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 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激动自心房传至心室的过程中,主要由于房室交接处不应期的病理性延长,使激动传导速度缓慢,部分或全部不能下传,称为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炎,房室束及束支非特异性纤维变性、先天异常、药物中毒(如洋地黄、奎尼丁等)及高血钾等。少数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健康人,也可发生一度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I型。传导阻滞的部位愈高,异位起搏点也愈高,心室率也愈快,预后较好;反之,阻滞发生在房室束分叉以下,往往引起缓慢的室性逸搏心律,特别是当二度向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转变过程中,异位起搏点不能及时发出激动,易导致Adams-Stokes综合征或猝死。 图1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 图2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I型,亦称莫氏I型房室传导阻滞(Mobitz Type IA-V block)又称文氏现象(见“文氏现象”条)。二度房室传导阻滞II型,又称莫氏II型(Mobitz Type II A-V block),表现为下传心搏的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P与QRS可呈2∶1、3∶2、4∶3等不同传导比例。凡连续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心室漏搏者,如传导比例为3∶1、4∶1等,称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如伴有房室干扰,可酷似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房颤时,若出现三个以上相等的较长R-R,或者相当于每分钟40~50次的房室交接处性逸搏心律,则有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可能。因为在长间隔末尾的QRS波群,很可能是房室交接处性逸搏,如果该心搏同时存在着非相性差异性心室内传导,即可确诊。I型和II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均可发生于房室结、房室束及其下方,但I型好发于房室结、II型好发于结下病变,前者QRS形态正常,后者往往畸形增宽,可根据希氏束电图加以区别。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又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常因房室交接处存在着前行性单向阻滞区,故心房激动不能传至心室,此时心房和心室各由一个起搏点所控制,通常窦房结和房性异位起搏点控制心房,房室交接处性或室性异位起搏点控制心室。常是心房律规则且较心室率快2~4倍。但如有窦性心律不齐或房性心律失常时也可不规则。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时间关系,心室律规则,每分钟40~50次或以下。但如有室性早搏、房室交接处性或室性逸搏起搏点伴有传出阻滞、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异位起搏点竞相控制心室或控制心室的异位起搏点本身发出激动不规则等情况,心室律也可不规则。 图3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 ☚ 心房内传导阻滞心电图 束支、分支传导阻滞心电图与心向量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