戉“钺”的本字。 上一条: 鉞 下一条: "> 戉 戉古兵器名,即大斧。同“钺”。《书·牧誓》:“王左仗黄钺。”《释文》:“钺音越,本又作戉。”参见“大斧”条。 ☚ 凤头双斧 关斧 ☛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冷兵器部 > 格鬥器 > 鉞 > 戉 戉 yuè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二十八宿 > 鉞 > 戉 戉 yuè 戉yuè91E0 ❶古代一种像大斧的兵器,后来写作“钺”(见《说文解字》)。 ❷星名:东井西曲星曰~(《汉书》)。 戉yuè ❶ (古兵器名, 即大斧) a battle-axe used in ancient China ❷ (星名) name of a star 戉戉,甲骨文作 ,金文作 ,小篆作 。 象形,“鉞” 的初文。武器名,有柄,圓刃。金文最末一字取自吴越時期戉王州句劍,最具創意。卜辭用作方國名。銘文或用本義。或用作方國名,文獻作 “越”。又或讀 “歲”。 楚簡帛文作 ,沿襲古體。參見327.歲字條。 戉yuè“钺”之本字,象形,像古代打仗用的斧。作声符生成的字有: yuè 越(超越) 樾(树荫) xū 魆(黑魆魆) 相关链接 “魆”的声符似应为“戌”(xū),可能是笔误作“戉”。存疑待考。 戉(yuè)“ ,斧也。从戈, 声。《司马法》曰:‘夏执玄戉,殷执白戚,周左杖黄戉,右秉白髦。’凡戉之属皆从戉。臣铉等曰:今俗别作钺,非是。”(王伐切) 甲骨文或作 、 等,象一种斧类兵器。卜辞或用其本义,如:“……子其惠舞戉,若?不用。”(《花》206)卜问子持钺以舞好不好。[1]金文作 、 、 等,用作兵器名。虢季子白盘的写法和小篆接近,后世加金字旁作“钺”。《诗·商颂·长发》:“武王载旆,有虔秉钺。”表示武器的“钺”和《说文》“钺,车銮声也”之“钺”为同形字。 戉部只有一个属字“戚”,云:“戉也。从戉,尗声。”“戚”本为整体象形,甲骨文作 。商代晚期金文作 、 ,西周金文作 ,变成从戈、尗声的形声字。小篆承续了这种写法。战国郭店楚简作 、 。 戉 ☚ 戉部 戚 ☛ 戉★规◎次
yuè象形,甲骨文、金文1、金文2象一种兵器形,小篆字形稍变,隶定为“戉”。本义为古代一种形状像大斧的兵器,是“钺”的本字。 【辨析】 ❶以“戉”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yuè:钺、越。 ❷戉/戌/戊/戒/戍/戎 见436页“戊”。戉 (yuè)古“鉞”字。从戈,𠄌聲。 【按】鉞,以金屬製成的形制似斧的武器。 𠄌 ☚ 𡿨 巜 ☛ 00000898 |