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抢救运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抢救运动 抢救运动Qiangjiu yundong在延安整风运动审干工作中因扩大敌情而在短时期内发动的错误运动。1943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在整风的同时,进行一次普遍的审查干部运动。这在当时党的队伍迅速扩大,在国民党加紧特务活动的条件下,是必要的。但是在审干工作中曾对敌情作了过分的估计,把一些干部思想上工作上的缺点和错误或历史上未弄清楚的问题,轻易怀疑成政治问题以至反革命问题,并采用“逼、供、信”的错误方法,这就出现了严重的偏差。特别是在7月15日,负责审干工作的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动员报告,提出开展“抢救失足者运动”以后,错误进一步扩大,造成大批冤、假、错案,很多人被戴上“特务嫌疑”、“叛徒嫌疑”的帽子。在这以前,中共中央曾经发现审干工作中有“左”的错误,已通过制定工作条例和讲明正确路线企图予以纠正。在发现错误仍在扩大时,7月30日,毛泽东再次强调了审干工作的正确路线,并指示停止“抢救失足者运动”。8月15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审查干部的决定》,重申审查干部必须坚持“首长负责”等9条方针。10月9日,毛泽东又指示要坚持“一个不杀,大部不抓”的原则。经过很多努力,才使“抢救运动”的错误得到制止。后来,中共中央领导有关部门对错案进行了甄别平反,并对受冤屈的人员陪礼道歉。 ☚ 延安整风运动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 抢救运动延安整风转入审干阶段后,由于中共中央对于国民党特务分子的渗入作了过于严重的估计,导致后来反特斗争的扩大化。1943年7月15日,具体负责审干工作的社会局领导人康生作了《抢救失足者》的报告,并掀起了“抢救失足者运动”,大搞逼、供、信的过火斗争,10多天内搞出大批所谓“特务”,混淆了敌我,造成许多冤假错案。中共中央及时发现并于7月底开始纠正了这种“左”倾错误。 抢救运动1943年在延安审干工作中发生的“左”的错误。在整风运动中,为了打击敌人,纯洁党的组织和干部队伍,中共中央决定结合整风进行审干。1943年7月,负责审干的中央社会部部长康生,作了一个《抢救失足者》的动员报告,扩大敌情,借机发动了错误的“抢救运动”,迫使许多单位大搞逼、供、信,一度发生了反特扩大化的严重错误。诬陷、迫害、株连了许多好干部和好党员。中共中央于同年8月15日作出了《关于审查干部的决定》,决定了正确的审干方针和政策,及时纠正了这一错误,平反了冤、假、错案,使审查干部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