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子舞》
维族集体舞。1955年由中央实验歌剧院首演。高地安、于颖等根据原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工团的《盘子舞》整理加工而成。领舞:于颖、孙天路。该舞表现了乐观、开朗、殷勤好客的维吾尔族人民节日欢宴的喜悦心情。该舞蹈是由风趣、活泼的男女五人舞,优美、稳健、细腻、技巧性较高的女子集体盘子舞和男女混合群舞三段组成,最后在五彩缤纷的舞裙飞旋和乐声、歌声、碟声、鼓声、铁环声交响共振的欢快中戛然而止。《盘子舞》的步法及手臂姿态动作,采用赛乃姆的基本步法如“三步一抬”、“前后点步”、“垫步”、“开合步”等;手的姿态如“两臂平伸”、“一手在胸前,一手至头上”或“一手在胸前,一手在体侧平伸”等等,编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工与提高。在盘子的表演上也有所创新,增添了舞蹈的技艺性和观赏性。该舞集维吾尔族民间“盘子舞”、“手鼓舞”、“铁环舞”为一体,用北疆的麦西热甫舞曲伴奏演唱,节奏欢快、气氛热烈,生活气息浓郁,民族色彩丰富,在国内外演出中深受观众喜爱。195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左哈拉·萨哈玛也娃再度加工并领舞,在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获银质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