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戴Dài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乐亭,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广西之田林,云南之泸水、陇川,四川之合江、南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藏、布依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❶郑樵注云: “(周不得姓之国),开封封邱县戴城是其国。隐公十年,郑人伐取之。或云: 旧考城县是,为宋人所灭,改名谷城,子孙以国为氏。”
❷又云: “宋戴公之后亦为戴氏,是以谥为氏者。” 此当系出子姓。
❸ 《姓氏考略》 注引 《鼠璞》 云: “殷氏有改为戴者,以义改也。”
❹或为满族姓戴佳氏所改。
汉代有戴德,信都王太傅; 东晋有戴逵; 唐代有戴嵩; 宋代有戴复古;清代有戴震、戴望。

戴dài

❶加在頭上,或用頭頂著。張衡《西京賦》:“戴翠帽,倚金較。”
❷冠。黄香《九宮賦》:“戴㠍岌而帶繚繞,曳陶匏以委蛇。”
❸覆蓋。班固《西都賦》:“上反宇以蓋戴,激日景而納光。”
❹尊奉,擁護。張衡《東京賦》:“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於大漢,而欣戴高祖。”
❺通“載”。張衡《東京賦》:“戎士介而揚揮,戴金鉦而建黄鉞。”

读音d·ai(ˋ),为ai韵目,属ai—uai韵部。待戴切,去,代韵。
❶头上戴着;戴帽子等的“戴”。
❷拥护;爱戴;拥戴;尊奉。

上一条: 下一条:

戴逮dǎi

❶分物得增益。例:另多加~一份。
❍ 多给撂~一点。
❷竖立。例:硬耨~斡儿不动弹。
❍ 晚上耨在暗处,立得端~~地怕人。
❸引申烧、羞涩。例:帽子戴上,把人烧不来~的热。
❍ 这事把人羞得颏(hāi)不来~的,丢人显眼的。
《说文》:“戴,分物得增益曰戴。”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黥》:“从者惊党,毛戴。”《辽史·礼志·嘉仪下》:“国语谓之‘戴辣’。戴,烧也。辣,甲(铠甲)也。”

〔dai〕 1.ndut; ~斗笠。.ndut gud. 2.zhaot; ~手镯。zhaot khangt baos.
戴孝 〔dai xiao〕 ndut xaob;danbxaob.

{}7319喜爱。中原官话。山东梁山〖tε313〗。~吃‖~听‖~见。假惺惺地推崇人。吴语。浙江宁波。应钟《甬言稽诂・释言》:「(甬)俗以诡辞推崇人呼为~。」顺着。闽语。福建建阳〖tai32〗。

戴dài

❶把东西加在头、面或身体其他部位
 △ ~帽子|~眼镜|披星~月。
❷比喻顶着、背负
 △ ~罪立功。
❸尊敬;推崇
 △ 爱~|拥~。
❹姓。
★戴高帽子
★穿戴 佩戴 张冠李戴

❶把东西加在头、脸、颈、胸、臂、手等处:~孝︱穿~︱插~︱~盆望天︱披星~月︱不共~天︱张冠李~。
❷拥护;尊敬:拥~︱推~︱感~丨爱~︱翊(yi)~︱感恩~德。

戴dài

❶ 把装饰性或保护性的东西放在头、眼、耳、鼻、手、臂、胸等部位:戴帽子│戴眼镜│戴护肘│戴红领巾。
❷ 拥护、尊敬:爱戴│拥戴│推戴│感戴。
❸ 比喻顶着,承受:披星戴月│戴罪立功。
❹ 姓。

戴dài

把东西放在头、面、胸、臂、腕、手等处。
【词汇】戴孝︱佩戴
【组词】戴手表︱不共戴天︱披星戴月︱戴罪立功︱戴高帽子︱戴校徽
【例句】坐在当中戴红领巾的男孩,仰着头,正在高声背诵英语单词,旁边放着英语卡片。
 ❍ 邓奶奶70多岁了。她戴着老花镜,安详地坐在沙发上,给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补睡衣。
【近义】带︱佩︱挂
【反义】脱︱摘︱取

(1次) 通载,负载。鳌~山抃《天》

戴dài

通“载”,负载,背负。《天问》:“鳌戴山抃,何以安之?”王逸注:“《列仙传》曰: 有巨灵之鳌,背负蓬莱之山而抃舞,戏沧海之中,独何以安之乎?”洪兴祖补注:“《列子》云: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帝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金开诚校注:“戴,背负。”汤炳正今注:“戴,背负。”

戴dai

戴胜1 戴孝 爱戴 插戴 穿戴 感戴 佩戴 推戴 拥戴戴绿帽子 戴高帽子 戴金插银 戴帽大学 戴盆望天2 戴霜履冰戴天覆地 戴圆履方3 戴月披星 戴罪立功 张冠李戴 戴有色眼镜4

戴dai

把东西加在头、脸、胸、手臂等处:~帽子|~眼镜|~戒指|胸前~了一朵大红花|战士们~着袖标,在黑夜之中出发了。

(同)带 穿
(反)脱

戴dāi

把帽子、饰物等安置在人身上某一处:小丫头忙捧过斗笠来,宝玉便把头略低一低,命他~上。(八·188)(宝玉)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三·67)


