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岔dǎ chà❶打断别人的话。〔例〕你老人家先别打岔,让人家说完了。(儿336)∣瑞宣拦不住她,而且觉得她离开屋里也省得再打岔,只好答应下来。(文四114) ❷引开话题。〔例〕“您别说了,我心里乱得很。又打雷了。”“孩子,别打岔,你真预备跟妈回济南么?”(禺101)∣“哎,先生,那是什么?”他也不知道啊,他跟人家打岔:“啊,烧饼。”(瑞178) ❸搅扰,使人分散注意力,转移兴奋点。〔例〕真讨厌!想办件事就这么难——总有人打岔!(楼153)∣“本来我是想晚几天再来的。”周仁开口就向金秀解释,“可我又想,早点过来,给老师打打岔儿,让他舒舒心,或许更好。”(皇155)∣得嘞,哥儿们,别这儿打岔了。让让,我们得上船了。(朔1.194) 打岔ta53 ts‘a44把别人的工作或话头打断: 别~,听我说。鲁迅 《南腔北调集》: “但倘有什么分心的事情来一打岔,放下之后许久再来写,性格也许就变了样。” 打岔一1020①动搅扰。北京官话。北京〖 〗。真讨厌!想办件事就这么难——总有人~。《鲁迅书信集》卷下:「转地实为必要,至少,换换空气,也是好的。但近因肋膜及咯血等~,竟未想及。」②动讳称婴幼儿生病。江淮官话。江苏南京〖 〗。   打岔dǎchà打断别人的话语、思路和工作等 △ 他一~我就说乱套了。 打岔dǎchà〈动〉打断别人的谈话或干扰别人的工作或学习:不要打岔。 【同义】打搅│干扰│搅扰。 打岔dǎ chà❶从中插话或岔开别人的话题。如:大人说话孩子别~。 ❷耳聋或某种原因听错别人话意。如:我耳朵不成了,净和别人~。小王说昨天晚上吃饺子,我听成了他昨天晚上得了胖小子了。 打岔dǎ chà旧时云南滇西地区土匪谓内讧、火拼。 说的方式 说的方式用某种语言或腔调说话:打(~官腔) 用半文半白的语言说话:之乎者也 者也之乎 者也焉之 说话时喜用文言词句:转文 众口同声说:交口(~称赞) 模仿别人说话:学舌 口中常说:张口闭口 从旁帮人说话:帮腔 敲边鼓 代人说话:代言 换句话说:换言之 一句接一句,交替轮换着(说):一递一句一递一答 一递一口 一替一句 别人怎么说,自己跟着怎么说:人云亦云 顺着别人的脾气说话、办事:顺毛儿扑撒 紧接着对方的话题说话:话赶话 接过别人的话说话:答茬 答理 答话 答嘴 答言 答白 搭话 搭腔 搭嘴 搭茬 接茬 接碴 插嘴,搭腔:搀话接舌 说话迎合别人,搭话凑趣:添言搭趣 把别人的话头打断:打岔 抢先说话:抢嘴 (用语言表达意思:说话) ☚ 说话 说出 ☛
话题 话题话(话头;话端;话碴;话茬;话锋;话柄) 谈端 谈绪 品评的话题、内容:品题 本来的话题:本题 用谈话的方式引起话题:以话引话 以话套话 在闲聊中以天气的变化为话题:较雨量晴量雨较晴 量晴较雨 把谈论的话题局限于有限范围内:就事论事 把话头转到正题上来:言归正传 书归正传 话题十分广泛:谈天说地 谈天论地 说地谈天 说黑道白 说白道黑 说白道绿 有意回避话题:左顾言他 转移话题:岔(~开;打~) 转帆 (谈话的中心:话题) ☚ 笑料 说某种话 ☛ 000108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