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护法军政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护法军政府1917年孙中山在护法运动中建立的军政领导机关。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后,孙中山积极主张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反对段祺瑞的独裁统治。1917年7月赴广州,8月25日召开国会非常会议,31日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宣布组织军政府。军政府实行大元帅制,设大元帅一人为国家元首兼行政首长;元帅二人,协助大元帅处理政务;并设立外交、内务、财政、陆军、海军、交通六部,各部设总长一人,由国会非常会议选出,大元帅特任。9月1日军政府成立,孙中山当选为大元帅,唐继尧、陆荣廷当选为元帅(二人均未就任)。后西南军阀勾结北洋直系军阀,图谋排斥孙中山。1918年5月4日孙中山辞去大元帅职务;18日国会在西南军阀指使下宣布《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修正案》,改大元帅制为总裁合议制,改组军政府,选举总裁七人。孙中山虽为七总裁之一,但实权操于桂系军阀手中。孙中山未就职而赴沪。护法运动夭折。1920年10月护法军政府被桂系军阀宣布取消。 护法军政府 护法军政府1917年7月,孙中山为反对段祺瑞为首的北洋政府解散国会,拒绝恢复“临时约法”的行为,从而率驻沪海军及部分旧国会议员南下广州,联合西南各省宣布“自主”的各地方实力派,树起护法大旗。8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非常国会,议决成立军政府,通过“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大纲”。9月1日,选举孙中山为大元帅,陆荣廷和唐继尧为元帅。10日,孙中山宣誓就职,同时任命各部部长,护法军政府正式成立。但陆、唐并非想和孙中山真正合作,而希望通过“护法”之名,巩固和扩大地盘。不久,他们和北洋军阀相勾结,即对军政府进行百般刁难,排挤孙中山。1918年4月,西南军阀拉拢政学系分子,对护法军政府进行非法改组。7月,将军政府改为七总裁制,推选孙中山、唐绍仪、伍廷芳、岑春煊、陆荣廷、唐继尧、林葆怡七人为总裁,岑春煊为主席。孙中山见无法再进行护法,遂离粤赴沪。不久,军政府被桂系军阀取消。 ☚ 护法运动 护法军政府大元帅 ☛ 护法军政府护法运动时期国会非常会议选举产生的军政府。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七月,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解散国会,提出拥护约法、恢复国会的主张,率驻沪海军到广东。一部份议员离京南下,拥护孙中山护法。八月,南下议员在广州召开国会,因不足法定人数,称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军政府。八月三十日通过《军政府组织大纲》,次日公布。依照这个大纲的规定,军政府设大元帅一人,元帅二人,均由国会选举,任期无具体规定。军政府设外交、内务、财政、陆军、海军、交通六部,各部设总长一人,由国会分别选出,咨请大元帅特任。但当总长缺位尚未选出之前,大元帅得先任命署理。军政府设都督若干人。以各省都督赞助军政府者任之;凡有举全省兵力,宣布与非法政府断绝关系者,亦得任军政府都督。次年五月十日修正通过《军政府组织大纲》,改大元帅独任制为总裁合议制。军政府设总裁会议,由总裁组成。总裁由国会选举,人数并无具体规定。军政府设置政务院,由政务员组成,政务院长和各部总长均为政务员。政务院长由国会选举,经总裁会议任命;政务员辅助总裁对国会负责。凡用军政府名义发出的政务性文告,由总裁连署,并经政务员副署。政务员和总裁意见不同时,得开联席会议决定。联席会议以总裁、政务员和各省军代表会同举行。政务院设置参事会,由各省省议会选出参事二人经总裁会议任命组成;无省议会的地区,由当地的法定机关选举。军政府的军事机关除政务院所辖军事行政机关外,还有军事委员会和参谋部等。五月的军政府改制是桂系军阀唆使政学系劫持非常国会排挤孙中山的行动,孙中山被迫赴沪。后桂系军阀向北洋军阀靠拢,将军政府撤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