戴dài

对尊者感激的话:伏乞宪慈恩准提证质讯,开恩莫大,生等举家仰~鸿仁,永永无既矣。(八六·1114)

戴之言值也。《禮記·喪服大記》:“皆戴綏。” 鄭玄注: “戴之言值也,所以連繫棺束與柳材使相值,因而結前後披也。” 陸德明《經典釋文》: “戴,丁伐反,下及注同。”

古代名物 > 禮俗類(上) > 喪葬部 > 棺椁 > 戴
戴  dài

連繫柳材於棺束的帛。古代喪禮用之,而以色澤爲尊卑之别。《禮記·喪大記》:“君纁戴六……大夫戴前纁後玄……士戴前纁後緇。”鄭玄注:“戴之言值也,所以連繫棺束與柳材,使相值,因而結前後披也。”

戴dài

旧时卖药糖者谓刚出门。《切口·卖药糖者》:“戴: 方才出门也。”

戴;脱、摘

○戴dài

(动)把东西放在头、面、胸、臂等处:~帽子|~上大红花|~手套|~眼镜|~红领巾|这帽子还能~|大夫~上口罩。

●脱tuō

(动)取下;除去:~鞋|~衣|~帽。

●摘zhāi

(动)取下(戴着的东西):~了眼镜看书不行|进屋要~帽子|把红领巾~下来。

戴←→脱

戴:将东西放在头、面、身体等其他部位。
脱:取下。
【例】 他脱下戴在臂膀上的红袖章,交给接班人,回家去了。

戴dài

〖动词〗
一、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3)。《报任安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我认为头戴着盆怎么能望见天。《贾谊治安策一》:甚者或戴黄屋。——更甚的有人顶戴着帝王车的黄伞盖。《黄冈竹楼记》: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披着羽毛织成的衣服,戴着道士所戴的华阳巾。
二、拥护,爱戴(1)。《祭公谏征犬戎》:庶民弗忍,欣戴武王。——百姓不能忍受了,都高兴地拥戴武王。

戴dài

❶ 把东西放在头、胸、臂等处。《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于道路矣。”司马光《训俭示康》:“闻喜宴不~花。”
❷ 拥护,尊崇。如“拥戴”“爱戴”。《国语·周语上》:“庶民不忍,欣~武王。”

戴dài

B4F7
❶把东西加在头、面、颈、胸、臂、手等部位:~帽子/~眼镜/~项链/胸前~了一枚勋章/胳膊上~着值勤的红袖标/他~的是国产手表/手上~了一枚钻石戒指。
❷拥护,推举:拥~/爱~。
❸〈文〉竖,直立:令人毛~。
❹〈文〉古国名。故地在今河南境内。
❺姓。

支撑2

支撑2

挺 支身 扶策
支持,支撑:枝(枝梧;枝撑;枝牚) 打撑 搘柱 搘拄 搘持
用手杖支撑:扶(扶杖;扶筇) 杖(杖策) 拄(拄杖)
 拄着手杖:倚杖
 倚仗,扶杖:植杖
用手掌支承人或物:托(~腿)
 用手撑着下巴:支颐 搘颐
用手支撑使不倒:扶(扶持;扶掖;~犁)
用头支撑:顶(~缸;头~) 戴(不共~天)
支撑病体:扶病 扶疾
 尽力支撑着病体:力疾(~从公)
勉强支撑艰难的局面:架漏牵补 牵补架漏

另见:支持

☚ 支撑2   挣扎 ☛

戴上

戴上

戴(~花;~眼镜) 搭 扣 顶 穿取
以钗类饰物插于发髻:篸 簪 插戴
 往头上戴花:戴花 插花 簪花
 插花于冠:簪花
戴上帽子、头巾:冠巾
戴上帽子:冠(加冠) 裹头 戴帽
 头戴帽子:顶戴
 戴帽子束腰带:冠带
歪戴帽子:侧帽
 歪戴皮帽:侧弁
穿戴珠宝:贯珠
穿上衣,戴上帽:掼(顶盔~甲) 蒙(蒙衣) 披戴

另见:帽子

☚ 戴、脱   脱去 ☛

戴dài

都代切,去代。
❶顶着,戴着。《吕氏春秋·察贤》:“~星出,~月入。”
❷负载,担负。《庄子·让王》:“夫负妻~。”
❸拥护,爱戴。《国语·晋语》:“美于中,必播于外而越于民,民实~之。”
❹感戴,感激。《盐铁论·申韩》:“~其功,咏其德。”

〖戴〗 粵 daai3〔帶〕普 dài

❶ 加在頭上,用頭頂着。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朱纓寶飾之帽。」(朱纓【粵 jing1〔英〕普 yīng】:紅色的帽帶。)
❷ 把物件附加在頭、面、胸、臂等處。司馬光《訓儉示康》:「聞喜宴獨不〜花。」
❸推崇,遵奉,擁護。黃宗羲《原君》:「古者天下之人愛〜其君,比之如父,擬之如天,誠不為過也。」

