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手术室内火险和爆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手术室内火险和爆炸

手术室内火险和爆炸

手术室是氧气、消毒药、可燃性麻醉药,可燃性用物(如大量布制品、纸、塑料用品、橡胶物品等)及电凝器等电气设备使用集中的场所,遇有火种,易发生燃爆,须高度警惕并应有预防措施和设备。目前多用卤族非燃爆性麻醉药,事故发生极少。
燃爆条件 着火和爆炸要有可燃物、足够的氧气和引火源,尤其反应物以气体状态存在时,使可燃物与氧气完全混合,促进了分子间的撞击和氧化作用。可燃性麻醉药如乙醚、环丙烷、氯乙烷等沸点低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具有燃爆性(见表)。


麻醉药的燃爆范围

药名在空气中%在氧气中%在氧化亚氮中%
环丙烷
乙醚
乙烯醚
乙烯
氯乙烷
2.4
1.9
1.7
3.1
3.8
10.4
48.0
27.0
32.0
15.4
2.5
2.0
1.8
3.0
4.0
60.0
82.0
85.0
80.0
67.0
1.6
1.5
1.4
1.9
2.1
30.3
24.2
24.8
40.2
32.8
一般认为笑气、氯仿、氟烷、甲氧氟烷、安氟醚、异氟醚等并无燃爆性,偶而此类非燃爆性麻醉药在与氧、笑气合用,并同时使用电灼器时也可发生燃爆,只是机会极小。此外,乙醇为基质的消毒药如酒精、碘酊、挥发性丙酮和雾化安息香溶胶酊,均系可燃物质,如电灼点燃了涂擦在病人皮肤上的酒精(当酒精浓度高于20%时)即可燃烧。有氧化亚氮助燃时,碘酒一经点燃即可引起爆炸。
手术室内使用明火如电炉、酒精灯、电灼器、激光刀等是燃爆的引火源,其中电灼器引起的爆炸最为常见。吸引器的脚踏电闸、腹腔镜检查均可因电火花引起燃爆。二个质料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可产生静电,当静电电荷积聚在两物间形成电位差达到一定值时,即可击穿空气介质形成火花,若遇可燃性气体足以引起燃爆。手术室内静电的产生来自多方面,如人的衣物相互摩擦,走动,机械移动、气体在管道内的快速流,漏气,漏电等,尤其是在手术室通风不良,湿度低时 (室温20℃,湿度30%以下),人所发射出的静电能为乙醚爆炸所需静电能量的三倍以上。挤压呼吸袋,磁砖所积聚的静电均足以引起易燃性麻醉剂的燃爆。静电火花引起燃爆近年报道较多。氧气、笑气是助燃的氧化剂。可燃性气体遇到氧,在一定条件下引起强烈的氧化反应,是全麻下燃爆的原因。高浓度氧代替了不易起化学反应作用的氮,也就提高了燃爆性。乙醚与空气混合易燃烧,与氧混合易发生爆炸。乙醚在氧气中点燃后火焰扩散速度可高达2500m/s,其所产生的高温加快了反应速度,形成巨大冲击波,产生强大破坏力,即爆炸。乙醚在空气中点燃,其火焰扩散速度仅1m/s以下。笑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氧化剂,起助燃作用,其解裂过程中可产生热能和氧,起提高温度和燃爆的作用。铺盖的消毒巾下氧浓度若为25%,电灼3秒钟即可使铺巾燃烧;氧浓度增至60%; 铺巾下氧浓度可达40%,此时一经电灼便足以引起着火。同样,笑气浓度为60%,电灼短于3秒钟也可点燃可燃物。
燃爆预防措施 主要是杜绝手术室内一切开放火源,严禁使用明火,制定严格管理使用制度,定期检修仪器设备,防漏电和发生电火花。一般可燃性麻醉药比重高,故安放电开关插头应距地面1.5m以上。吸引器脚踏电闸需以绝缘胶严密封闭。为避免地面电线太多影响行动,现代手术室多将开关、插头接吊在天花板上集中塔的电路上。注意安全使用电灼器、内腔镜。国内使用的电灼器,系采用高频火花隙电流操作,可产生800~900℃的高热,放出火花。使用电灼器和内腔镜时尽可能不用可燃性全麻药。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肤,需待干燥后方能使用电灼、电刀,手术中临时决定用电凝器时,应暂停 (3分钟)吸入易燃性全麻药,关闭氧流量,使呼出气体内可燃爆性药物浓度降低后再使用。必须使用电灼器等电仪器设备的手术,选用无爆炸性药物和麻醉方法。
改善手术室内通风设备,防止可燃性麻醉药在手术室内蓄积。全麻药比空气重,故通气入口宜高于地面1.8m以上,出口则应接近地面。通风的气流方向应从病人足端向头端流动,以利导出全麻药蒸气。
防静电须有措施,应制订严格的制度,电仪器设备均应接地良好,使静电能对地导放;手术室内使用的拖鞋、手术台上用垫、呼吸囊、螺旋管、面罩等,均应配制导电性物质,并保持静电通路;手术室地板可采用金属网或建筑材料中添加传导性物质如石墨、乙炔等,因其电阻降低,可使静电导入地下;手术室内不用羊毛毯,不穿尼龙、毛织品衣袜,手术台及担架上的褥子、枕头等必须盖以传导性强的被单或加棉布套,工作人员宜穿棉布衣裤,穿传导性鞋,以利静电接地。器械尽可能少移动,经常移动的物品应加接地链条;保持手术室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以上。物品在使用前用水湿润,以减少静电积聚;使用空调设备,以清除麻醉气体,减少灰尘,保持湿度,使室内可燃爆气体的浓度不致达到可燃爆的浓度;可使用放射性氢、铊和β射线照射,使手术室空气轻度离子化,以增强手术室空气的导电性,防静电积聚。
燃爆处理 燃爆发生后,处理得当可以减少伤亡。造成体内损伤的主要是病人,循环系统所受影响一般比较轻微,血液动力、血压波动较少。病人受伤害主要是呼吸系统,爆炸时病人呼吸停止,加上燃烧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以致肺泡内氧不足,造成缺氧、窒息。需立即更换麻醉机,行人工呼吸。爆炸时可能引起咽、气管、支气管粘膜甚或肺的出血,应吸引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燃爆造成体外的损伤,多发生于病人和工作人员。麻醉人员多见发生皮肤灼伤,当时应扑灭火焰为主,事后进行灼伤治疗。有时在现场人员可发生进行性耳聋。
麻醉机蒸发瓶易炸碎,使麻醉药四散外流,引起燃烧扩展,应及时扑灭火焰,关闭氧气,并将氧气瓶移至安全地点,以防引起更严重的爆炸。及时清除周围环境内的易燃物和可燃物,避免酒精、汽油等物品因燃烧而牵连,扩大燃烧面。
☚ 麻醉记录   手术室内安全用电 ☛
0001090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0: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