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军事史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军事史 研究中国军事活动、军队建设、军事制度、军事技术、军事学术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军事历史学的组成部分。 中国军事史的任务,是从历代军事活动的情况、性质、结局以及与此有关的事物的联系中,探索战争的发展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军事科学,指导未来的战争。研究范围包括;(1)中国战争史(见“战争史”)。 (2)军队建设史(或称“军史”)。它叙述军队的建立、发展和变化情况,揭示军队的性质、宗旨、任务、制度同多方面的关系,总结军队建设的经验教训。(3)军事技术史。研究军事技术装备发明、制造、使用的基本情况与经验。(4)军事学术史。 论述武装斗争方法的产生与演变,军事学术的发展过程与规律及具体历史条件下军事学术的特点,作战方法对于生产水平、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结构的依赖关系,以及人民群众、军事将领对军事学术发展的影响等。(5)军事思想史。阐明军事思想家、著作家关于军事活动的基本观点,军事思想同国家、阶级或政治集团的经济、政治结构和对内外政策的联系,以及对战争准备和实施的影响。近年来,对近代军事思想的研究较为关注。 其中,以林则徐、魏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蔡锷等人的军事思想研究较为集中。 以“中国军事史”命名的著作,最早的当推1930年文公直所著《最近三十年中国军事史》(上海太平洋书店出版),全书资料甚为丰富,其中最有史料价值的是第二编《军史》部分,详细记叙了北洋军、奉军等全国各地军队的历史沿革以及各军团以上部队的番号、长官姓名、驻地等项目。三四十年代,《中国国防史略》(沈清尘著,1937)、《中国历代兵制概要》(秦松石著,1937)、《中国军制史》(黄坚叔著,1941)、《中国军事史略》(张其的著,1942)、《历代兵书目录》(陆达节编)等竞相出版,但它们大多流于史料的罗列和过程的叙述。在这股热潮中,罗尔纲所著的《湘军新志》(1939)和《绿营兵志》(1945)两书堪称力作。 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提出了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对我国的历史遗产加以批判总结的号召;同年,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又号召全党注意研究军事问题。1939年延安八路军总部出版的《军政杂志》,发表了不少总结和描述红军军史、战史以及研讨人民军队政治思想工作、群众工作和战略战术研究的文章。 1983年,多卷本《中国军事史》开始陆续出版。这部书分为兵器、兵略、兵制、兵法等多卷,还包括两本参考资料(《中国历代战争年表》、《中国历代战争地图集》)。 1986年,军事科学院等单位举行了首届中国近代军事史学术讨论会,并筹备组织了中国近代军事史学会。 我国主办的学术刊物有:《军事历史》、《军事史林》。 。【阅读书目】:《中国近代军事史》,张玉田等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军事史》(1-4卷),《中国军事史》编写组,解放军出版社1983-1986年版。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