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打糕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打糕dǎgāo朝鲜族民间祭祀、庆贺时的必备食品:他们家的大人还给俺吃大米面儿~。俺对瘦叔说,瘦叔不信。(于雷《属龙女》) 打糕❶朝鲜族节日主食及宴席上常见糕点。将糯米蒸熟后放在舂臼里槌打而成。分成一团一团,放在盘子里,食用时或蘸豆沙或蘸芝麻,也有用糜子、粘小米、粘高粱打成的。用大米面制成的则有发糕、蒸糕、大米切糕之分。 打糕满族传统食品。流行于东北等地。是以大小黄米、江米、粘高粱的粘性体物为原料。做法是把米放上屉蒸熟成粘饭,取出淋上清水,放到打糕石上用木榔头锤打成团面,做时须撤拌熟黄豆粉,即可揉制成各式饼类。吃的时候,蘸蜂蜜或糖食用,十分可口。现今,在满族的祭祀中,仍用这种打糕祭供神祖,以表示族人谨遵古俗,虔诚庄重。 打糕亦称“粘糕”。❶清时满族祭祀供品之一。清宗室、王公家每祀神前一日,用黄黍米制作。每神位前各置九盘,以为敬献。 打糕满族风味面食。旧时农历三月祭祀时以之供神。制法; 糯米或黄米以水淘洗净,黄豆炒熟磨成细面备用。将糯米煮成饭盛于木槽内,用木榔头蘸水略捣之使成泥状,倒于事先备好的石板上,再以木榔头蘸水将其打成面饼,边打边以人从旁拨之,使其厚薄均匀,打好后上洒豆面食用。第一次打出者称“擦台糕”,一般不用作供神;第二次以后打出者因石板面已干净方可用之。 打糕 打糕是朝鲜族最著名的传统风味食品,因为它是在槽子里用木槌砸制而成的,所以称之为打糕。打糕有两种,用糯米制作的称白打糕,用黄米制作的称黄打糕。把米放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放入锅中蒸熟,再放入木槽或石槽中,用木槌反复槌打,即成味道香甜细腻、筋道适口的打糕。 ☚ 冷面 狗肉汤 ☛ 打糕 096 打糕朝鲜族风味食品。将糯米蒸熟,放进石臼中用石杵砸成糕,摊平洒上炒豆面,切成小片,即可食用,香粘可口。 ☚ 冷面 酸汤子 ☛ 打糕 147 打糕见18096条。 ☚ 绿豆糕 饼 ☛ 打糕中国朝鲜族的一种传统风味小吃。因制作时需用木槌槌打糯米饭,故名。以糯米、豆沙(或熟豆面及其他小料)为原料制成。蘸糖或盐食用,清香粘润适口。 打糕朝鲜族传统食品。流行于延边等地区。是朝鲜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宴客祭祀等必备之珍馔。制法;先将糯米洗净泡发后,放在笼屉内蒸熟,取出倒在木槽或木臼里,用木槌打成糕团。在打制过程中,要不时将木槌蘸水,以免糯米粘在木槌上。打好取出,切成半个拳头大小的块,分层码进碗里,每层之间洒上豆面,即可食用。吃时若再蘸一下蜂蜜或白糖,则更有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