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植桧赋
辞赋名篇。元代祝尧作。《历代赋汇》、《青云梯》见载。此赋托物言志,以孔庭杏坛之旁孔子亲手所植桧树生机蓬勃象征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和思想昌盛不衰。赋先写桧树受天地之精华,承雨露之滋养,虽朝代更迭,风雨侵袭,战祸贻殃,却“不足动其一发”。原因何在?接着赋作出回答:乃是“圣人之于万物,无一物而不仁,苟仁心一有所寓兮,自当与天地而长春。”显而易见,“仁”、“爱”是儒学之所以与日月同辉的根本原因。最后,作者抒写了自己“不得与斯桧同时”的遗憾,所可幸的是,“壁藏无恙”,即孔子思想存于“六经”之中。于是他高歌“喜斯道之有依兮,遂游歌而不息。”表现了对儒道的崇仰和皈依,以及希望元朝继周,光大儒学的感情。作品采用象征手法,由写树及于写人,以孔子植树喻其述作与育人。又用自然物的繁盛象征儒道的昌长。语言隽秀畅达、用事若出胸臆。假物明理,主题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