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以国家在战时对力量的组织和转化、在平时对力量的积蓄和准备为主要研究对象。它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反映着战争的规律和要求。战争动员的基本任务就是为战争提供力量保障。战争动员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战争动员的概念及分类,战争动员的历史演变,战争动员的基本实践,战争动员的基本原理,战争动员的基本领域,战争动员制度和动员机构,战争动员潜力和动员能力,战争动员准备和动员实施等。
战争动员学zhanzheng dongyuanxuescience of war mobilization
研究战争动员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是与战略学、国防经济学和军制学有密切联系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战争动员学的主要任务是,在总结以往战争动员经验的基础上,阐明战争动员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现代条件下战争动员的规律和特点,提出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战争动员指导原则。
战争动员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形成时间并不长。但战争动员却具有久远的历史,是伴随着战争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战争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战时动员除了给军队补充兵员给养外,主要是驱使大批农奴或农民担负辎重运输等勤务。在中国,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制定了补充兵员的办法,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大多数国家开始采用动员的概念。到了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期,随着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军队数量剧增,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以及兵员物资的巨大消耗,战争动员概念不仅被广泛采用,而且动员概念所包含的内容也不断扩大。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动员的性质和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战争动员变得极其复杂,包含的内容更加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参战国不仅动员了巨大的人力资源,而且动员了绝大部分经济部门和国家资源,用于保障战争的需要。由于战争对国家经济和人力资源依赖性空前增大,因此,缩短完成动员的时限,保证有计划地实施动员,充分发挥国家的军事潜力,成了军事理论研究工作者一个重要的课题,促进了战争动员理论的新发展,并逐步形成了一门具有独立完整体系的新学科——战争动员学。
战争动员学作为一个知识体系,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战争动员学研究的范围极为广泛,按内容分,包括:
❶政治动员。指根据战争需要,成立战时领导体制,建立战争动员委员会,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颁布各种战时法令,高度集中地行使国家权力。同时运用一切宣传工具,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激励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高昂的斗志,号召踊跃参军参战;
❷经济动员。指将国家经济体制转入战时轨道,以便大规模地生产武器装备和各种战争物资,用以在战争进程中对军队以及国家的活动进行全面保障;
❸武装力量动员。指国家和平时期的武装力量按照战时动员计划,在规定的时限内,由平时的编制体制转为战时编制体制。武装力量动员准备在和平时期即应进行;
❹群众性防卫动员。指有计划地疏散城市人口,把城市、交通枢纽和重要目标地区的广大民兵和群众动员组织起来,落实“三防”和抢救措施,维护好战时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使人民群众尽快适应战争环境,尽可能减少损失。此外,战争动员还包括外交及国际力量动员,主要指战时为维护国家利益赢得战争胜利,进行巩固和增强本国国际地位的斗争,以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分化瓦解敌人,争取友好国家的援助及世界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持等。
由于对战争动员的内容理解不同,划分上也各不相同,目前在认识上还不尽一致。根据战争动员学的任务,战争动员学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七个方面:
❶研究武装力量在未来战争中实施动员的基本形式、主要方法和动员程序;
❷研究国家兵员潜力的状况,分析其发展趋势,研究在战争中科学利用人力资源的原则,提出保护人力资源的措施;
❸研究未来战争对兵力的需要程度,研究国民经济在战时所能保障军队数量的限度,为拟制战争动员计划提供依据;
❹研究武器装备和各种战略物资储备的原则、种类、数量和方式;
❺研究平时如何对预备役人员进行登记、管理、编组和训练;
❻研究平时对预备役人员进行政治教育的内容、战时实施政治宣传鼓动的方法;
❼研究如何建立健全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快速动员体制,确定适合国情的兵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