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瓶伙;打平伙;打平火;打平和ta53p‘in21xo53da53pin21ho53大家凑钱聚餐。中国最早的AA制。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十八《杂说》: “时时从学前过,则呼沈公勇曰: ‘沈二哥,我们大家去打个瓶伙。’ 即同至酒店中,唤酒保取酒。”清梁同书《直语补证》 “打瓶伙,吃寡酒”条,谓 “并见《四友斋丛说》”。亦作“打平伙”。《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众贼道: ‘果是利害。而今幸得无事,弟兄们且打平伙,吃酒压惊去。’”清乾隆三十三年《江津县志》卷九《礼俗志·附善俗诸条》: “川俗赶场会饮曰打平伙,醉后种种滋事,最坏风俗。”刘省三《跻春台》卷三《假先生》: “又贪口腹,常约徒弟打平伙,他不出钱。” 民国二十七年《达县志》卷九《礼俗门·风俗·方言》: “醵钱会饮曰打平伙。”又作“打平火”。《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九: “平日与众道士相好,常合伴打平火。” 民国二十八年《邯郸县志》卷六《风土志·方言》: “醵钱饮酒曰打平火。《四友斋丛话》曰 ‘打瓶伙’,盖即此也。”或作“打平和儿”。《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七回: “西门庆家中这些大官儿,常在他屋里坐的,打平和儿吃酒。”清光绪七年《宜阳县志》卷六《风俗·方言》: “众人聚饮食一人出钱谓候,众人对钱谓打平和。” 民国二十三年《大名县志》卷二十二《风土志·方言》: “醵钱饮酒曰打平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