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墓望丧sǎo mù wànɡ sānɡ扫除墓地,等待死后来入葬。《汉书·酷吏传》载,严延年迁任河南太守时,其母自东海来,刚好见到处决犯人,就对延年说:“地方官不能多刑杀人以立威,我不想在暮年见到儿子被杀,我回东海去了,在那里扫除墓地等你。”一年后,严延年果败。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有“严母扫墓以望丧”之句,后因以指酷吏必有恶报,且指日可待。 扫墓望丧sǎomù-wàngsāng〔偏正〕 扫除墓地,以等待人死入葬。谓酷吏必有恶报,指日可待。据《汉书·酷吏传·严延年》载,严延年迁河南太守,用刑刻急。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到洛阳,适见奏报行决囚人,母大惊,谓延年:“天道神明,人不可独杀。我不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 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余,延年果败。《隋书·隐逸传·李士谦》:“积善余庆,积恶余殃,高门待封,~,岂非休咎之应邪?” △ 贬义。多用于描写酷吏。 【近义】高门待封 恶有恶报 恶贯满盈恶积祸盈 〖反义〗善有善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