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报刘一丈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报刘一丈书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2〕,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3〕,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4〕?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5〕,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6〕,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7〕,门者故不入〔8〕,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9〕,袖金以私之〔10〕。即门者持刺入〔11〕,而主者又不即出见〔12〕。立厩中仆马之间〔13〕,恶气袭衣裾〔14〕,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15〕,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16〕,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人之,又立向所立厩中〔17〕。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18〕。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19〕。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20〕,他日来,幸亡阻我也〔21〕。”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22〕,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23〕!厚我!”且虚言状〔24〕。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25〕:“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 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 长者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26〕,即经年不往也〔27〕。间道经其门〔28〕,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 斯则仆之褊哉〔29〕,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 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矣!”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30〕? 乡园多故〔31〕,不能不动客子之愁〔32〕。 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33〕,则又令我怆然有感〔34〕。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之〔35〕,即天意亦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哉〔36〕! 〔1〕本文选自《宗子相集》。 明嘉靖间,严嵩父子专权长达二十余年,一些士大夫巴结逢迎,干谒求进,奔走于严氏之门。 这篇讽刺小品通过书信的形式,大胆地揭露和批判了当时上层社会的这种丑恶现象。 刘一,字墀石,排行第一,作者父亲的朋友。丈,对长者的尊称。宗臣(公元1525~1560),字子相,扬州兴化(今江苏兴化)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官至福建提学副使。诗文创作与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齐名,并称“后七子”。他虽然也提倡“复古”,但其诗文较少摹拟堆砌习气,散文创作成就在“后七子”中尤为突出。 著有《宗子相集》。 〔2〕长想:长久的想念。 〔3〕辱:谦词,意如“承蒙”。 馈遗(wei):赠送礼物。 〔4〕不才:谦词,作者自指。 〔5〕老父:称自己上了年纪的父亲。 宗臣父,号履庵,与刘一丈交谊甚笃。 〔6〕上下相孚:上下之间相互信任。 孚,相信。 称位:与地位符合。 〔7〕策马:以鞭驱马。策,马鞭。这里用作动词,指鞭打。权者:权势显要的人。 此处指当时权臣严嵩、严世蕃父子。 〔8〕门者:看门的仆人。 故不入:故意不进去通报。 〔9〕甘言媚词:奉承谄媚的言词。 〔10〕袖金:放在袖子里的金钱。 私之:私下送给他,即贿赂。 〔11〕刺:名帖,谒见的名片。 〔12〕主者:主人。 〔13〕厩:马棚。 〔14〕恶气袭衣裾(ju):难闻的气味袭人。衣裙,衣襟,这里指代人。 〔15〕盥栉(guan zhi):洗脸梳头。 〔16〕亡奈何:没办法。亡,同“无”。 〔17〕向:原先,以前。 〔18〕匍匐(pu fu):伏行。 〔19〕上:献上。