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云睹青天典源出处 《世说新语·赏誉》:“卫伯玉为尚书令,见乐广与中朝名士谈议,奇之曰:‘自昔诸人没已来,常恐微言将绝。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睹青天。’”注引王隐 《晋书》 曰:‘卫瓘有名理,及与何晏、邓飏等数共谈讲,见 (乐)广奇之曰:‘每见此人,则莹然犹廓云雾而睹青天。’”《晋书·乐广传》亦载。 释义用法 乐广字彦辅,善于谈论,简约精当,分析透彻,为时人所叹赏,称与他讲论好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一样。后用此典称美人言行高妙,受益非浅。 用典形式 【水镜】 宋·黄庭坚:“胸中无水镜,敢当吏部铨。”宋·陆游:“君方与世作水镜,如此过许人将惊。”清·钱谦益:“共许清通持水镜,还期淳朴挽风流。” 【披雾】 唐 ·杜甫:“披雾初欢夕,高秋爽气澄。”唐·王维:“望云思圣主,披雾忆群贤。”宋 ·陈与义:“去年披雾识儒先,欲拜萱堂未敢前。” 【乐令天】 唐·骆宾王:“赏洽袁公地,情披乐令天。” 【雾一披】 唐·杜甫:“岂但江曾决,还思雾一披。” 【睹青天】 唐·骆宾王:“何如开白日,非复睹青天。” 【乐广披雾】 宋·陈与义:“久钦乐广怀披雾,一见周瑜胜饮醇。” 【披云睹青天】 唐·李白:“披云睹青天,扪虱话良图。” 披云睹青天《世说新语.赏誉》:“卫伯玉为尚书令,见乐广与中朝名士谈议,奇之曰:‘自昔诸人没已来,常恐微言将绝。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睹青天。’”后用来形容人议论精当,富有识见。李白《赠韦秘书子春》:“披云睹青天,扪虱话良图。” 披云睹青天【出处】 《世说新语·赏誉》:“卫伯玉为尚书令,见乐广与中朝名士谈议,奇之曰:‘自昔诸人没以来,常恐微言将绝。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睹青天。’” 【释义】 晋代尚书令卫瓘听到乐广(字彦辅)的谈论,认为精妙之极。他让子弟去拜访乐广,并说,此人是人中的水镜,明澈有识鉴,见到他就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后以此典称人议论精当,富有才学鉴识。 【例词】 睹青天 披雾 披云 水镜 雾一披 乐令天 乐广云云雾披 乐镜 乐令披雾 雾开天 【用例】 〔睹青天〕 唐·骆宾王《乐大夫挽歌诗》:“何如开白日,非复睹青天。” 〔披雾〕 唐·宋之问《酬李丹徒见赠》:“近挹人披雾,遥闻境震雷。” 〔披云〕 唐·钱起《陪郭常侍令公宴集》:“饮德心皆醉,披云兴转清。” 〔水镜〕 宋·黄庭坚《次韵杨明叔见饯》:“胸中无水镜,敢当吏部铨。” 〔雾开天〕 唐·韩翃《家兄自山南罢归》:“兴清湖见底,襟豁雾开天。” 〔乐广云〕 唐·陈子昂《酬李参军崇嗣见赠》:“乐广云虽睹,夷吾风未春。” 〔乐镜〕 唐·孙逖《奉和李右相》:“气染荀香馥,光含乐镜清。” 〔云雾披〕 唐·权德舆《奉和张仆射朝天行》:“雄词乐职波涛阔,旷度交欢云雾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