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 根据1912年3月11日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在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由国会制定中华民国宪法。 国会的组织及选举法,由参议院确定,于1913年1月进行大选。4月8日国会在北京召开。国会由参、众议院组成。 参议院选举张继(国民党)、王正廷为正副议长,众议院选举汤化龙(民主党)、陈国祥为正副议长。 在第一届国会中,国民党共占有392个议席,在参议院的274个席位中占123席,在众议院的596个席位中占269席。国民党虽占优势,但未过半数。 7月12日国会成立宪法起草委员会。袁世凯胁迫国会议员于10月6日选他为正式大总统。 1914年1月10日袁下令解散国会。 1916年6月6日袁病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9日孙中山发表《规复约法宣言》并致电黎,提出“规复约法,尊重国会”的主张。8月1日重开国会。 这时的国会议员,派系林立,国民党人也是分分合合。张勋复辟,强迫黎再次解散国会。孙中山自述:发动首次护法运动即因为约法是共和国体之保障,“而约法之命脉,则在国会”。 “然一般官僚武人辈所以必欲解散国会者,实即欲自根本上推翻共和国体耳”。 1918年8月段祺瑞以安福国会取代第一届国会。安福国会称“新国会”,第一届国会被称为“旧国会”。 1920年8月安福国会被解散。1922年6月“曹、吴辈毁法之徒,反假护法之名恢复国会”,迎黎代行大总统职务。 1923年6月直系赶黎下台,通过贿选,使曹锟当上大总统,国会被斥为“猪仔国会”。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囚曹锟。11月24日段祺瑞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至此,第一届国会退出政治舞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