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模式
为了认识和理解技术创新过程,人们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模式。不论这些模式多么详细、多么复杂,但都仍然只能是对复杂现实的简化。
(1) 技术推动与需求引发模式。线型模式是理解和研究创新过程的最简单、最方便的工具。尽管真实的复杂的创新过程是不能用这种简化模式所揭示的,但是作为科技管理来说,这种简化模式仍然可以作为研究或决策的基本出发点。
❶技术推动。较为流行的线型模式是从基础研究开始到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线型序列过程,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开发——工程制造——销售。这种模式反映了人们的信念: “新产品和新工艺是以新原理和新概念为基础的,而这些新原理和新概念,是由基础科学研究产生的。” 在创新研究中,这种模式常常被称之为技术推动型 (或科学推动型)。由于一些重大的高技术创新,如常被称之为新技术革命核心和带头技术的半导体、计算机、原子弹、激光等,都是以这种模式发展起来的,所以长期以来这种模式广为人们所接受,并一直是科技管理和科技政策发展的基础。技术推动模式的广为传播,对人们认识科技的重要作用,对社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从而对20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技术推动模式把创新过程理解得过于简单化和绝对化,也受到了很多批评,需求引发模式和混合模式等被提出来试图代替它。但是,正如罗森堡所评论的: “改进的模式还未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在当前的讨论中仍然常常援引线型模式,特别在政治性讨论中更是如此。”
❷需求引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对创新过程经验研究的基础上,一种以需求为首位的线型模式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线型序列过程是: “市场需求——应用研究与开发——工程制造——销售。这种模式常常被称之为 “需求引发型”。由于大多数中、小型创新,特别是积累性创新,都是以这种模式发展的,所以 “需求引发” 模式在70年代的创新研究中,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这一时期的科技政策因而在重心上也作出了重要调整。
在需求引发模式中,美国经济学家施莫克乐的需求推动发明模式较有代表性。施莫克乐1996年通过对专利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 专利活动,也就是发明活动,与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基本上是追求利润的经济活动,它受市场需求的引导、制约。后来的一些研究也支持施莫克乐的观点。迈尔斯等人于1969年考察了铁路、铁路设备、建筑、计算机等五个产业的567项创新,得出结论说,在创新中,需求是比技术潜力更为重要的因素。厄特巴克于1974年作的一项研究更是认为,60-80%的重要创新是需求引发的。需求引发模式对改变人们的观念,促进研究开发工作与市场需求更好地结合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需求引发模式的推崇者,在反对技术推动模式时,却常常把自己推到了另一个极端,他们把创新过程也看得简单化和绝对化了。实际上,不论是技术推动型,还是需求引发型,都只是部分地反映技术创新的发展过程。过分强调需求引发,会使重大的技术创新难以发展,从而减缓科技进步的速度。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成功的创新取决于科技能力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匹配。
❸熊彼特模式。熊彼特本人并未提出过创新过程的模式。是熊彼特的追随者们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概括出熊彼特模式Ⅰ和熊彼特模式Ⅱ。模式Ⅰ强调外部科学发明的作用,更强调企业家的作用。当存在着一批与科学新发展相关的发明时,一位企业家意识到这些发明的未来潜能,冒风险进行创新,这种冒险行动是一般资本家或经理不敢采取的; 创新一且成功,它将使现有市场结构处于不均衡状态,创新者将获得短时期的超额垄断利润,但这种垄断会随着大量模仿者的进入而被削弱。这一模式也被称为熊彼特企业家创新模式。
模式Ⅱ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大企业内部R&D的作用,在与外部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下,内部R&D导致新生产方式的出现和新的市场结构,所以这一模式也叫熊彼特大企业创新模式。熊彼特模式实际上也是技术推动型的。
(2) 混合模式。由于线型模式把复杂的创新过程看得过于简单化,引起新的混合模式被提出来试图说明创新过程。其中较有影响的是克莱因与罗森堡提出的链环联系模式和罗斯韦尔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式。
在链环联系这一模式中,一共有五条创新路径,而不是线型模式里的一条。第一条路径是创新的中心链,起于发明,设计,通过开发、生产,终于销售。第二条路径由一系列的反馈回路组成,反馈表示从对市场需求的察觉,直接返回下一轮设计,以便对产品和服务的性能作进一步的改善。第三条路径的含义是: 在设计各阶段,若有问题,先看现有知识能否解决,然后返回设计。第四条路径是研究导致发明和创新的路径。第五条路径是市场推动研究的路径。在这一模型中,研究不再是创新的起始点,而是创新主链各节点上都需要的东西。
在交互作用这一模式中,创新过程被看成是一个逻辑序列的但不一定连续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区分为一系列功能上分开、但彼此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阶段。整个创新过程可看作是一个组织内部和组织外部交流路径的复杂的网,它把企业各种内部的功能联系在一起,把企业同广泛的科技团体联系在一起,和市场联系在一起。换言之,创新过程代表了在创新企业框架内技术能力和市场需求的汇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