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 20世纪初,中国的体育竞赛活动逐步由学校走向社会,在校际运动会的基础上形成了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性运动会,并于1910年仿照奥运会举行了第一次全国性运动会。 1911年9月,中、日、菲3国体育界发起成立的远东运动会,成为中国体育走向国际的主要窗口。1924年,中国按照国际惯例改革了全运会,开启了中国人自己管理和组织体育竞赛的历史。1932年,运动员刘长春“单刀赴会”参加了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实现了中国派选手参加奥运会的愿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赶上第十五届奥运会的末班车;1958年,为维护一个中国的原则,中国不得不暂时断绝与制造“两个中国”的一些国际体育组织的关系,但中国人民并没有放弃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组织运动会,培养运动员,建立起竞技体育发展体系。1984年中国重返洛杉矶奥运会,射击运动员许海峰打破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人奥运金牌零的纪录,让世界感受到中国竞技体育融入世界的急促脚步;而通过第24、25、26、27、28、29届奥运会,使世界人民了解了中国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状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