见剧烈头痛,呕吐,神昏,偏瘫,面红气粗,舌红苔黄,脉弦有力等。处理原则:本证属于标急之症,是多种疾病临床过程中的急候,导致抽搐发生的疾病则为病之本,故应标本同治,同时还应详辨风、火、痰之兼杂。处理方法:
❶热甚动风者,治宜清热解毒,凉肝熄风,方用羚羊钩藤汤。神昏者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抽搐重者加止痉散(经验方:全蝎6克,蜈蚣二条研面,每次1.5克,每日2次冲服)。
❷阴虚动风者,治宜滋潜阳,方用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方:炙甘草18克,生地黄18克,生白芍30克,麦冬10克,阿胶10克,麻仁10克,生牡蛎30克,生鳖甲10克,生龟板10克)。
❸肝阳上亢者,治宜育阳潜阳,平肝熄风,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若头昏痛甚者加罗布麻叶片2片,每日三次;抽搐甚者,加全蝎10克,蜈蚣二条。
❹风毒内袭者,治宜祛风止痉,方用玉真散(《外科正宗》)加减南星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天麻10克,羌活10克,白附子10克。若抽搐重者,可配五虎追风散(山西省《史全恩家传方》蝉蜕13克,天南星6克,天麻6克,全蝎10克,炒僵蚕10克,朱砂2克分冲,黄酒合水煎,分两次服,每日一付,连服三天)。在紧急情况下,可配合针灸治疗:刺人中、涌泉、大椎、太冲等穴。
抽搐是多种原因导致的风动于内的垂危证候,因此,治疗必须审证求因,标本同治才能收效。抽搐在急症中,以实证多见,且与风、火、痰三者夹杂并见,故治疗抽搐常用清热平肝、涤痰、熄风、解毒等法参合并用。虚证之抽搐,多由气阴亏耗而致,故常用养阴益气之剂。临证时必须详审脉证,以免犯“虚虚实实”之戒。

☚ 喘脱   急痛 ☛

抽搐

抽搐

指包括各种带有骨骼肌痉挛症状的痫性发作和其它的不自主的发作性的骨骼肌痉挛。常见的原因有大脑功能障碍性抽搐和非大脑功能障碍性抽搐。前者见于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脑出血,珠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阿-斯综合征,体位性低血压,颅内感染,肿瘤,外伤及代谢中毒(如戊四氮,美解眠,氯丙嗪的中毒;低血糖,肝昏迷,尿毒症代谢性疾病等),后者见于破伤风,马钱子中毒和癔病等。脑血栓形成仅偶然在发病时有局限性偏瘫侧抽搐;脑出血和珠网膜下腔出血在急性期发生全身抽搐较常见,高血压脑病时常有抽搐发作,且常呈强直——阵挛发作的持续状态,血压和尿液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各种原因的脑栓塞可致局部和全身性的抽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体征。抽搐还时常发生于颅内感染(如病毒性脑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脑外伤和脑肿瘤。急性心脏停搏,窒息,一氧化碳和氰化物中毒可致严重的脑缺氧抽搐,并伴有昏迷;胰岛细胞瘤或胰岛素用药过量可致低血糖抽搐(当血糖降至50~60mg%时即可发生抽搐),发作前常有心悸,软弱,多汗等前驱症状,血糖、尿糖的检查有助诊断。尿毒症是代谢性抽搐最常见的原因,抽搐发作和血尿素氮无绝对的关系,病人往往先呈情绪不稳和性格改变,渐有散发性的肌阵挛及(或)震颤,痫性大发作或局限性发作,然后进入昏迷状态,肾病病史和血、尿化验可以提供诊断。在肝昏迷中,抽搐则不常见。马钱子中毒有频繁的抽搐,但意识清楚,抽搐开始是阵挛性的,以后渐成强直性。造成短暂的角弓反张,在抽搐间歇期没有持续的肌痉挛。全身型的破伤风强直痉挛是持续性的,但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常发生全身性强直或偶然是阵挛性的抽搐,历时数秒钟,意识清楚,在抽搐间歇期肌肉并不松弛,门诊仍可发现坚硬的强直状态,以咀嚼肌最为显著。癔病性的抽搐与精神因素有关,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脑电图,颅脑CT及血、尿的各项检查对病因的诊断均有帮助。抽搐的病因很复杂,治疗必须根据病因而异。

☚ 步态障碍   脑震荡 ☛
抽搐

抽搐convulsion

指病人局部或全身骨骼肌发作性的不自主的抽动、强直、痉挛的一组症状群。典型抽搐发作时,病人意识突然丧失,两眼球上翻或向某方向凝视,面部、四肢、躯干肌肉出现强直、痉挛性抽动,可伴有咬伤舌尖、口吐白沫、尿失禁,每次发作约持续数秒至数分钟,随后逐渐停止抽动,昏睡一定时间后恢复意识,自感疲乏,肌肉酸痛,1~2天恢复正常。可反复发作,严重者呈持续状态。有部分病人发作时,无意识丧失,多见一侧肢体或面部肌肉的阵挛性抽动,或自躯干某处开始向身体其他部位扩展,亦有的病人发作时突然倒地或卧于床上,双目紧闭,呼之不应,肢体出现不规则的阵发性抖动,或单肢不规律抽动;有时呈角弓反张体位或肢体僵直;也有抽搐发作时,其肘腕、手掌指关节屈曲、指关节伸直,拇指内收呈鹰爪状;抽搐发作严重的病人全身呈痉挛状态,可出现骨折或关节脱位、喉鸣、呼吸暂停甚至窒息。对抽搐发作病人还要注意其瞳孔大小,对光反应是否存在,眼底有否视神经乳头水肿,有否单瘫、偏瘫、感觉缺失,颅神经麻痹等。抽搐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重要症状之一,引起抽搐发作的病因很多。其机制尚不够明了,可能与脑缺氧、缺血、代谢紊乱,脑细胞器质性损害,脑内病灶刺激及精神因素有关。抽搐反复发作除意识障碍和肌肉抽搐外,亦可有感觉、情感、行为和自主神经功能的异常,临床常见于神经系统感染、肿瘤、外伤、血管性或变性病变;高热惊厥、子癎、高血压脑病、肺脑综合征,中毒性代谢性全身性疾病,发病不受年龄限制。抽搐不是一种疾病。按其病变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大脑皮层性抽搐;大脑皮层下抽搐;脊髓性抽搐;非中枢性抽搐;癔症性抽搐。

☚ 肌痉挛   难治性癫癎的分级 ☛

抽搐chōu chù

convulsion; tic; spasm;tetany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