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扁桃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扁桃体biǎntáotǐ

扁桃状的淋巴腺体,多指长在咽喉两侧的一对腭扁桃体,对机体有保护作用。也说扁桃腺。

扁桃体biǎn táo tǐ

口咽部上皮下的淋巴组织团块。1919年汤尔和译《诊断学》下卷:“咽腔触诊法特用诸检查扁桃体及咽壁时,亦须先在患者当面洗清手指,不可忘也。”1931年《英汉对照百科名汇》:“Tonsil,扁桃体。”◇扁桃腺、喉核。

扁桃体fonsil

位于舌根和咽部周围粘膜上皮下的块状淋巴组织。如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和舌扁桃体等。其中以腭扁桃体为最大,即通常所指的扁桃体。它是一对扁卵圆形体,其所在部位的粘膜上皮向固有层凹陷形成若干隐窝,散性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分布于隐窝周围,外面有结缔组织的被膜将其与固有层其它成分隔开(见图)。淋巴组织内大多为T细胞,还有B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淋巴小结的帽与明区朝向粘膜上皮。受到抗原性刺激时,弥散性淋巴组织可增生,并形成大量淋巴小结。


扁桃体的组织结构


1. 复层固有上皮; 2. 固有膜; 3. 淋巴小结; 4. 隐窝;5. 弥散的淋巴细胞; 6. 粘液腺; 7. 小动脉; 8. 骨骼肌

扁桃体

扁桃体biantaoti

人体鼻后孔的顶壁或咽与口腔、鼻腔交界处粘膜下淋巴组织所集成的团块,属于淋巴器官。主要包括位于咽峡侧壁、舌腭弓和咽腭弓之间的腭扁桃体、位于鼻咽部后壁的咽扁桃体和位于舌背后部的舌扁桃体。其中腭扁桃体最大,即为通常所说的扁桃腺。腭扁桃体呈扁卵圆形,表面盖着粘膜上皮,底面包着纤维被膜,与咽壁的肌层联系很松,易分离。表面15个左右的小隐窝,往往有食物或脓液在隐窝中存留,上部常易化脓,可能成为带菌的病灶,严重时应予摘除。

☚ 淋巴循环   扁桃体炎 ☛
扁桃体

扁桃体Biantaoti

位于口、鼻腔进咽的入口处,属于淋巴器官,能产生淋巴细胞。主要包括位于咽后壁的咽扁桃体,舌根处的舌扁桃体,舌腭弓与咽腭弓之间的腭扁桃体。其中腭扁桃体最大。它们共同围成咽淋巴环,是咽、喉、气管和肺的保护屏障,并参与机体免疫机能。
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口、鼻、咽部的细菌或外界细菌易侵入扁桃体,引起发炎。扁桃体炎多发生于儿童和少年,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扁桃体炎发病急,咽痛明显,在吞咽时加剧,常伴有高热(39—40℃),此时病人应注意休息,多喝水,并及时服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多是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引起的,严重时影响听力,妨碍呼吸,甚至导致全身性疾患(如关节炎,心脏病,肾炎等),此时应考虑切除。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并注意口腔卫生,对预防扁桃体炎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 血管   呼吸系统 ☛

扁桃体

咽部淋巴组织的聚集体。分为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和舌扁桃体。在儿童时期较发达,成年后逐渐萎缩。前者习称扁桃腺,呈卵圆形,表面由结缔组织包绕,内侧面有许多隐窝开口,隐窝易存留细菌而发炎,反复发作者应行手术切除。后两种临床上意义不大。

扁桃体

扁桃体

指人鼻后孔的顶壁或咽与口腔、鼻腔交界处粘膜下淋巴组织所构成的团块。依其所占的部位不同,可分为腭扁桃体、咽扁桃体和舌扁桃体等。童年时较发达,成年后逐渐萎缩。腭扁桃体即通常所说的扁桃体,位于咽峡的侧壁、舌腭弓和咽腭弓之间。呈扁卵圆形,表面覆有粘膜上皮,底面包有纤维被膜,与咽壁的肌层联系较松,容易分离。腭扁桃体是一种防御装置,易发生炎症,可能成为带菌的病灶。咽扁桃体亦称“腺样体”,位于鼻咽部后壁。舌扁桃体位于舌背的后部。扁桃体能产生淋巴细胞并消灭入侵的微生物,故具有防御机能。

