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单刀赴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单刀赴会

 【出处】:《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备既定益州,权求长沙、零、桂,备不承旨。权遣吕蒙率众进取,备闻,自还公安,遣羽争三郡。肃往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
【故事】:刘备被曹操打败后,南奔孙权,孙权把荆州暂借给他作为基地,约定共同抗击曹操。后来刘备攻取了益州,孙权便向刘备索还长沙、零陵、桂阳诸郡,刘备没有答允。孙权就派大将吕蒙率兵进攻这些地方,刘备获悉后也就派关羽与他们争夺。这时,驻在益阳的孙权部属鲁肃邀请关羽坐下来谈判,规定双方的兵马驻扎在百步远近的地方,关公只能一个人单刀赴会。会上,双方争得不欢而散。但最后还是刘备让了步才罢军。
【意思】:单独一人提着大刀参加对方的宴会。赴:去参加。后指独自一人冒着危险赴约。
【古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吾来日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
  • 上一篇:戴盆望天
  • 下一篇:单刀直入

三国演义诗词之《单刀赴会》鉴赏 - 可可诗词网

单刀赴会

 


 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
 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释词】
 ①平欺:平,平常,引申为随便;欺,欺凌。
 ②尤:即犹。相如在渑池:蔺相如是战国时代赵国大臣。赵惠文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许诺以十五城交换玉璧,蔺相如携璧人秦。秦王无意偿城,相如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后秦、赵二王会于渑池,秦王有意侮辱赵王,终因相如的大智大勇使秦王受挫,而赵王未受屈辱。这便是有名的渑池相会。
 
 【赏析】
 东吴索讨荆州,诸葛亮和刘备耍了个花招,应充诸葛瑾先还东吴荆州三郡,让他去和关羽交割。关羽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拒之,东吴讨荆州落空。不得已孙权又采纳了鲁肃的计谋,“使人请关羽赴会。若关羽肯来,以善言说之;如其不从,伏下刀斧手杀之。如彼不肯来,随即进兵,与决胜负,夺取荆州便了”。鲁肃奉命派人请关羽赴会。
 小说描写关羽单刀赴会,英气咄咄逼人,使得鲁肃欲言不能,欲做不得,事前的如意算计,全部落空。恰如后人有诗赞关公:“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关羽单刀赴会表现的“一段英雄气”,是关羽典型性格闪光的展示。他的典型性格不仅是英气表现颇有神韵,英气逼人富有神采,而更重要的是:英气流贯出关羽性格的深层中蕴涵的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的两重性,而且二者咬合在一起,呈现出确定与不确定的复杂状态。一旦与外部环境相撞击,既可能表现出盖世英雄的壮举,斩华雄,诛文丑,水淹七军,威逼洛阳;也可能导致走麦城。具体到单刀赴会这一阶段,肯定因素占主导地位,否定因素潜含其中。“藐视吴臣若小儿”,这英气中流贯着关羽的自明、自信和自傲。首先是自明,东吴之计,关羽心明如镜。当鲁肃相请赴会,关羽当即应允。关平不解地问父亲:“鲁肃相邀,必无好意;父亲何故许之?”关羽笑曰:“吾岂不知耶? 此是诸葛瑾回报孙权,说吾不肯还三郡,故令鲁肃屯兵陆口,邀我赴会,便索荆州。吾若不往,道吾怯矣,吾来日独驾小舟……”其次是自信,当关平劝父亲不必冒险亲蹈虎狼之穴时,关羽颇为自负地说:“吾于千枪万刃之中,矢石交攻之际,匹马纵横,如入无人之境,岂忧江东群鼠乎!”自信与自傲的临界是很难确定的,关羽的自信之中含有很大成分的自傲。如马良劝谏他不可轻往,关羽以蔑视古今英雄的口吻回答:“昔战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况吾曾学万人敌者乎!”关羽的自明、自信和自傲是他英气的逼人内在根据,小说家对此刻画得极有分寸,又有层次感。
 关羽英气流贯在单刀赴会的全过程。那居高临下的气势,远望:“一面红旗,风中招展,显出一个大‘关’字来。”近观:“见云长青巾绿袍,坐于船上”;对面,鲁肃“举杯相劝,不敢仰视。云长谈笑自若”。鲁肃提出取西川,还荆州一事,关羽以“此国家之事,筵间不必论之”推托;鲁肃讲叙当年借荆州的情义和原故,关羽以“此皆吾兄之事,非某所宜与也”为遁词推托,弄得鲁肃始终不能围着话题谈下去。正在这时,周仓在阶下厉声发话,关羽顺势借题发挥,一边机敏地斥退周仓让他与关平约号接应,一边夺过大刀。并佯装醉酒,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巧妙地抓住人质,扯到江边,吕蒙、甘宁“见云长手提大刀,亲握鲁肃,恐肃被伤,遂不敢动”。直到船边,关羽却才放手,与鲁肃作别。整个酒宴,关羽处处占主动,挥洒自如地牵着鲁肃的鼻子走,其英气咄咄逼人。
 单刀赴会关羽表现得儒雅洒脱,落落大方,然而在英气之中也逸出一股刚气、傲气,昭示着关羽英雄性格中潜在的刚愎自矜、虚荣好名的悲剧因素。只不过此时在关羽性格发展史上,这种悲剧因素还没有起决定作用,还被英气掩藏着,只是让人有些感觉罢了。

