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 《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1982年5月6日会见利比里亚国家元首多伊时的谈话。在这篇文章中,邓小平简要地介绍了中国建国后30年的建设经验,首要的一条,就是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这是因为,以自力更生为主,可以克服依赖思想,激发人们奋发图强的精神,使整个国家和人民的精神振奋起来,团结一致搞建设,这样就比较容易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也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解决了吃饭穿衣这个旧中国长期没有解决的大问题,粮食生产达到自给。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不仅建立了一个比较好的工业基础,而且还搞出了原子弹、氢弹、导弹。其次,要重视发展农业。因为民以食为天,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文章指出,搞工业,规模不易太大,可以搞些中小项目,对于一些小国尤其如此。对于中国来说,因为国家大,人口多,没有一点大的骨干工业是不行的。但步子不能迈得太快、太急。文章强调,以自力更生为主,并不排除外援。中国实行经济开放的政策,已经取得了成效。但事实告诉我们,取得外援是不容易的,要发展经济,还是要靠自力更生、量力而行的原则。文章指出,中国正在一心一意地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力争建设速度发展得快一些。如果中国经济发展了,就可以用更多的力量帮助第三世界国家。邓小平的这篇讲话,概括地总结出了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不仅对中国今后的建设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于发展中国家也是很好的借鉴。原文约1 200字,载《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 ☚ 加强和改进经济计划工作 关于改善中年知识分子生活待遇问题的意见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