寿金:献给主人的礼金。古时以金帛赠人曰“寿”。 〔20〕官人:这里是对守门者的尊称。幸:幸亏。 〔21〕幸:希望。亡:通“毋”,不要。 〔22〕所交识:交游与熟识的人。 〔23〕厚我:厚待我。 〔24〕且虚言状:还编造相公厚待他的情况加以述说。 〔25〕稍稍:偶尔,偶或。 〔26〕伏腊:夏季的伏日和冬季的腊日,古代两个重要的祭祀节日。一刺送一张名帖,即拜谒一次。 〔27〕经年:整年。 〔28〕间:偶然,间或。 〔29〕褊(bian):狭隘。 〔30〕得无:能不。迂:迂腐,拘泥。 〔31〕故:事故。 〔32〕客子:寄身他乡之人。 〔33〕抱才而困:满怀才能不得施展而处于困境。 〔34〕怆然:悲伤的样子。 〔35〕亡论:不用说。亡,同“无”。 〔36〕宁心:安心。 这篇讽刺小品以具体形象的事例揭露了当时上层社会的污浊丑恶和官场的龌龊卑鄙,辛辣地嘲讽了干谒求进者的趋炎附势、奴颜卑膝和当权者的虚伪贪婪及其门者的仗势欺人、敲诈勒索的丑态,批判了严嵩父子专擅朝政时社会风气败坏和吏治腐败的现象,鞭挞了那些贪婪谄媚的无耻官僚,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不同流俗的品质。文章笔锋犀利,语言简洁流畅。作者以漫画笔法刻画人物,虽着墨不多,但却维妙维肖地描绘出了当时趋炎附势者钻营谄媚、当权者骄横贪婪、守门者仗势刁钻的丑恶嘴脸和肮脏灵魂,形神兼备。这在当时多以谈山水、品茶酒为主要内容的小品中是不可多得的。 报刘一丈书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②,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③馈遗? 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书中情意甚殷④,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至以 “上下相孚⑤,才德称位⑥”语⑦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 日夕策马⑧,候权者之门,门者⑨故⑩不入(11),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12)以私之(13)。即门者持刺(14)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15)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 “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 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16),走马抵门。门者怒曰: “为谁?” 则曰: “昨日之客来。” 则又怒曰: “何客之勤也!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 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 “亡奈何(17)矣,姑容我入。” 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南面(18)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 “进” ,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19)。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 然后命吏纳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 “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勿阻我也。”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 “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 厚我!”且虚言状(20)。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21)语人曰: “某也贤,某也贤。” 闻者亦心计(22)交赞之(23)。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24)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25)道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26)哉。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 “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矣。” 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容子之愁。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天之与先生者甚厚,亡论长者不欲轻弃 之,即天意也不欲长者之轻弃之也,幸宁心(27)哉! (《宗子㭒集》) 注释 ①《报刘一丈书》——选自《宗子相集》卷十四。报: 回答。刘一丈:字墀石,名不详。一:指排行第一。丈:是对长辈的尊称。书:信。②长想——长久的想念。