☚ 淋巴结   胸腺萎缩 ☛

扁桃体tonsil

即腭扁桃体。

扁桃体

扁桃体

咽门粘膜含丰富的淋巴组织。除分散的淋巴组织外,有几个淋巴组织集中的部位,这些部位呈大小不等的隆起,轮廓清楚,称扁桃体。按它们所在的位置,分别称腭扁桃体、咽扁桃体、舌扁桃体和咽鼓管扁桃体。扁桃体表面有上皮覆盖,上皮的类型不一。上皮下的固有层有丰富的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扁桃体深面大多有致密结缔组织组成的被膜包被。附近的血管进入扁桃体,供应淋巴组织。扁桃体内没有淋巴管,但周围有毛细淋巴管,汇成淋巴管,导入附近的淋巴结。
扁桃体于儿童期最发达,近青春期时萎缩。它们在咽部大致分布成环,组成人体的一道防御屏障。扁桃体的功能是产生淋巴细胞和抵御侵入人体的细菌、病毒和其他异性蛋白。这些入侵的外物(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分化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多种抗体,就地抑制和破坏抗原。淋巴细胞浸润上皮,是生理现象,似与机体的防御作用有关,但其详情还不清楚。平时可见病原侵入淋巴组织。侵入的病菌多已被减毒,可作为抗原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如细菌的毒性强或机体的免疫功能弱时,可致扁桃体发炎。
腭扁桃体 此体呈卵圆形,左、右各一,位于舌腭弓和咽腭弓之间。它们的表面被覆不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上皮内陷到此体的深部,形成10~20个隐窝(见图)。大的隐窝还可分支,形成次级隐窝。此体的深面有致密结缔组织组成的被膜。许多淋巴小结分布于上皮下和隐窝周围,常排成单层,厚约1~2mm。淋巴小结间为弥散淋巴组织。此体内没有淋巴管或淋巴窦,但它们的周围有毛细淋巴管网,淋巴细胞可由此进入附近的淋巴结,扩大免疫应答。被膜为较致密的结缔组织,其外含许多小粘液腺,腺导管大多开口于此体的表面,很少开口于隐窝。
淋巴小结中主要为B细胞。弥散淋巴组织中为T细胞和浆细胞。常见淋巴细胞侵入上皮,尤其隐窝的上皮中更多,致使有些部位的上皮和淋巴组织无明显分界。侵入上皮的淋巴细胞,仍可返回淋巴组织中,但其意义不明。隐窝内常有渗出的淋巴细胞、脱落的上皮碎片和细菌等的混杂物。此物如积存较多,可成乳酪状栓,久不排出,可发生钙化。存留的细菌有时可使此体发炎和化脓。

腭扁桃体的结构(光镜)

1.隐窝 2.复层鳞状上皮 3.淋巴小结 4.淋巴细胞浸润上皮 5.被膜 6.骨胳肌


咽扁桃体 此体位于鼻咽顶部和后壁,为三角形隆起。隆起的尖端向鼻中隔,其底在鼻咽后壁。它在六、七岁时发育到最大,以后开始退化。它的表面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上皮中并有杯形细胞,但也常有小片复层鳞状上皮。上皮不内陷成隐窝,而形成许多皱褶。常有许多淋巴细胞侵入上皮中。上皮下为厚约2mm的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淋巴组织深侧有薄层结缔组织被膜,分隔此体和周围的组织。被膜外有小混合腺,腺导管穿过淋巴组织开口于此体表面。如此体肥大并阻塞后鼻孔,临床称腺样体。
舌扁桃体 此体位于舌根,在轮廓乳头后方,为数个不规则的小结节状隆起。此体表面被覆复层鳞状上皮。上皮向深部陷入,形成较深的隐窝。上皮下为淋巴小结,常排成一层,围绕隐窝。隐窝的上皮常有大量淋巴细胞侵入。侵入上皮的淋巴细胞进入隐窝,同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细菌相混,积存于隐窝中。此体深部的肌组织中有小粘液腺,腺导管开口于隐窝或此体表面。由于隐窝常受腺分泌物冲洗,故此体不象腭扁桃体易于发炎。
咽鼓管扁桃体 此体位于两侧咽鼓管的咽部开口周围,呈隆起状。表面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上皮下有淋巴小结和弥散的淋巴组织。
☚ 脾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
扁桃体

扁桃体tonsil

即“腭扁桃体”。

☚ 腭扁桃体   扁桃体囊 ☛
0000727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9: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