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改造重点
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某种经济技术目标而确定的技术改造的主攻方向。它既可以是整个经济活动链条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也可以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瓶颈”部分。技术改造重点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而变动,不同时期可以有不同的重点。它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重点中有非重点,非重点中也有重点,不同地区、部门或行业、企业、项目、产品等的重点和非重点不尽相同。技术改造重点的确定须遵循以下原则: (1) 综合经济效益原则。要从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这个总目标出发来选择重点,促进有较大带动力和影响面的核心部门的发展,有计划分步骤地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水平。(2) 适应社会有效需求原则。充分考虑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生产更多适销对路的短线产品和新产品,尽可能降低产品消耗和成本,使其符合社会有效需求。(3) 系统配套原则。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合理确定各个子系统在国民经济总系统中的地位、功能及其排列的次序,抓住那些对总系统高效运转制约性很大的子系统,有重点地分配技术改造投资,力求实现总系统的最优化。(4) 协调发展原则。切实搞好综合平衡,注意强化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协调各行各业各种产品客观上存在的相互制约关系,保证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5) 切实可行原则。选择重点须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原料、市场等因素,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