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染纹缬
壮族染织工艺。织物浸渍染液后受轧辊压力,使染液透入织物并除去余液染色方法,称为扎染。绞缬,又名“撮晕缬”,民间通常称“撮花”。是我国古代纺织品的一种“防染法”染花工艺。《一切经音义》云:“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也。”壮族绞缬工艺是,先在丝绸布帛上用竹片沾色料画好花纹,然后用针线将花纹密缝紧凑,再置入兰靛染缸中染色。最后将线拆掉,花纹保持原来色调。绞缬一般称作单色加工。复杂加工可套染出多彩纹样,具有晕渲烂漫变幻迷离的装饰效果。广西靖西、德保、忻城、桂林、宜山、龙州、天峨等壮族地区盛行此法。头巾、被单、蚊帐等多为土布,蓝靛单色加工,并与腊染结合其纹理,图案更为丰富可人,以后又发展用丝绢扎缬,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