③辱——承蒙。是谦词。④殷——深厚。⑤相孚——互相信任。⑥才德称位——才能和品行与官位相称。⑦语——在这里是劝勉的意思。⑧策马——鞭打着马。⑨门者——看门的仆人。⑩故——故意。下文“故迟不起”、故不受”等句中的“故”字也都是此意。(11)不入——不让他进门。(12)袖金——把钱藏在袖子里。(13)私之——私下行贿。(14)刺——名帖、名片。(15)仆马——驾车的马。(16)盥栉(guan zhi)——梳洗。盥:洗手。栉:梳发。(17)亡奈何——没有办法。亡:同“无”。(18)南面——面向南。古时尊者接见卑者,尊者面向南,卑者面向北。(19)寿金——赠金。古代以金帛赠人叫寿。在此实是行贿。(20)虚言状——编造相公厚待他的情况加以叙说。(21)稍稍——随便的。(22)心计——心里盘算着。(23)交赞之——一齐来称赞他。(24)伏腊——指夏天的伏日和冬天的腊日,在古时都举行祭祀,是一年中的重大节日。(25)间(jian)——偶然。(26)褊(bian)——褊狭。(27)宁心——安心。 赏析 这是一篇书信体杂文。全文可分四段。因为是回书,所以第一段是对来信和馈赠的感谢,但却不是和全文无关的套话,从中可见作者与刘一丈的亲密关系;刘是作者父亲的挚友,也是作者十分尊敬的长辈。给自己亲近和信赖的人写信,最能敞开个人的心扉。作者借回答刘来信中提出的“上下相孚,才德称位”的劝告为由,以坦露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笔调,说明自己的“不孚之病”,从而推出了揭露现实官场之丑恶的主旨。 第二段是全文的主体。是作者的批判精神、讽刺激情表现最为充分的精采段落。作者以“且今世之所谓孚者何哉”为引,提起下文,通过“客”进谒“相公”的具体过程和对他们的卑劣形象的勾勒,生动地揭示了所谓“上下相孚”的丑恶实质,不过是上下沆瀣一气,干谒行贿,特权纳赃而已。作者对此分三个层次作了精确的写照。首先是谒见相公之前,着重描绘“客”含耻忍辱、低声下气的丑态。他心情急切,不分昼夜,候权者之门。他甘受门者的刁难、训斥,“甘言媚词”,“袖金以私之”。他耐心等候,虽“立厩中”与群马为伍、受“恶气”之侵袭,也不敢离去。当相公故意摆谱,至暮“谢客”,令其明日再来,他更不敢稍有懈怠,以至“夜披衣坐”以待天明,“闻鸡鸣”则起,慌忙“走马抵门”。为干谒权贵,真达到了自轻自贱不以为耻的地步。其次是谒见相公之时,作者着重突出其卑躬屈膝、迎合谄媚之状。他不敢仰视相公,不敢说半句言词,在拜相、贿相、辞相的短暂过程中,作者用“惊走匍匐阶下”和两次“再拜”、两次“故迟不起” “起则五六揖”,展现他在相公面前别无他能,只有不断地叩拜作揖,使其奴才嘴脸活现于纸上。最后是谒见相公之后,作者着重揭示他“大喜,奔出”得意忘形的浅薄和吹牛撒谎扬言 “相公厚我! ”借以抬高身价、骄人唬人的丑态。这一段主要是以“客”的活动为主,但门者狗仗人势、借机敲诈的恶劣作风和相公在受贿时“故固不受”、装腔作势的伪君子面孔也刻画得十分活现。而作者对所谓“上下相孚”的鄙弃之情也于行文中清楚地表现出来。 第三段则是作者用自己的言行明确表示要坚守节操、不同流合污的坚决态度,从而更加强了对权贵和奔走于权贵之门的势利奴才们的批判。 第四段是信的结束,中心是对长者的劝慰,和全文主旨也紧密相联。因为“长者之抱才而困”的不幸处境和作者的“不孚之病”一样,既体现了黑暗现实对有才有志的正派人士的排斥,也是他们坚守节操的高贵品质的表现,因此,是从另一个侧面对龌龊官场的批评。 全文用笔简洁,朴素自然,既不借助典故,也不堆砌词藻,只是如实叙来便绘声绘色、形象活脱,官场的腐朽、人情世态的虚伪险恶也都被揭露无遗。 《报刘一丈书》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 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①?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 “上下相孚②,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 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③,而主者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 “相公倦④,谢客矣,客请明日来。” 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⑤,走马抵门。门者怒曰: “为谁?” 则曰: “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 “何客之勤也! 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 “亡奈何矣,姑容我入。” 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见⑥,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 “进。” 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 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 “官人幸顾我⑦,他日来,幸亡阻我也!” 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 “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 “某也贤,某也贤。” 