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建築雕刻。指“百獅坊”與“百壽坊”。百獅坊,又稱“張家牌坊”。高約十二米,寬約八米,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爲文林郎張蒲妻朱氏建。四柱三間,歇山頂,石砌。四立柱前後透雕群獅八組,大者挺勁狰獰,小者玩耍嬉戲;獅座周圍浮雕獅子滚綉毬等圖,構成形態不一,栩栩如生之“百獅圖”。其坊額、格板等部位,亦運用透雕或浮雕手法,琢有珍禽異獸與花卉圖案。石坊通體結構嚴謹,氣勢雄偉,製作精巧,剔透玲瓏。百壽坊位於百獅坊西南約一百米,因坊上浮雕不同書體“壽”字百個,故名。建於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由翰林朱叔琪妻孔氏建造。其形制、結構和雕刻技法與百獅坊相類似。兩座石坊遥遥相對,成爲當地名勝古迹。均在山東單縣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