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报复陷害罪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报复陷害罪

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中国刑法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即公民的控告权、申诉权、批评监督权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2) 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具有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3) 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4) 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报复陷害他人的目的。间接故意和过失不构成本罪。

报复陷害罪

报复陷害罪baofu xianhaizui

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我国刑法定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本罪的主要特征有:
❶本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构成本罪。
❷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报复陷害他人的目的。
❸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实施报复陷害行为。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对他人进行报复陷害而没有滥用职权,则不能构成本罪,和普通公民一样,其报复陷害行为构成什么罪,就按什么罪处理。报复陷害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进行政治上、经济上的迫害,非法剥夺被害人的合法权利,无理辱骂、殴打、降职、降级、降薪、扣发工资、涂改人事档案、非法关押、判刑等。构成本罪情节严重的,从重处罚。我国刑法第146条规定,犯报复陷害罪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报复陷害他人,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还应依照刑法其他有关条文规定定罪判刑。1982年3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规定,对执法人员和揭发检举作证人员进行阻挠、威胁、打击报复的,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或报复陷害罪的规定处理。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 ☛

报复陷害罪

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控告人,指向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单位检举揭发他人违法犯罪行为的人。申诉人,指对有关机关单位对自己或自己亲属某种权益问题的处理不服而提出意见的人。批评人,指对国家机关或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思想、作风提出批评、建议的人。滥用职权,包括越权和不正当地行使职权。报复陷害,可以是政治的、经济的,也可以是工作的或生活的。陷害是否导致发生实害结果,不影响定罪。

报复陷害罪

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

报复陷害罪

offence of retaliation and frame-up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