即戴糁。黄芪的古称。

谥号。君主与大臣之美谥。《逸周书·谥法》曰: “爱民如治曰戴,典礼不愆曰戴。”郑樵《通志·谥略》把“戴”列为上谥。

☚ 穆   翼 ☛

戴dài

❶把东西佩戴在头、面、胸、臂等处。如:戴花。
❷拥护尊敬。如:感戴,拥戴,爱戴。
❸姓。
❹古国名。在今河南民权东北。

戴dài

Ⅰ  ❶ (把东西放在头、面、颈、胸、臂等处) put on;wear:~ 上手套 put on one's gloves;~ 眼镜 wear glasses;~ 着镣铐 in irons;
她头上 ~ 了一朵红花。 She was wearing a red flower in her hair.
❷ (拥护尊敬) respect;honour:爱 ~ love and respect;
拥 ~ support (sb. as leader) Ⅱ (姓氏) a surname:~ 震 Dai Zhen
◆戴高帽子 receive flattery or compliment;flatter;lay it on thick;praise sb. sky-high;
戴绿帽子 [方] be a cuckold;be cuckolded;
戴帽子 (戴上或戴着帽子) wear one's hat;put on one's hat;(加罪名) pin the label on sb.;stigmatize;falsely accuse sb. of a crime;bear the label of;be branded as;be labelled;
戴胜 {动} hoopoe;
戴孝 wear mourning for a parent,relative,etc.;be in mourning;
戴月披星 go to work in the field before dawn and come home after dark;get up by starlight and not to down tools till the moon rises;journey during the night;journey under the moon and stars;make a starlit journey;travel by night;
戴罪立功 atone for one's crimes by doing good deeds;redeem oneself by good service

戴dài

天履地|角披毛|圆履方|罪立功

❸不共天|穿金银|穿靴帽|负山岳|感恩德|披麻孝|披星

❹张冠李

金文;篆dài

[𢦏(聲符)+異(戴本字,意符)→戴(《説文》:“戴,分物得增益曰戴。從異,𢦏聲。”余永梁:“戴異古當是一字。” 分物得增益曰戴之説,馬敘倫先生認爲“古書無證”。戴,戴面具。引申爲把東西放在頭、面、肩、胸等部位〈戴紅花,戴眼鏡,戴肩章,戴勛章〉,引申爲尊重〈擁戴,感恩戴德〉。通“載”。姓。)]
[西漢] 司馬遷 《史記·五帝本紀》:“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四海之内,都感戴帝舜的功德。)

戴dài

(17画)

*戴dài

17画 十部 
(1) 把东西放在头、面、颈、胸、臂等处: ~孝|~帽子|~手套|~眼镜|~红领巾。
(2) 拥护;尊敬: 爱~|拥~。

戴()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容成氏9,戰國
(履)(地)(戴)天。

秦印文字彙編
戴糗。

秦印文字彙編
戴革。

秦印文字彙編
戴昌。

居延新簡EPT50.6A,西漢
甲渠鄣候戴君再拜。

漢印文字徵
戴疆之印。

漢印文字徵
戴暨。

郃陽令曹全碑陽,東漢
農夫織婦,百工戴恩。

侯剛墓誌,北魏
孝昌二年十月十八日侍御史譙郡戴智深文。

盧文構墓誌,隋
渥洼龍種,絶景而飛雲; 丹穴鳳雛,戴仁而抱智。

尹尊師碑,唐
朝濯髮於湯泉,夕晞首於暘谷,仍丹丘以長嘯,戴翠華以高遊。
《説文》:“戴, 分物得增益曰戴, 从異聲。 , 籀文戴。”
“戴”初文爲“異”, “異”加聲符“”而成“戴”。 《説文》析形“从異聲”,是就共時角度言,其實“戴”這一形體包含了歷時因素。參上一條“異”。
上博楚簡二《容成氏》 “”宜分析爲“从首聲”。 這與其初文“異”本象戴物於頭是相通的。

☚ 異   舁部 ☛

戴dài

上古形声字。从異,哉(zāi,从戈才声)声。《说文》说是“分物得增益”叫“戴”。引申指用一物加在别的东西上,并多指加在头、面、颈、手等处。如:戴帽子|戴眼镜|戴红领巾|披星戴月。再引申为尊奉,推崇。如:爱戴|推戴。

戴★常◎常


dài形声,从異(異,“戴”的本字),(zāi)声,本义为把帽子等戴在头上,引申为用头顶着,推崇,把东西放在头、面、胸、颈、臂等处。
【辨析】
戴/带 “戴”本指顶在头上,泛指把东西放在头、面、胸、颈、臂等处,戴的东西有帽子、眼镜、徽章、领巾、袖章、手表、手套等;“带”有携带(随身带着)义,带的东西有工具、枪支、行李、干粮、家眷等。“佩戴”指把徽章、肩章、袖章等挂在胸、肩、臂等部位;“佩带”指把枪、刀、剑等插或挂在腰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0: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