“单刀赴会”的意思、典故和故事 - 谋略典故 - 可可诗词网

单刀赴会

 明知对手有诈的骗局,毅然单身闯入,以破其诡诈。
 三国时,吴国孙权为了讨回刘备借去的荆州。鲁肃定下一计,请关羽到陆口赴会,一定要在宴会上讨还荆州。如关羽不从,就用事先伏下的刀斧手杀之; 如关羽不来赴会,吴国就有进兵的理由,以武力夺回荆州。关羽接到邀书,顿明其意,随决定只带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孙权、鲁肃没有想到关羽敢单刀赴宴,被关羽凛然正气所慑,群将震惊。关羽乘机佯装醉意,挽住鲁肃之手说: 今日酒多,不谈荆州之事,并以鲁肃作人质来到江边,跳上小船顺利地走了。鲁肃手下人无可奈何。
 单刀赴会之计,不仅运用在军事斗争中,更多的可推衍到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趁对手未加防范时,使对手失去平衡,取得胜利。

单刀赴会

泛指只身去赴有危险的约会。《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 “吴八公子见了,放下面皮,气忿忿的,象关云长单刀赴会,一把交椅,朝外而坐。”
●《三国演义》第六六回: “孙权欲向刘备索取荆州。鲁肃献计曰: ‘今屯兵于陆口,使人请关云长赴会。若云长肯来,以善言说之; 如其不从,伏下刀斧手杀之。如彼不肯来,随即进兵,与决胜负,夺取荆州便了。’ 孙权依计而行。关羽接信,曰: ‘吾若不往,道吾怯矣。吾来日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东吴邀请关羽赴宴,关羽明知危险,却毫不畏惧,只带着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赴会。在宴会上应付自如, 最后安然返回。

单刀赴会

〈隐〉旧时上海乞丐团伙指独自行乞。

单刀赴会

赴:奔赴。原指关羽只带着一把大刀和少数随从参加宴会;后泛指只身或只带少数人赴有危险的约会,用以赞誉赴会者的大智大勇。也作“单刀会”。东汉末年,刘备被曹操打败,暂借东吴荆州作为立足之地。刘备攻陷益州后,孙权索要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没有应允。孙权派吕蒙攻取,刘备则派关羽据守。在益阳,东吴鲁肃设下宴会,约关羽谈判。关羽大智大勇,只带一把大刀和少数随从参加约会,最后安全返回。(见《三国志·吴书·鲁肃传》)

履行

履行

践 蹈(蹈履)
履行职务:站岗 营取
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并履行责任:尽职尽责
 严格要求自己,尽职尽责做好事情:克己奉职
履行宰相职责:调和鼎鼐
履行约定的事:履约 践盟 践约
 履行约会:赴约 赴期 赴会
 表示忠实履行誓约:折箭(~为誓)
 一个人冒险赴约:单刀赴会
履行自己所说的话:践言 践诺 履诺 应典
履行自己的诺言:实践
 实践诺言:还愿 还心愿 还愿心
履行正道:蹈道
 遵守规矩,履行正直之道:蹈方履正 蹈方守直
履行天命:体干
亲自履行:身体 躬履 躬蹈
遵照履行:遵履
切实履行:笃行 敦行(~不怠)
表示忠实履行誓约:折箭
(实行应做的事:履行)

☚ 施行   奉行 ☛

单刀赴会

成语。独自一个人提刀赴宴。形容毫无所惧的英雄气概。原指三国时,关羽单独一个人提着大刀去参加鲁肃举行的宴会。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鲁肃屯兵陆口,邀我赴会,便索荆州。吾若不往,道吾怯矣。吾来日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

单刀赴会

独自一个人提刀赴宴。形容毫无所惧的英雄气概。原指三国时,关羽单独一个人提着大刀去参加鲁肃举行的宴会。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六回: “吾来日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看鲁肃如何近我!”

