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蜡也作戒腊。佛徒结夏时 (僧人自夏历四月十六日起静居寺院不外出,谓之结夏) 造腊人一具,重量与本人相等,至解夏时 (七月十五日),如果体重与蜡人相等或重于蜡人,则说明念定无妄想; 如轻于蜡人,则说明精神不专一,以致气血损耗。以此测定僧人的戒行,故称戒蜡。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万外玄踪》:“戒腊本作戒蜡。西域番僧结制之曰,秤其身若干斤,即以蜡为身,亦若干斤,解制之日再秤之,若身重于蜡,即为得道,蜡重于身,则学败矣。盖制中拘窘,鲜食寡睡,淡薄强忍,非宁定者不肥也。”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僧衆器用部 > 戒具持物 > 戒蠟 戒蠟 jièlà 僧徒結夏時,造蠟人一具,重與本人相等。至解夏時,體重若不减,說明念定而無妄想;反之,精神不一,血氣損耗,必輕於蠟人,以此測定僧人的戒行,故稱戒蠟。或謂亦即戒臘。參閱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方外玄蹤》、明·張萱《疑耀·戒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