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⑧,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衷⑨。以此长不见悦于长吏⑩,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 “人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 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 【注释】 ①长者:对年纪大的长辈的尊称,这里指刘一丈。馈遗(kuiwei):赠送。不才: 自谦之辞,意思即不成材的人。②孚(fu): 信任。③刺: 谒见时用的名片。④相公:对宰相的一种称呼,这里指权贵。⑤盥栉(guanzhi): 梳洗。⑥南面: 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⑦官人: 这里是对守门人的尊称。⑧岁时伏腊: 指一年中逢年过节的日子。岁时,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叫四时。伏腊,夏天的伏日和冬天的腊日。⑨褊 (bian) 衷: 狭隘的心胸。⑩长吏: 即长官。 【译文】 在几千里之外能时常得到您的书信,我久久思念的心情得以慰藉,这已经让人感到非常欣慰了,又怎么能更让您破费馈赠礼物呢?这叫我用什么来报答您呢! 来信中情意极其深厚,表明您不曾忘了我的老父,也知道我的老父也深深地念记着你的缘故。 至于信中用 “上下之间要互相信任,才能品德应和职位相称” 的话来劝勉我,那我确实是深有感触的。我的才能品德与职位不相称,我本来就了解这一点。至于说到上下之间不能相互信任的毛病,在我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那么,现在所说的上下信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那就是,从早到晚骑着马去恭候在权贵的门前。当看门人故意刁难不肯进去禀报时,他就甜言蜜语,做出妇人的媚态,把藏在袖子里的金钱偷偷送给他。等到看门人拿着名片进去后,主人却不立刻出来接见,他就只得站在马棚里,处在仆人和马群中间,臭气熏着衣服,即便有不可忍受的饥寒或是闷热,也不敢离开。等到傍晚,先前那个曾接受金钱的看门人出来,告诉客人说: “相公已经疲倦了,谢绝会客了,请客人明天再来吧。” 而明天又不敢不来。当天晚上披衣坐着,一听到鸡叫就连忙起来梳洗,然后骑马赶去叫门。看门人怒问: “是哪个?” 他就回答说: “是昨天来过的那个客人又来了。” 看门人发怒道: “客人怎么来得这样勤,哪有相公这个时候出来会客的道理?”他内心感到羞辱不已,强行忍耐着对他说: “没有办法啊,姑且让我进去吧。” 看门人又得到了他送的金钱,才起身让他进去。他又站在上次站过的马棚中。好不容易主人出来,朝南面坐着传唤他进去。他就诚惶诚恐地跑过去,趴在台阶下。主人说: “进来吧。”他就连拜两拜,故意迟迟不站起来,站起后就献上进见的礼金。主人故意不接受,他只得一再请求。主人又故意不接受,他又得一再恳求。然后主人才叫手下人把礼金收下。他只得又接连跪拜,故意迟迟不起来。起身后又连作五六个揖后才出来。出来后,对看门人作揖说: “承蒙官人关照我,今后我再来,希望你不要阻拦我啊。” 看门人还了礼后,他就欣喜不已跑出去。骑着马遇到他的熟人,就高举马鞭告诉他们说: “刚才我从相公家里出来,相公极其优待我,他真是优待我啊!” 而且还编造出当时的情状。就连那些熟人也心里担心相公真的厚待他。相公又偶尔稍微对人说道: “某人有才能,某人有才能。” 听说的人也心里盘算着怎样附和称赞他。这就是世上所说的上下之间互相信任了。您说,我能这样做吗? 前面所说的那个有权有势的人家,我除了逢年过节投张名片以外,就整年不去了。有时经过他的家门,也是捂住耳朵、闭上眼睛,快马赶过去,好像有人在后面追赶一样。这就是我偏狭的心胸。由此我长期以来得不到上级的欢心,而我则更加不在意了。常常还骄傲地说: “人生自有命运,我只是安守自己的本分罢了。” 您听了我这样的话,不会讨厌我的迂腐吧? 【鉴赏】 《报刘一丈书》属书信体散文,是宗臣的代表作。刘一丈的生平不详,据文意似是作者父亲的好友。作者在这封信中,以漫画式的手法,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当时封建士人奔走于权贵之门,寡廉鲜耻,极尽谄媚的丑态。同时对权奸及其奴才的赫赫气焰、贪财纳贿的卑劣行径,也作了生动的描画,以此来表明自己坚持傲岸不阿,决不同流合污的立身处世态度,作者愤世嫉俗之意溢于言表。 字数:2288 傅德岷,赖云琪 主编.古文观止鉴赏.武汉:崇文书局.2005.第542-544页. 报刘一丈书 《报刘一丈书》明宗臣撰。这是作者给其父辈的世交所复的信。信中,作者用一种近于漫画化的艺术手法,对当时上层社会的污秽、丑恶的现象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形象地揭露了朝廷权贵的骄横受贿,一般官僚为夤缘以进而奔走权贵之门,摇尾乞怜、虚张声势的丑态,反映了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从中也显示了作者的正直耿介。全信围绕刘一丈给作者信中勉励作者的“上下相孚”一句展开,对官场的现状进行了描摹。详尽地向读者描绘了权奸的赫赫气焰,门者的狐假虎威、敲诈勒索;干谒求进者的谄媚无耻。这封信笔锋犀利,语言简洁流畅,朴实无华。亦谐亦庄,写人叙事维妙维肖,入木三分。 ☚ 唐宋八大家文钞总序 叶子肃诗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