单刀赴会dān dāo fù huì

go and attend a banquet single-handed at the risk of one’s life
❍ 吾来日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看鲁肃如何近我!(《三国演义》571) I will go tomorrow in a small ship with just my personal guard of half a score. I’ll go and attend the banquet single-handed with my broadsword and I’ll see whether Lu Su will dare to come near me.

单刀赴会

start a solo run

单刀赴会dān dāo fù huì

泛指一个人冒险去赴会。dare to confront the enemy single-handed, go and attend a banquet single-handly at the risk of one’s life

单刀赴会dān dāo fù huì

赴会:去参加宴会。原指三国名将关羽只带着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只身或仅带少数人去赴有危险的约会,用以赞誉赴会者的胆略。
【例】孙(中山)敢于“~”,不能不引起袁(世凯)的暗中惊佩。(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单刀赴会dān dāo fu? huì

【释义】泛指独自冒着危险,去跟对方会见。
单刀:?? ?? ???.
赴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例句】他打算单刀赴会,一个人杀入敌军内部。
?? ?? ??? ???? ???? ???? ?? ??.

单刀赴会dān dāo fù huì

原指三国时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元代关汉卿有《单刀会》杂剧、《三国演义》六六回描述最为详细、生动。后指只身冒险赴约。陶菊隐《记者生活三十年》六:“欧阳听了老母受惊的话,立刻提起慌乱的脚步,打算‘~’。”
〔反义〕蜂拥而至 一拥而上

单刀赴会dāndāo-fùhuì

《三国演义》六六回描述,三国蜀将关羽独身带着一口大刀赴东吴去会见鲁肃。后以“单刀赴会”指只身冒险赴约。

单刀赴会dān dāo fù huì

一个人一把刀去赴约会。
❶ 原指关羽单刀赴东吴宴会。后泛指只身或只带少数人去赴危险的约会。
❷ 形容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单刀赴会dān dāo fù huì

比喻不惧危险,独身入敌方赴约。
关公过江赴宴
【关公过江赴宴】《三国演义》描写鲁肃屯兵陆口,请关公赴会,以索取荆州,关公心知其意,单刀赴会,凭自己的智勇,使鲁肃之计不能得逞。

单刀赴会dan dao fu hui

单刀:单人持刀。原指三国名将关羽只带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参加宴会。后形容一个人只身赴约。

单刀赴会dāndāo-fùhuì

〔偏正〕 只身冒险赴约。原指《三国志》中关羽只带着一口大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张笑天《忘忧草》:“他回敬闻非道:‘刘邦是个胆小鬼,才怕鸿门宴。你是英雄,就得有关云长~的胆略。’”
△ 用于胆识方面。
【近义】单刀直入 大智大勇
〖反义〗杜口裹足

单刀赴会;只手擎天

单刀赴会;只手擎天dān dāo fù huì;zhī shǒu qíng tiān

【上】单:独自,只。赴:前往。原指三国时蜀将关羽,只带少数随从赶往江东会见吴将鲁肃的故事。后比喻只身参加有危险的约会。《三国演义》六十六回:“吾来日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赶会,看鲁肃如何近我!”
【下】擎:举。一只手就能把天擎起。形容本领极大。《野叟曝言》一百十一回:“前日令先生陈奏功绩,朕已惊叹为古今未有,今观东宫所奏,方知先生尚未道其十之一二,先生真只手擎天者也。”
【综】比喻孤胆深入敌阵,一个人就可控制局面,本领极大。
【例】教练说:“我们赛球,不是靠一个人单刀赴会,只手擎天,而是靠集体的力量,团队作战,只有大家齐心协力,配合好,发挥好,才能赢得胜利。”

☚ 从容就义;慷慨捐躯   斧钺不避;水火不辞 ☛

单刀赴会dān dāo fù huì

原指三国时蜀将关羽独自一人应邀参加鲁肃的宴会。比喻独身一人冒着危险去赴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5:2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