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戏为六绝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戏为六绝句 戏为六绝句唐代组诗名。七绝。杜甫作。见《杜诗详注》卷一一。作于上元二年(761),一说作于宝应元年(762)。“此为后生讥诮前贤而作,语多跌宕讽刺,故云戏也。”(仇兆鰲《杜诗详注》卷一一)当时存在“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元稹《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的风气,或者完全否定六朝文学,或者崇尚浮靡诗风,杜甫此组诗即对此有感而发。共六首,每首各有侧重,独立成篇,又互有联系,浑然一体。前三首评论庾信和“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诗人,后三首揭示论诗宗旨,提倡博采众长、转益多师,强调审美价值和社会作用的统一、优美与壮美的兼胜、继承和创新的结合。其中“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等,均为体现杜甫诗歌理论主张的名句。此组诗触机成趣,直抒己意,以议论识见取胜,风格质朴雅健,在唐代绝句中别开异径。仇兆鰲说:“少陵绝句,多纵横跌宕,能以议论摅其胸臆。气格才情,迥异常调,不徒以风韵姿致见长矣。”(同上)正指此等诗篇。这是最早的论诗绝句,以后此体成为评论诗歌的重要形式之一,金人元好问的《论诗绝句》、清人王士禛的《戏效元遗山论诗绝句》等,均直接受其影响。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 戏为六绝句 戏为六绝句文论名诗。唐代杜甫作。清仇兆鳌《杜诗详注》见载。此诗一组共6首,论赋之旨,大要为:一、对庾信北迁后所写赋作风格给予高度评价,称许有高健“纵横”之美,批评当代人对庾信晚期赋作的轻视贬低。二、在赋文学史观上,以骚体楚辞与《诗经》并举,视为中国文学的两大主源。三、主张继承屈原、宋玉开创的楚骚文学传统,赶超屈、宋所达到的骚赋文学成就。这一关于赋文学的遗产继承主张,附属在组诗“转益多师是汝师”的开放的继承古代文学遗产的思想之下。杜甫在组诗中的骚赋思想倡导了“鲸鱼碧海”的雄健壮大的赋文审美风韵,实际意欲纠正自南朝以来赋转向小品化、抒情化、典丽化的柔靡时风。其对古代赋文学兼收并蓄的思想,既是对唐代赋文批评中厚今薄古倾向的矫正,又使杜甫最终成为兼美的诗赋大家。 ☚ 好色而不淫,怨诽而不乱 【七画】 ☛ 戏为六绝句诗论。唐人杜甫(712—770)撰。不分卷。甫有《杜工部集》已著录。此系论诗组诗。以诗论诗,前无古人,故以“戏”名。六首中有论诗宗旨,对历史上著名诗人评价。主张“别裁伪体”,即不符风雅传统者裁而去之,应该古今并重。学诗方法上“转益多师是吾师”,即广泛地、多方面地学习,汲取各方之长以为己用。评论古往诗人见解精深,指出对六朝庾信及初唐“四杰”不可全面否定。不独形式新颖,观点亦远较前人全面,又因出自大诗人之手,影响至深。金代元好问、清代王士祯、袁枚等均深受影响,且有相似组诗问世。有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七八年出版郭绍虞《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本,与《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小笺》合刊。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