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扑灯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扑灯蛾》《扑灯蛾》
蒲风 熊熊的火焰在燃烧, 无数的扑灯蛾齐向火焰中扑跳; ——先先后后, 没有一个要想退走! 哦! 你渺小的扑灯蛾哟! 难道你不知道这烈火会把你烧? 难道你不曾看见 许许多多的同伴已在火中烧焦? 为着坚持自己的目标奋斗到底, ——不怕死! 为着不忍苟全一己的生命, ——不怕死! 扑灯蛾! 扑灯蛾! 是否你们因此而继续 不断地投在火焰里? 熊熊的火焰在燃烧, 无数的扑灯蛾已在火中烧焦! 先先后后,没有一个要想退走! 啊啊! 它们没有一个要想退走! 【赏析】 蒲风主张诗人要“捉住现实”、“提倡诗歌朗诵”; 主张“反帝反日”。因而他的诗作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现实性和战斗的激情。“他到哪里,哪里就燃烧起诗歌的熊熊烈火”。(艾青 《 〈中国新文学大系〉 第十四集〈1927—1937〉 序言》)。 本诗是诗人的名作之一,为诗集《茫茫夜》中的早期作品,创作时诗人年仅18岁。扑灯蛾是一种昆虫,有四个带鳞片的翅膀,多在夜间活动,常飞向灯光。灯蛾扑火,自取灭亡,这是通常意义上的理解。但是,诗人并不这样看,他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他把无数的扑灯蛾象征为千千万万被压迫被奴役的人民大众,象征着他们反压迫反奴役的斗争和执着追求光明且不惜为之献身的高尚品格。这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而悲壮的新的“殉道者”。正因为诗人在诗的立意上新颖独到,才使得诗意深蕴,耐人寻味。 这首诗共分四节。第一节,诗人描写了一个悲壮而又令人惊诧的现实:“无数的扑灯蛾齐向火焰中扑跳”,而且“先先后后,没有一个要想退走!”读至此,我们会和诗人一样产生疑问:“你渺小的扑灯蛾哟! 难道不知道这烈火会把你烧?难道你不曾看见,许许多多的同伴已在火中烧焦?”这里我们看到,诗人的诘问是有目的的。实际上,诗人是要在人们的惊诧之后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对“灯蛾扑火”做更为广泛而深入的思考。如果读者能从象征的意义上来捕捉 “灯蛾扑火” 所表达出的现实生活的意蕴;那么,诗人所要表达的诗情就将与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这也正是诗人第一、二两节所要达到的目的。在第三节中出于对第一节的诗意的解释和对第二节的诗意的回答,诗人道出了自己升华后的艺术感悟和理解:“灯蛾扑火” 焚身,并不是自寻绝路; 而是 “为着坚持自己的目标奋斗到底”,“为着不忍苟全一己的生命”,因而它们执着,勇往直前,没有些许怕死的怯懦。诗的第三节是全诗的高潮点,是全诗诗意精华之所在。第四节和第一节诗句基本相同,但是其艺术效果却迥然有别。有了第一节的叙述,第二节的诘问,第三节的诗意揭示,再读第四节时,我们会觉得一种绵长、深邃的意蕴缕缕萦回于脑际。 本诗构思巧妙,是诗人独特的艺术感受的结晶。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昆蟲部 > 蛾蝶 > 飛蛾 > 撲燈蛾 撲燈蛾 pūdēng'é 即飛蛾。 扑灯蛾 扑灯蛾曲牌名。一名 〔打火虫〕。属南曲中吕宫。据清·周祥钰《九宫大成谱》,字数定格及韵式作五、五、五、六、五、七、七、三、七(九句)。其中第一、二句之间可叠一五字句。一般用于套曲中。如昆剧《长生殿·惊变》唐明皇闻警后所唱“态恹恹轻云软四肢”一段。或摘取前四句,略加变化,单独使用,只念不唱。如京剧《狮子楼》武松受杖责后所念即是。 ☚ 四边静 醋葫芦 ☛ 昆虫 昆虫虫(虫子;~蛾;~蚁;草~;大~;爬~;飞~) 斯弥 虺蜓 另见:翅膀 虫飞 爬动 鸣叫 哀叫 ☚ 昆虫 各种昆虫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