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科技成果管理zhanshi keji chengguo guanliwartim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战争时期对人们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过程中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创造性成就的控制与转化活动。所谓转化,就是将科技成果这种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把为战争服务放在优先位置。
科技成果包括通过基础研究取得的理论型成果和通过应用研究及开发研究取得的应用型成果。理论型成果包括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和科学专著等。应用型成果包括样品、样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设计方案等。科技成果是科学技术工作的结晶,对国民经济发展、武器装备的研制与生产都具有现实的重大意义。战时科技成果管理,除了按常规做好成果的鉴定、登记、建档、评价、奖励和推广应用等日常管理工作外,要优先为国防科研、生产服务,要处理好使用与保密的关系,既要用好,又不失泄密。研究所提供的科技成果,一般都属于实验室成果,是潜在生产力,要通过流通、交换、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和生产能力开发,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是科技成果管理的主要任务,关键在于科技成果的流通。为加快科技成果流通,管理人员要建立商品观念,承认科技成果也是商品;要建立竞争观念,调动科技成果买卖双方进入技术市场,从事技术商品交换的积极性。即使在战争条件下,技术市场也是沟通科研与生产的桥梁,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有效手段。为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保护科技成果创造者的合法权宜,使他们愿意把成熟的科技成果投入到技术市场上;增强工业企业推行技术进步的压力、动力和活力,提高其到技术市场上去购买先进技术的积极性;承认技术中介方的合法地位,并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发挥其沟通技术商品买卖双方的桥梁作用。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必要条件是人才、资金和信息。战争爆发前,国防科研、生产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往往受到人才、资金不足的制约,不得不把军工科技成果转为民用。战争爆发后,国防科技工业将在人才、资金的分配上和信息提供方面取得优先权,可以利用所得到资金从技术市场上购买自己所需要的科技成果,实现民用科技成果向军用转移,推动国防科研、生产的迅速发展,以满足战争需要。科技成果(特别是国防科技成果)是国家机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敌人窃取的主要目标。在科技成果的流通与转化中必须严格遵守保密条例,防止失泄密事件发生。
战时,科技成果除了优先用于国防科研、生产外,还要在国民经济中广泛应用,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这是使战争得以顺利进行、使人民生活得以维持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